一种净化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放电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539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放电极板,该放电极板包括有上极板和下极板,两者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并在两者的左右两侧各设置连接壁相互上下连接,以使上极板与下极板之间围成一中间腔;在上极板的上下两表面及下极板的上下两表面均设置有放电弧和放电尖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放电极板改为双板式结构,并在上下极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放电弧和放电尖端,除了上极板的上面、下极板的下面形成传统的放电面之外,两极板之间还形成有中间放电腔,使得在油烟通过放电极板时,除了可在原有的两面被静电分解,还可以在通过中间放电腔时被静电分解,这样在所需电能不变的情况下,放电面积增加了一倍,从而可使净化效率大幅提高。

An improved discharge plate with higher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放电极板
本技术涉及静电场放电
,具体涉及一种放电极板,其主要可应用于油烟净化器等产品中。
技术介绍
静电油烟净化器是一种新型、环保的除油烟设备,其主要由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静电场构成,因其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安装修护方便、油烟去除效率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厨房及其它油烟排放场所。传统的静电场放电极板两侧有若干个正对齐的锯齿,然而这种采用锯齿形放电极板的静电油烟净化器消耗的功率高、耗电高。为些,本申请人曾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的静电场放电极板,该放电极板具有放电电弧更强,净化效果更好,耗电量更小,节约电能源等优点,但是,该放电极板还是存在放电效率不够高,放电结构有待优化,净化效果有待提高等问题,比如只有上下两面放电,放电面积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放电效率更高、总体能耗更低、净化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放电极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化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放电极板,在放电极板的表面加工有若干呈凹陷状的放电弧,相邻放电弧之间形成凸起的放电尖端,其特征在于:该放电极板包括有上极板和下极板(当然,亦可平放形成左右两极板),两者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并在两者的左右两侧各设置连接壁相互上下连接,以使上极板与下极板之间围成一中间腔;在上极板的上下两表面及下极板的上下两表面均设置有所述放电弧和所述放电尖端,其中,上极板下表面的放电尖端和下极板上表面的放电尖端伸入在所述中间腔内,使中间腔形成一放电腔体。优选地,所述上极板、下极板与左右两连接壁为一体结构,均采用不锈钢制成,容易制作,实现结构简单。进一步地,在左右两连接壁中设置有用于固定整个放电极板的固定孔,固定孔从前到后贯通整个连接壁。进一步地,上极板下表面的放电尖端与下极板上表面的放电尖端相互上下对齐,且间隔有一段距离。优选地,上极板上下两表面的放电弧及下极板上下两表面的放电弧均为圆弧形状,并且均为劣弧;各放电弧的深度为10mm,宽度为30mm,上下相对的放电尖端之间的距离不小20mm。优选地,放电极板的高度为100mm,长度为400mm,厚度为1mm。本技术通过将放电极板改为双板式结构,并在上下极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放电弧和放电尖端,除了上极板的上面、下极板的下面形成传统的放电面之外,两极板之间还形成有中间放电腔,使得在油烟通过放电极板时,除了可在原有的两面被静电分解,还可以在通过中间放电腔时被静电分解,这样在所需电能不变的情况下,放电面积增加了一倍,从而可使净化效率大幅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上极板,2为下极板,3为连接壁,4为中间腔,5为固定孔,6为放电弧,7为放电尖端。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净化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放电极板,在放电极板的表面加工有若干呈凹陷状的放电弧6,相邻放电弧6之间形成凸起的放电尖端7;该放电极板包括有上极板1和下极板2(当然,亦可平放形成左右两极板),两者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并在两者的左右两侧各设置连接壁3相互上下连接,以使上极板1与下极板2之间围成一中间腔4;在上极板1的上下两表面及下极板2的上下两表面均设置有所述放电弧6和所述放电尖端7,其中,上极板1下表面的放电尖端7和下极板2上表面的放电尖端7伸入在所述中间腔4内,使中间腔4形成一放电腔体。所述上极板1、下极板2与左右两连接壁3为一体结构,均采用不锈钢制成,容易制作,实现结构简单。在左右两连接壁3中设置有用于固定整个放电极板的固定孔5,固定孔5从前到后贯通整个连接壁3。上极板1下表面的放电尖端7与下极板2上表面的放电尖端7相互上下对齐,且间隔有一段距离。上极板1上下两表面的放电弧6及下极板2上下两表面的放电弧6均为圆弧形状,并且均为劣弧;各放电弧6的深度为10mm,宽度为30mm,上下相对的放电尖端7之间的距离不小20mm。放电极板的高度为100mm,长度为400mm,厚度为1mm。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申请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放电极板,在放电极板的表面加工有若干呈凹陷状的放电弧,相邻放电弧之间形成凸起的放电尖端,其特征在于:该放电极板包括有上极板和下极板,两者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并在两者的左右两侧各设置连接壁相互上下连接,以使上极板与下极板之间围成一中间腔;在上极板的上下两表面及下极板的上下两表面均设置有所述放电弧和所述放电尖端,其中,上极板下表面的放电尖端和下极板上表面的放电尖端伸入在所述中间腔内,使中间腔形成一放电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放电极板,在放电极板的表面加工有若干呈凹陷状的放电弧,相邻放电弧之间形成凸起的放电尖端,其特征在于:该放电极板包括有上极板和下极板,两者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并在两者的左右两侧各设置连接壁相互上下连接,以使上极板与下极板之间围成一中间腔;在上极板的上下两表面及下极板的上下两表面均设置有所述放电弧和所述放电尖端,其中,上极板下表面的放电尖端和下极板上表面的放电尖端伸入在所述中间腔内,使中间腔形成一放电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放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板、下极板与左右两连接壁为一体结构,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效率更高的改进型放电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隆第肖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林发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