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92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美容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包括头部、手柄及底部固定连接的中空的连接管,头部上表面连接有射频电极,下端固定设置有两个电极,分别与导线上端电连接,导线下端与射频系统电连接;头部中央设置有圆形凹槽,凹槽底部开有负压孔,凹槽内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上端设置有固定片,固定片上也开有负压孔,凹槽下端与负压管上端密闭连接,负压管下端与负压系统连接;手柄内部为空腔,底部开设有圆形开口,导线及负压管位于空腔内且穿过圆形开口延伸至连接管内。操作时通过负压产生的吸力将使皮肤向上提拉,无需美容师配合提拉手法,即可达到提拉、紧致、重塑面部轮廓线的效果,且效果优于手法提拉。

A beauty RF probe with negative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
本技术涉及美容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
技术介绍
射频美容在除皱、紧致等面部年轻化方面应用广泛。射频除皱是通过射频治疗仪发出无线电波进入皮下组织,使皮下组织的自然电阻运动产生热能,它是利用真皮层胶原纤维在55-65℃时会立即产生收缩的原理,电波拉皮原理具有提升皮肤和促进胶原再生的两种作用,胶原质产生立即性收缩的同时,还会刺激真皮层分泌更多的新的胶原纤维再生,从而再次托起皮肤的支架,使皮肤真皮层的厚度和密度增加,填平皱纹,改善松弛。目前所用的射频探头均需要配合美容师的提拉手法进行提升操作,以改善皮肤松弛、下垂,对美容师的手法依赖性高,且效果有限。如果仪器本身可以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一个提拉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射频美容在提拉紧致、重塑面部轮廓线方面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美容师手法的依赖,有利于仪器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常规技术中射频探头均需要配合美容师的提拉手法进行提升操作,对美容师的手法依赖性高,且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容射频探头,其在现有美容射频探头的基础上增加了负压构件,可以增强在提拉紧致、重塑面部轮廓线方面的效果,减少对美容师手法的依赖。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位于本体上端的头部、位于本体下端的手柄及与本体底部连接的中空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射频电极和凹槽;所述射频电极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另一端连接射频发生器;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复数个第二负压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上端设置有固定过滤层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开有复数个第一负压孔,所述凹槽下端与负压管上端密闭连接,所述负压管下端连接负压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内部为空腔,所述手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导线及负压管位于空腔内且穿过开口延伸至连接管内。进一步地,所述射频电极的数量为1-8个,所述射频电极围绕所述凹槽设置,所述射频电极具有功能表面,所述功能表面与所述头部的上表面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功能表面与所述头部的上表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功能表面的形状为圆形、圆环形、拱形、梯形、月牙形、椭圆形、矩形、或围绕所述凹槽设置的不规则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射频电极与所述头部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螺钉固定或胶黏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深度为0.3-1.5cm,所述凹槽的数量为1-8个,所述凹槽底面的形状为圆形、圆环形、拱形、梯形、月牙形、椭圆形、矩形或被所述射频电极围绕的不规则形状。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厚度为0.1-1.0cm,所述过滤层为海绵或脱脂棉。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及所述固定片均与凹槽活动连接且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与所述固定片叠加的高度小于凹槽的深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通过在现有射频探头上设置负压构件,即探头头部的开有负压孔的凹槽通过负压管与真空系统连接,当射频仪器工作时,本技术的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在使皮下温度达到55-65℃的同时,当探头在面部自下而上操作时,通过负压产生的吸力将使皮肤向上提拉,无需美容师配合提拉手法,即可达到提拉、紧致、重塑面部轮廓线的效果,且效果优于手法提拉,可减少仪器操作对美容师手法的依赖,有利于仪器的推广应用。(二)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在于负压系统连接的凹槽内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上设有有固定过滤层的固定片,且过滤层与固定片叠加的高度小于凹槽的深度,因射频探头操作需要配合使用介质产品,设置过滤层且固定过滤层的固定片上边面与皮肤不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防止介质产品吸入负压管中损坏负压系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本体;2、固定片;3、射频电极;4、第一负压孔;5、凹槽;6、第二负压孔;7、手柄;8、空腔;9、第一电极;10、第二电极;11、导线;12、负压管;13、连接管;14、过滤层;15、头部;16、圆形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常规技术中射频探头均需要配合美容师的提拉手法进行提升操作,对美容师的手法依赖性高,且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容射频探头,如图1所示,所述美容射频探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位于本体1上端的头部15、位于本体1下端的手柄7及与本体1底部连接的中空的连接管13,如图2所示,所述头部15的上表面设置有射频电极3和凹槽5;所述射频电极3连接有导线11,所述导线11另一端连接射频发生器;本实施例所述凹槽5底部设置有复数个第二负压孔6,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过滤层14,所述过滤层14上端设置有固定过滤层14的固定片2,所述固定片2上开有复数个第一负压孔4,固定片2的上表面低于头部15的上表面,可以保证固定片2的上表面不与皮肤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介质产品吸入负压管中损坏负压系统。所述凹槽5下端与负压管12上端连接,所述负压管12下端连接负压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7内部为空腔8,所述手柄底部开设有开口16,所述导线11及负压管12位于空腔8内且穿过开6延伸至连接管13内。本专利技术所述射频电极3的数量为1-8个,所述射频电极3围绕所述凹槽5设置,所述射频电极3具有功能表面,所述功能表面与所述头部15的上表面平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表面与所述头部15的上表面平齐。保证射频电极3的功能表面与头部15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使用时使使用者感受舒适无摩擦。如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表面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凹槽5底面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凹槽5与圆环形的所述功能表面共圆心,所述功能表面与所述所述头部15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凹槽5的深度为0.5cm,在本专利技术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凹槽5的深度为0.3cm、0.5cm、0.8cm、1.0cm、1.2cm、或1.5cm;所述射频电极3与所述头部通过胶水粘接,在本专利技术其他优选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或其他能实现同样功能的连接方式;所述过滤层14的厚度为0.5cm,在本专利技术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14的厚度也可以是0.1cm,0.2cm,0.7cm,0.8cm或1.0cm;所述过滤层14及固定片2均与凹槽5活动连接且过盈配合,保证过滤层14及固定片2可以牢固的置于凹槽5内。过滤层14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或作为一次性使用。所述过滤层14与所述固定片2叠加的高度小于凹槽5的深度。如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极3的数量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位于本体(1)上端的头部(15)、位于本体(1)下端的手柄(7)及与本体(1)底部连接的中空的连接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5)的上表面设置有射频电极(3)和凹槽(5);所述射频电极(3)连接有导线(11),所述导线(11)另一端连接射频发生器;/n所述凹槽(5)底部设置有复数个第二负压孔(6),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过滤层(14),所述过滤层(14)上端设置有固定过滤层(14)的固定片(2),所述固定片(2)上开有复数个第一负压孔(4),所述凹槽(5)下端与负压管(12)上端连接,所述负压管(12)下端连接负压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位于本体(1)上端的头部(15)、位于本体(1)下端的手柄(7)及与本体(1)底部连接的中空的连接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5)的上表面设置有射频电极(3)和凹槽(5);所述射频电极(3)连接有导线(11),所述导线(11)另一端连接射频发生器;
所述凹槽(5)底部设置有复数个第二负压孔(6),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过滤层(14),所述过滤层(14)上端设置有固定过滤层(14)的固定片(2),所述固定片(2)上开有复数个第一负压孔(4),所述凹槽(5)下端与负压管(12)上端连接,所述负压管(12)下端连接负压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内部为空腔(8),所述手柄底部开设有开口(16),所述导线(11)及负压管(12)位于空腔(8)内且穿过开口(16)延伸至连接管(13)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负压的美容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极(3)的数量为1-8个,所述射频电极围绕所述凹槽设置,所述射频电极(3)具有功能表面,所述功能表面与所述头部(15)的上表面平行。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杨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博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