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由于其具有更好的便捷性和智能性,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例如:智能眼镜可以通过眼镜镜片向用户呈现信息,使得用户不通过手机屏幕也能够获取信息,比如可以实现视频、文字、心率数据、来电提示、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等功能。智能眼镜即相当于头戴式显示器,可以使得用户无需操作手机即可实现信息的直接呈现,而目前虽然智能眼镜具有了图像显示功能,但是还存在拍摄图像、视频通话等功能上的缺陷。为了实现拍摄图像、视频通话等功能,部分智能眼镜上设置了摄像头模组,但是目前设置于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上的摄像头模组的成像效果单一,成像效果也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上的摄像头模组的成像效果单一,成像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摄像头模组和变焦模组;所述设备主体开设有第一容置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变焦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变焦模组位于所述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开口之间;所述变焦模组包括第一透光件和透镜组件,所述第一透光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透镜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所述透镜组件位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摄像头模组(2)和变焦模组(3);/n所述设备主体(1)开设有第一容置腔(11)以及与所述第一容置腔(11)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摄像头模组(2)和所述变焦模组(3)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内,所述变焦模组(3)位于所述摄像头模组(2)与所述开口之间;/n所述变焦模组(3)包括第一透光件(32)和透镜组件(31),所述第一透光件(32)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内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透镜组件(3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内,且所述透镜组件(31)位于所述第一透光件(32)和所述摄像头模组(2)之间;其中,/n所述第一透光件(32)、所述透镜组件(31)和所述摄像头模组(2)的光轴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摄像头模组(2)和变焦模组(3);
所述设备主体(1)开设有第一容置腔(11)以及与所述第一容置腔(11)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摄像头模组(2)和所述变焦模组(3)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内,所述变焦模组(3)位于所述摄像头模组(2)与所述开口之间;
所述变焦模组(3)包括第一透光件(32)和透镜组件(31),所述第一透光件(32)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内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透镜组件(3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内,且所述透镜组件(31)位于所述第一透光件(32)和所述摄像头模组(2)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透光件(32)、所述透镜组件(31)和所述摄像头模组(2)的光轴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模组(3)还包括:第二透光件(33),所述第二透光件(33)位于所述透镜组件(31)和所述摄像头模组(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件(32)为物镜,所述第二透光件(33)为目镜,所述透镜组件(31)可在所述物镜和所述目镜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设有第一开槽(12),所述第一开槽(12)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11)连通;
所述变焦模组(3)还包括驱动组件(34),所述驱动组件(34)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开槽(12)内;
当所述驱动组件(34)在所述第一开槽(12)内移动时,所述驱动组件(34)带动所述透镜组件(31)沿所述光轴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还设有第二容置腔(15),所述第一开槽(12)通过所述第二容置腔(15)与所述第一容置腔(11)相连通;
所述驱动组件(34)包括接触部和驱动主体,所述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槽内,所述驱动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5)内,且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驱动主体驱动所述透镜组件(31)沿所述光轴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4)包括拨杆(341),所述拨杆(341)与所述透镜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如豪,何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