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92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块、接电块、固定支架、灯体、防护镜、散热块、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通过将固定支架的顶部朝上,用螺钉将其固定于天花板上,最后将电源连接于灯体上的导线上,即可完成设备的安装,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散热块上散热孔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外壳上的挤压层使其发生变形,在受压球导向杆的导向下,使挤压层向推气槽内挤压气体,从而使推气槽上的斜喷口将气体喷出,从而使通气板上的通孔受到气流的吹动,将其上的灰尘吹出,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清理的时候,能够方便的从灯体的内部吹出气体,对粘附在散热孔上的灰尘进行吹动清理。

A kind of LED classroom light that can protect ey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
本技术是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属于LED照明灯

技术介绍
LED照明灯是利用第四代绿色光源LED做成的一种照明灯具,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同时其上设有防护玻璃,能够对使用者的眼睛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照明灯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为了保持LED运行时的良好状态,其灯体后方往往设有散热孔对灯体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但是由于灯具长期放置于室内,其散热孔上往往会堆积较多的灰尘于其上,且从外部进行清理的时候,易将灰尘从灯体外推至灯体内,从而对照明灯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照明灯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为了保持LED运行时的良好状态,其灯体后方往往设有散热孔对灯体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但是由于灯具长期放置于室内,其散热孔上往往会堆积较多的灰尘于其上,且从外部进行清理的时候,易将灰尘从灯体外推至灯体内,从而对照明灯的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块、接电块、固定支架、灯体、防护镜、散热块、导线,所述转动连接块的顶端与接电块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接电块位于散热块的上方,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嵌入安装于转动连接块上,所述灯体的底端上嵌入安装有防护镜,所述散热块嵌入安装于灯体的顶端,所述导线嵌入安装于接电块的底端上,所述散热块包括通气板、斜喷口、外壳、导向杆、挤压层、受压球、导向板、推气槽、散热板、内槽,所述通气板嵌入安装在外壳的顶端上,所述斜喷口与推气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杆水平嵌入安装于导向板上,所述受压球与导向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板位于推气槽的左方,所述散热板嵌入安装于内槽内,所述内槽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挤压层与受压球活动触碰,所述外壳嵌入安装于灯体的顶端。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嵌入安装于灯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的底端与散热块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进一步地,所述推气槽为环状凹槽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与导向杆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受压球为球体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通过将固定支架的顶部朝上,用螺钉将其固定于天花板上,最后将电源连接于灯体上的导线上,即可完成设备的安装,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散热块上散热孔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外壳上的挤压层使其发生变形,在受压球导向杆的导向下,使挤压层向推气槽内挤压气体,从而使推气槽上的斜喷口将气体喷出,从而使通气板上的通孔受到气流的吹动,将其上的灰尘吹出,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清理的时候,能够方便的从灯体的内部吹出气体,对粘附在散热孔上的灰尘进行吹动清理。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块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块俯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转动连接块-1、接电块-2、固定支架-3、灯体-4、防护镜-5、散热块-6、导线-7、通气板-61、斜喷口-62、外壳-63、导向杆-64、挤压层-65、受压球-66、导向板-67、推气槽-68、散热板-69、内槽-6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块1、接电块2、固定支架3、灯体4、防护镜5、散热块6、导线7,所述转动连接块1的顶端与接电块2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接电块2位于散热块6的上方,所述固定支架3的顶端嵌入安装于转动连接块1上,所述灯体4的底端上嵌入安装有防护镜5,所述散热块6嵌入安装于灯体4的顶端,所述导线7嵌入安装于接电块2的底端上,所述散热块6包括通气板61、斜喷口62、外壳63、导向杆64、挤压层65、受压球66、导向板67、推气槽68、散热板69、内槽610,所述通气板61嵌入安装在外壳63的顶端上,所述斜喷口62与推气槽6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杆64水平嵌入安装于导向板67上,所述受压球66与导向杆6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板67位于推气槽68的左方,所述散热板69嵌入安装于内槽610内,所述内槽610与外壳6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挤压层65与受压球66活动触碰,所述外壳63嵌入安装于灯体4的顶端,所述固定支架3嵌入安装于灯体4上,所述导线7的底端与散热块6相焊接,所述挤压层65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伸缩性,所述推气槽68为环状凹槽结构,所述导向板67与导向杆64相互垂直,所述受压球66为球体结构。例如:使用人员龙先生在安装LED灯于教师内的时候,通过将固定支架3的顶部朝上,用螺钉将其固定于天花板上,最后将电源连接于灯体4上的导线7上,即可完成设备的安装,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散热块6上散热孔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外壳63上的挤压层65使其发生变形,在受压球66导向杆64的导向下,使挤压层65向推气槽68内挤压气体,从而使推气槽68上的斜喷口62将气体喷出,从而使通气板61上的通孔受到气流的吹动,将其上的灰尘吹出。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照明灯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为了保持LED运行时的良好状态,其灯体后方往往设有散热孔对灯体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但是由于灯具长期放置于室内,其散热孔上往往会堆积较多的灰尘于其上,且从外部进行清理的时候,易将灰尘从灯体外推至灯体内,从而对照明灯的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将固定支架3的顶部朝上,用螺钉将其固定于天花板上,最后将电源连接于灯体4上的导线7上,即可完成设备的安装,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散热块6上散热孔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外壳63上的挤压层65使其发生变形,在受压球66导向杆64的导向下,使挤压层65向推气槽68内挤压气体,从而使推气槽68上的斜喷口62将气体喷出,从而使通气板61上的通孔受到气流的吹动,将其上的灰尘吹出,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清理的时候,能够方便的从灯体的内部吹出气体,对粘附在散热孔上的灰尘进行吹动清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块(1)、接电块(2)、固定支架(3)、灯体(4)、防护镜(5)、散热块(6)、导线(7),其特征在于:/n所述转动连接块(1)的顶端与接电块(2)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接电块(2)位于散热块(6)的上方,所述固定支架(3)的顶端嵌入安装于转动连接块(1)上,所述灯体(4)的底端上嵌入安装有防护镜(5),所述散热块(6)嵌入安装于灯体(4)的顶端,所述导线(7)嵌入安装于接电块(2)的底端上,所述散热块(6)包括通气板(61)、斜喷口(62)、外壳(63)、导向杆(64)、挤压层(65)、受压球(66)、导向板(67)、推气槽(68)、散热板(69)、内槽(610),所述通气板(61)嵌入安装在外壳(63)的顶端上,所述斜喷口(62)与推气槽(6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杆(64)水平嵌入安装于导向板(67)上,所述受压球(66)与导向杆(6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板(67)位于推气槽(68)的左方,所述散热板(69)嵌入安装于内槽(610)内,所述内槽(610)与外壳(6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挤压层(65)与受压球(66)活动触碰,所述外壳(63)嵌入安装于灯体(4)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护眼的LED教室照明灯,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块(1)、接电块(2)、固定支架(3)、灯体(4)、防护镜(5)、散热块(6)、导线(7),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连接块(1)的顶端与接电块(2)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接电块(2)位于散热块(6)的上方,所述固定支架(3)的顶端嵌入安装于转动连接块(1)上,所述灯体(4)的底端上嵌入安装有防护镜(5),所述散热块(6)嵌入安装于灯体(4)的顶端,所述导线(7)嵌入安装于接电块(2)的底端上,所述散热块(6)包括通气板(61)、斜喷口(62)、外壳(63)、导向杆(64)、挤压层(65)、受压球(66)、导向板(67)、推气槽(68)、散热板(69)、内槽(610),所述通气板(61)嵌入安装在外壳(63)的顶端上,所述斜喷口(62)与推气槽(6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杆(64)水平嵌入安装于导向板(67)上,所述受压球(66)与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家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溢辉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