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供暖装置及智能供暖网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05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关于一种智能供暖装置及智能供暖网络,涉及供暖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自主可控的智能供暖装置及智能供暖网络。智能供暖装置包括:供暖管路、散热片、温度感测组件、流量调节阀门、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内加湿器、无线通信器、处理器,散热片连接于供暖管路;温度感测组件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以及管路温度传感器,管路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供暖管路;流量调节阀门设置于供暖管路,用于调节供暖管路的开度;无线通信器用于与用户终端无线通信;处理器分别通信连接温度感测组件、流量调节阀门、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内加湿器以及无线通信器。用户可以使用用户终端实现对智能供暖装置的远程自主可控。

Intelligent heating device and intelligent heating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供暖装置及智能供暖网络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供暖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供暖装置及智能供暖网络。
技术介绍
伴随着新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疆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优质的供暖需求也呈现了较为突出问题。新疆城镇目前的供热方式,主要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其它热源、清洁能源作调峰和补充,供热管网采用单管顺流式,由于各地建房的保暖设施不一,供热管网不具备有效的调控设备,供暖时间和供暖温度不受用户自己控制,导致了各个用户体验的室温差异较大,并且,由于供热管网处于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当中,导致供热管网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供暖装置及智能供暖网络,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自主可控的智能供暖装置及智能供暖网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供暖装置,包括:供暖管路;散热片,连接于所述供暖管路;温度感测组件,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以及管路温度传感器,所述管路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供暖管路;流量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供暖管路,用于调节所述供暖管路的开度;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内加湿器;无线通信器,用于与用户终端无线通信;处理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感测组件、所述流量调节阀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加湿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器。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前述的智能供暖装置,其中还包括:流量计,连接于所述供暖管路;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流量计,用于获取所述流量计对所述供暖管路计量的流量,并根据所述供暖管路温度、所述流量以及预设的供热单价计量供暖费用,并通过无线通信器发送至用户终端。可选的,前述的智能供暖装置,其中室内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多个室内温度传感器分布式布置;所述处理器通过Zigbee网络模块与分布式布置的多个室内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无线通信器通过所述Zigbee网络模块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可选的,前述的智能供暖装置,其中还包括: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可选的,前述的智能供暖装置,其中还包括:射频卡读取器,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可选的,前述的智能供暖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室内温度传感器感测的室内温度、管路温度传感器感测的供暖管路温度、室内湿度传感器感测的室内湿度,并将所述室内温度、所述供暖管路温度、所述室内湿度通过无线通信器发送至用户终端,并通过无线通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流量调节阀门的第一调控指令、室内加湿器的第二调控指令,根据所述第一调控指令调控流量调节阀门,根据所述第一调控指令调控室内加湿器。可选的,前述的智能供暖装置,其中所述管路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片入口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片出口侧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供暖网络,包括:供暖管网;多个上述的智能供暖装置,其供暖管网并联于所述供暖管网。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智能供暖装置及智能供暖网络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使用用户终端与智能供暖装置进行远程无线通信,查看室内温度、供暖管路温度、室内湿度,并远程控制智能供暖装置的流量调节阀门和室内加湿器,实现对智能供暖装置实时远程数据获取和装置控制,实现智能供暖装置的远程自主可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供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实施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智能供暖装置及智能供暖网络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供暖装置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智能供暖装置,包括:供暖管路101、散热片102、温度感测组件103a、103b、103c、流量调节阀门104、室内湿度传感器105、室内加湿器(未图示)、无线通信器106以及处理器107。散热片102连接于所述供暖管路101;温度感测组件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103c以及管路温度传感器103a、103b,所述管路温度传感器103a、103b设置于所述供暖管路101;流量调节阀门104设置于所述供暖管路101,用于调节所述供暖管路101的开度;无线通信器106用于与用户终端108无线通信;处理器107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感测组件103a、103b、103c、所述流量调节阀门104、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105、所述室内加湿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器106。其中,所述处理器107用于获取室内温度传感器103c感测的室内温度、管路温度传感器103a、103b感测的供暖管路温度、室内湿度传感器105感测的室内湿度,并将所述室内温度、所述供暖管路温度、所述室内湿度通过无线通信器106发送至用户终端108,并通过无线通信器106接收用户终端108发送的流量调节阀门104的第一调控指令、室内加湿器的第二调控指令,根据所述第一调控指令调控流量调节阀门104,根据所述第一调控指令调控室内加湿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使用用户终端与智能供暖装置进行远程无线通信,查看室内温度、供暖管路温度、室内湿度,并远程控制智能供暖装置的流量调节阀门和室内加湿器,实现对智能供暖装置实时远程数据获取和装置控制,实现智能供暖装置的远程自主可控。其中,散热片的个数可以为单个,也可以为多个。供暖管路可以串联多个散热片,也可以并联多个散热片。所述管路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片102入口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3a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片102出口侧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03b。第一温度传感器103a用于感测进水的水温,第二温度传感器103b用于感测出水的水温。室内温度传感器103c可以为多个,多个室内温度传感器采用分布式布置,可以布置于不同的房间中;为了便于对不同位置的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获取,所述处理器107通过Zigbee网络模块109与分布式布置的多个室内温度传感器103c通信连接;无线通信器106通过所述Zigbe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供暖管路;/n散热片,连接于所述供暖管路;/n温度感测组件,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以及管路温度传感器,所述管路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供暖管路;/n流量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供暖管路,用于调节所述供暖管路的开度;/n室内湿度传感器;/n室内加湿器;/n无线通信器,用于与用户终端无线通信;/n处理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感测组件、所述流量调节阀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加湿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暖管路;
散热片,连接于所述供暖管路;
温度感测组件,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以及管路温度传感器,所述管路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供暖管路;
流量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供暖管路,用于调节所述供暖管路的开度;
室内湿度传感器;
室内加湿器;
无线通信器,用于与用户终端无线通信;
处理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感测组件、所述流量调节阀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加湿器以及所述无线通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计,连接于所述供暖管路;
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流量计,用于获取所述流量计对所述供暖管路计量的流量,并根据所述供暖管路温度、所述流量以及预设的供热单价计量供暖费用,并通过无线通信器发送至用户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
室内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多个室内温度传感器分布式布置;
所述处理器通过Zigbee网络模块与分布式布置的多个室内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
无线通信器通过所述Zigbee网络模块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洁帕哈提·加帕尔吾买尔江·艾山李嘉伟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润暖通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