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087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设备外机降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通过设置降温管、降温组件、连接管和摆动组件,使得降温管能够在摆动组件的带动下实现摆动,从而实现在降温过程中,能够提高降温管和喷气头的吹气面积,提高降温效率。

A cooling mechanism for external machine of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
本技术涉及设备外机降温
,特别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该系统不同于传统冷剂式空调,(如单体机,VRV)集中处理空气以达到舒适要求。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由于受到室外机安装位置的限制,室外机摆放过密,环境温度逐年升高,散热环境温度高,对于一些负载较大的空调在高气温环境工作,工作电流大,不但降低了空调的制冷效率,还影响了空调的使用寿命,且经常会高压跳机导致空调停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包括空调外机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空调外机外部,所述安装架内设有降温管、降温组件、连接管和摆动组件,所述降温管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降温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管与降温管连通,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降温管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上设有喷气头,所述喷气头朝向所述空调外机。进一步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不完全锥齿轮、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不完全锥齿轮套设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均固定套设在所述降温管外壁上,所述不完全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壳体,所述降温壳体内腔设有隔板、鼓风机、冷凝管和降温器,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冷凝管外壁上设有降温层,所述降温层与降温器连接,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伸出所述降温壳体,所述冷凝管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和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面的相对两端上且均与安装板垂直,所述降温管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且分别与两个固定杆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降温管、降温组件、连接管和摆动组件,使得降温管能够在摆动组件的带动下实现摆动,从而实现在降温过程中,能够提高降温管和喷气头的吹气面积,提高降温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的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的降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空调外机;2、安装架;3、降温管;4、喷气头;5、降温组件;501、降温壳体;502、隔板;503、鼓风机;504、冷凝管;505、降温层;506、降温器;6、连接管;7、第一从动锥齿轮;8、第二从动锥齿轮;9、不完全锥齿轮;10、转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包括空调外机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空调外机外部,所述安装架内设有降温管、降温组件、连接管和摆动组件,所述降温管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降温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管与降温管连通,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降温管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上设有喷气头,所述喷气头朝向所述空调外机。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降温管、降温组件、连接管和摆动组件,使得降温管能够在摆动组件的带动下实现摆动,从而实现在降温过程中,能够提高降温管和喷气头的吹气面积,提高降温效率。上述的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的工作原理:降温时,摆动组件带动降温管和喷气头摆动,从而提高喷气管的喷气面积,提高降温效率;且在降温时,降温组件将外界空气降温后通过连接管传送到降温管内,并通过喷气头喷出进行降温。进一步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不完全锥齿轮、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不完全锥齿轮套设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均固定套设在所述降温管外壁上,所述不完全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转动电机的转动,并通过不完全锥齿轮和两组从动锥齿轮的依次带动,能够使降温管顺时针、逆时针往复进行摆动,从而提高喷气管的喷气面积,提高降温效率。进一步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壳体,所述降温壳体内腔设有隔板、鼓风机、冷凝管和降温器,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冷凝管外壁上设有降温层,所述降温层与降温器连接,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伸出所述降温壳体,所述冷凝管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鼓风机能够将外部空气抽送到冷凝管内,并通过降温器对冷凝管的作用,降低空气的温度,从而提高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和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面的相对两端上且均与安装板垂直,所述降温管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且分别与两个固定杆转动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安装板能够稳定的对降温装置进行固定安装,使装置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软管。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连接管设置为软管,能够使得降温管更好地摆动,从而从而提高喷气管的喷气面积,提高降温效率。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包括空调外机1和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设置在所述空调外机1外部,所述安装架2内设有降温管3、降温组件5、连接管6和摆动组件,所述降温管3与所述安装架2转动连接,所述降温组件5通过所述连接管6与降温管3连通,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降温管3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3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喷气头4,且相邻两个喷气头4之间设有间距,两个以上的所述喷气头4均朝向所述空调外机1,所述喷气头4的数量可根据空调外机1的尺寸大小对应设置。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10、不完全锥齿轮9、第一从动锥齿轮7和第二从动锥齿轮8,所述不完全锥齿轮9套设在所述转动电机10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7和第二从动锥齿轮8均固定套设在所述降温管3外壁上,所述不完全锥齿轮9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7和第二从动锥齿轮8相啮合。请参照图5,所述降温组件5包括降温壳体501,所述降温壳体501内腔设有隔板502、鼓风机503、冷凝管504和降温器506,所述鼓风机503安装在所述隔板502上,所述冷凝管504外壁上设有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外机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空调外机外部,所述安装架内设有降温管、降温组件、连接管和摆动组件,所述降温管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降温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管与降温管连通,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降温管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上设有喷气头,所述喷气头朝向所述空调外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外机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空调外机外部,所述安装架内设有降温管、降温组件、连接管和摆动组件,所述降温管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降温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管与降温管连通,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降温管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上设有喷气头,所述喷气头朝向所述空调外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外机的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不完全锥齿轮、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不完全锥齿轮套设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均固定套设在所述降温管外壁上,所述不完全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雪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