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19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所述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压缩机、池水加热器、第一风机、第一蒸发器、空气热交换器、第二风机、第二蒸发器、第三风机、第一膨胀阀及第二膨胀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的制热功能好,结构紧凑,安装难度及安装成本小,功耗较小。

Double steam integrated dehumidification heat pump without outdoor condenser for swimming pool with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
本技术涉及热泵,尤其涉及一种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
技术介绍
室内恒温泳池表面池水的蒸发,会加大室内空气湿度,影响人体舒适度,并且会导致室内受到水汽侵蚀,由此需要对泳池进行除湿处理。在传统的通风除湿方式中,泳池不得不采用锅炉、中央空调等提供大量的热源或冷源向室内泳池及空间补充能量,耗费大量的能源费用,造成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盈利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提出利用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对泳池室内进行除湿,常见的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具有对泳池的池水进行加热、对泳池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及调整泳池室内温度这三种功能。具体地,三集一体除湿热泵通过蒸发器对泳池室内的高湿度气体进行冷却从而使得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而除湿,此过程中蒸发器内的冷凝剂吸热而温度升高,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达到更高的温度,高温高压的冷凝剂能够通过池水加热装置对泳池内的池水进行加热,并能够通过空气交换器与已经被冷却并除湿的室内气体进行升温而后通入泳池室内,从而实现对泳池室内的湿度进行控制。目前的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均为仅具有一个蒸发器单蒸发器形式,且受限于其工作原理是先对空气进行降温而后升温,在冬季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升温,升温的效果较差,并且目前的三集一体除湿热泵的结构类似于分体空调,需要在泳池室外配置室外风冷冷凝器,而室外风冷冷凝器与热泵位于室内的部分之间需要通过铜管连接,且连接的长度及高度均具有限制,安装困难,并容易造成制冷效果下降,功耗较大,且会占用较大的外机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制热功能好,结构紧凑,安装难度及安装成本小,功耗较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压缩机、池水加热器、第一风机、第一蒸发器、空气热交换器、第二风机、第二蒸发器、第三风机、第一膨胀阀及第二膨胀阀;所述壳体内设有依次排列的回风区、排风蒸发区、送风区及冷凝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回风区内;所述第一蒸发器及空气热交换器均位于排风蒸发区内且沿远离回风区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风机位于送风区内;所述第二蒸发器及第三风机均位于冷凝区内且沿远离送风区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蒸发器相对;所述壳体上设有回风口、第一排风口、送风口、新风口及第二排风口;所述回风口与回风区对应;所述第一排风口位于第一风机与第一蒸发器之间;所述送风口与第二风机的出风口相对;所述第二排风口与第三风机的出风口相对;所述新风口位于第二排风口与送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蒸发器、压缩机、空气热交换器、第一膨胀阀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蒸发器、压缩机、池水加热器、第一膨胀阀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蒸发器、压缩机、空气热交换器、第二膨胀阀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一蒸发器、压缩机、第二蒸发器、第一膨胀阀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四循环回路。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位于回风区远离排风蒸发区一侧的主机区。所述压缩机及池水加热器均位于主机区内。所述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还包括位于主机区内且与第一蒸发器连接的气液分离器。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气液分离器连接的排水管。所述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安装在回风口上的回风阀、安装在第一排风口上的第一排风阀、安装在新风口上的新风阀及设于壳体内且位于第一风机与第一蒸发器之间的送风阀。所述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还包括位于回风区内且与第一风机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位于送风区内且与第二风机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位于冷凝区内且与第三风机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均为电机。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池水加热器连接的泳池水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压缩机、池水加热器、第一风机、第一蒸发器、空气热交换器、第二风机、第二蒸发器、第三风机、第一膨胀阀及第二膨胀阀。本技术的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的制热功能好,结构紧凑,安装难度及安装成本小,功耗较小。附图说明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的侧视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的冷媒第一循环回路、冷媒第二循环回路及冷媒第四循环回路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的冷媒第三循环回路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包括壳体10以及设于壳体10内的压缩机20、池水加热器30、第一风机40、第一蒸发器50、空气热交换器60、第二风机70、第二蒸发器80、第三风机90、第一膨胀阀100及第二膨胀阀110。所述壳体10内设有依次排列的回风区101、排风蒸发区102、送风区103及冷凝区104。所述第一风机40位于回风区101内。所述第一蒸发器50及空气热交换器60均位于排风蒸发区102内且沿远离回风区101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风机70位于送风区103内。所述第二蒸发器80及第三风机90均位于冷凝区104内且沿远离送风区103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风机40的出风口与第一蒸发器50相对。所述壳体10上设有回风口A1、第一排风口A2、送风口A3、新风口A4及第二排风口A5。所述回风口A1与回风区101对应。所述第一排风口A2位于第一风机40与第一蒸发器50之间。所述送风口A3与第二风机70的出风口相对。所述第二排风口A5与第三风机90的出风口相对。所述新风口A4位于第二排风口A5与送风口A3之间。所述第一蒸发器50、压缩机20、空气热交换器60、第一膨胀阀10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蒸发器50、压缩机20、池水加热器30、第一膨胀阀10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蒸发器80、压缩机20、空气热交换器60、第二膨胀阀11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三循环回路。所述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以及设于壳体(10)内的压缩机(20)、池水加热器(30)、第一风机(40)、第一蒸发器(50)、空气热交换器(60)、第二风机(70)、第二蒸发器(80)、第三风机(90)、第一膨胀阀(100)及第二膨胀阀(110);/n所述壳体(10)内设有依次排列的回风区(101)、排风蒸发区(102)、送风区(103)及冷凝区(104);所述第一风机(40)位于回风区(101)内;所述第一蒸发器(50)及空气热交换器(60)均位于排风蒸发区(102)内且沿远离回风区(101)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风机(70)位于送风区(103)内;所述第二蒸发器(80)及第三风机(90)均位于冷凝区(104)内且沿远离送风区(103)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风机(40)的出风口与第一蒸发器(50)相对;所述壳体(10)上设有回风口(A1)、第一排风口(A2)、送风口(A3)、新风口(A4)及第二排风口(A5);所述回风口(A1)与回风区(101)对应;所述第一排风口(A2)位于第一风机(40)与第一蒸发器(50)之间;所述送风口(A3)与第二风机(70)的出风口相对;所述第二排风口(A5)与第三风机(90)的出风口相对;所述新风口(A4)位于第二排风口(A5)与送风口(A3)之间;/n所述第一蒸发器(50)、压缩机(20)、空气热交换器(60)、第一膨胀阀(10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蒸发器(50)、压缩机(20)、池水加热器(30)、第一膨胀阀(10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蒸发器(80)、压缩机(20)、空气热交换器(60)、第二膨胀阀(11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三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以及设于壳体(10)内的压缩机(20)、池水加热器(30)、第一风机(40)、第一蒸发器(50)、空气热交换器(60)、第二风机(70)、第二蒸发器(80)、第三风机(90)、第一膨胀阀(100)及第二膨胀阀(110);
所述壳体(10)内设有依次排列的回风区(101)、排风蒸发区(102)、送风区(103)及冷凝区(104);所述第一风机(40)位于回风区(101)内;所述第一蒸发器(50)及空气热交换器(60)均位于排风蒸发区(102)内且沿远离回风区(101)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风机(70)位于送风区(103)内;所述第二蒸发器(80)及第三风机(90)均位于冷凝区(104)内且沿远离送风区(103)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风机(40)的出风口与第一蒸发器(50)相对;所述壳体(10)上设有回风口(A1)、第一排风口(A2)、送风口(A3)、新风口(A4)及第二排风口(A5);所述回风口(A1)与回风区(101)对应;所述第一排风口(A2)位于第一风机(40)与第一蒸发器(50)之间;所述送风口(A3)与第二风机(70)的出风口相对;所述第二排风口(A5)与第三风机(90)的出风口相对;所述新风口(A4)位于第二排风口(A5)与送风口(A3)之间;
所述第一蒸发器(50)、压缩机(20)、空气热交换器(60)、第一膨胀阀(10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蒸发器(50)、压缩机(20)、池水加热器(30)、第一膨胀阀(10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蒸发器(80)、压缩机(20)、空气热交换器(60)、第二膨胀阀(11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三循环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蒸一体无室外冷凝器式泳池恒温恒湿三集一体除湿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50)、压缩机(20)、第二蒸发器(80)、第一膨胀阀(10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冷媒第四循环回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荣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凯利浦泳池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