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草打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491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草打粉器,包括打粉盒本体和刀片,所述打粉盒本体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固定连接在通孔的内壁,所述活动块的左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刷毛远离活动块的一端与刀片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打粉盒本体对应活动块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方盒,所述方盒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活动块、方盒、圆杆、插销和弹簧,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多数中药草打粉器没有刀片清洁装置,容易导致刀片上存留过多粉末,造成药物浪费的问题。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wder b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草打粉器
本技术涉及药草磨粉设备
,具体为一种中药草打粉器。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中草药通常需要被打成粉末状,以便制成各种药物,加工便需要用到一种打粉器,可以将各种中药草研磨成粉末状。目前市场上的多数中药草打粉器没有刀片清洁装置,容易导致刀片上存留过多粉末,造成药物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草打粉器,解决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草打粉器,包括打粉盒本体和刀片,所述打粉盒本体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固定连接在通孔的内壁,所述活动块的左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刷毛远离活动块的一端与刀片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打粉盒本体对应活动块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方盒,所述方盒内壁的顶部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草打粉器,包括打粉盒本体(1)和刀片(9),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粉盒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所述活动块(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凸块(5),所述凸块(5)固定连接在通孔(2)的内壁,所述活动块(3)的左侧开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刷毛(7),所述刷毛(7)远离活动块(3)的一端与刀片(9)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打粉盒本体(1)对应活动块(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方盒(10),所述方盒(10)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草打粉器,包括打粉盒本体(1)和刀片(9),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粉盒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所述活动块(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凸块(5),所述凸块(5)固定连接在通孔(2)的内壁,所述活动块(3)的左侧开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刷毛(7),所述刷毛(7)远离活动块(3)的一端与刀片(9)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打粉盒本体(1)对应活动块(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方盒(10),所述方盒(10)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固定连接在活动块(3)的上表面,所述方盒(10)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左端与活动块(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方盒(10)的正面分别开设有弧形槽(14)和条形槽(15),所述条形槽(1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圆杆(16),所述圆杆(16)固定连接在活动块(3)的正面,所述方盒(10)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方槽(17),所述方槽(17)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转杆(18)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菁陶玲周雪贺智勇李婉容姜丰王益严俊丽吴朝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