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27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涉及生物制药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在的大多数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都是采用比较复杂的传动机械机构,且混合不够均匀、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输料口,所述第一输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料口,所述第二输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左挡板,所述左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右挡板,所述右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涡轮轴,所述涡轮轴的外壁安装有涡轮片,所述涡轮片的一侧设置有小皮带轮,所述涡轮轴的下方设置有滚筒轴,所述滚筒轴的外壁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一侧设置有中皮带轮,所述中皮带轮的一侧设置有大皮带轮,所述滚筒的下方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下方设置有斜挡板。

A mixing device of biopharmaceutical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制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生物细胞和体液等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物制品。显而可见,生物制药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很多种粉类原料来进行加工生产,生物制药之前都需要把所有的粉类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搅拌在一起,粉类原料混合以后才可以用来生物制药,大多数的生产方法都是由生产人员手工将各种粉类原料倒入混合桶中利用工具进行搅拌。但是,现在的大多数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都是采用比较复杂的传动机械机构,且混合不够均匀、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市场上急需一种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大多数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都是采用比较复杂的传动机械机构,且混合不够均匀、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输料口,所述第一输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料口,第二输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左挡板,所述左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右挡板,所述右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涡轮轴,所述涡轮轴的外壁安装有涡轮片,所述涡轮片的一侧设置有小皮带轮,所述涡轮轴的下方设置有滚筒轴,所述滚筒轴的外壁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一侧设置有中皮带轮,所述中皮带轮的一侧设置有大皮带轮,所述滚筒的下方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下方设置有斜挡板,所述斜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减震轮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料口与第二输料口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涡轮轴与涡轮片焊接连接,且涡轮轴与小皮带轮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小皮带轮与中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与外壳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与减震轮机构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分别带动涡轮轴和滚筒轴转动,再通过左右挡板分别使粉料由于自己的重力均匀的掉落到涡轮轴上,然后进入到滚筒上充分搅拌,最后掉落到筛网上,经过筛网使得块状粉料被撞开变小的同时也能打散粉料,从而使粉料混合的更均匀,混合的更加充分,从而搅拌混合中消耗的能量较少,节省了大量的资源。2、通过采用滚筒来混合搅拌,在旋转过程中,保证了滚筒与粉料之间更加有效有力的撞击,从而使粉料能够更好的细粒化,同时由于粉料的撞击,滚筒发生微小的震动而改变自身不变的运动规律,从而导致粉料能够更加不规则的搅拌和混合,从而让粉料搅拌的更加均匀,混合的效果更好。3、通过在底部采用减震轮机构,一共四个,均匀分布在支撑底座的四边,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少装置的抖动,从而避免该装置的倾斜,对生产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磕碰,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图中:1、外壳;2、第一输料口;3、第二输料口;4、左挡板;5、右挡板;6、涡轮片;7、涡轮轴;8、小皮带轮;9、大皮带轮;10、中皮带轮;11、滚筒轴;12、滚筒;13、筛网;14、斜挡板;15、出料口;16、支撑板;17、支撑底座;18、减震轮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输料口2,第一输料口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料口3,充分保证装置在运行中粉料不会抖撒出来,第二输料口3的下方设置有左挡板4,左挡板4的一侧设置有右挡板5,保证粉料均匀的滑落到涡轮片上,右挡板5的下方设置有涡轮轴7,涡轮轴7的外壁安装有涡轮片6,涡轮片6的一侧设置有小皮带轮8,涡轮轴7的下方设置有滚筒轴11,滚筒轴11的外壁安装有滚筒12,充分保证粉料的均匀搅拌,滚筒12的一侧设置有中皮带轮10,中皮带轮10的一侧设置有大皮带轮9,滚筒12的下方设置有筛网13,充分保证大颗粒粉料细粒化,筛网13的下方设置有斜挡板14,斜挡板14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5,充分保证粉料混合后出来不会洒落一地,出料口15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17,支撑底座17的下方设置有减震轮机构18,可以保证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的平稳性。进一步,第一输料口2与第二输料口3焊接连接,保证各个输料腔之间的牢固性,防止在运行中由于粉料自身的重量压破外壳1,进一步,涡轮轴7与涡轮片6焊接连接,且涡轮轴7与小皮带轮8传动连接,可以充分保证涡轮轴7在转动时的平稳性,防止粉料的剧烈抖动。进一步,小皮带轮8与中皮带轮10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可以高效的保证电机动力的平稳传递,保证了各个轴之间的平稳运行。进一步,出料口15与外壳1螺纹连接,充分保证了出料口15的稳定性,防止粉料由于自身的重力在出口处压断出料口15,造成粉料资源浪费。进一步,支撑底座17与减震轮机构18螺纹连接,充分保证了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和方便该装置的移动和搬运。工作原理:使用时,小皮带轮8、中皮带轮10、大皮带轮9和电动机通过皮带相连接,各种粉料也倒入到第一输料口2和第二输料口3,粉料通过左挡板4和右挡板5分别进入到涡轮轴7上,在电机的带动下,涡轮轴7开始进行有序的转动,同时涡轮片6也跟着向前运动,分别推着粉料向中间凹槽运动,分别进入到滚筒12上,在滚筒轴11的带动下,粉料进行第一次的混合和搅拌,然后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掉落到筛网13上,进行第二次的混合和搅拌,最后从出料口15出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输料口(2),所述第一输料口(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料口(3),所述第二输料口(3)的下方设置有左挡板(4),所述左挡板(4)的一侧设置有右挡板(5),所述右挡板(5)的下方设置有涡轮轴(7),所述涡轮轴(7)的外壁安装有涡轮片(6),所述涡轮片(6)的一侧设置有小皮带轮(8),所述涡轮轴(7)的下方设置有滚筒轴(11),所述滚筒轴(11)的外壁安装有滚筒(12),所述滚筒(12)的一侧设置有中皮带轮(10),所述中皮带轮(10)的一侧设置有大皮带轮(9),所述滚筒(12)的下方设置有筛网(13),所述筛网(13)的下方设置有斜挡板(14),所述斜挡板(14)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5),所述出料口(15)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17),所述支撑底座(17)的下方设置有减震轮机构(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制药粉料混合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输料口(2),所述第一输料口(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料口(3),所述第二输料口(3)的下方设置有左挡板(4),所述左挡板(4)的一侧设置有右挡板(5),所述右挡板(5)的下方设置有涡轮轴(7),所述涡轮轴(7)的外壁安装有涡轮片(6),所述涡轮片(6)的一侧设置有小皮带轮(8),所述涡轮轴(7)的下方设置有滚筒轴(11),所述滚筒轴(11)的外壁安装有滚筒(12),所述滚筒(12)的一侧设置有中皮带轮(10),所述中皮带轮(10)的一侧设置有大皮带轮(9),所述滚筒(12)的下方设置有筛网(13),所述筛网(13)的下方设置有斜挡板(14),所述斜挡板(14)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5),所述出料口(15)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国际顾明
申请(专利权)人:力和工程服务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