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感应调光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88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感应调光台灯,包括LED灯、台灯底座、单片机、照明驱动电路、A/D模块、光敏传感器和热释电模块,LED灯、照明驱动电路及单片机依次连接,光敏传感器、A/D模块及单片机依次连接,光敏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LED灯固定在台灯底座上,台灯底座为中空结构,单片机、照明驱动电路和A/D模块设于台灯底座内,光敏传感器设于台灯底座远离光源一侧的表面,热释电模块设于台灯底座的上表面。

An intelligent induction dimming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感应调光台灯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产品
,具体说是一种智能感应调光台灯。
技术介绍
近年家来市场上生产的台灯成本较高,很多不能自动调光,手动调光的亮度等级较少,不能自动开关灯,不能实现用户坐在台灯下看书时候的坐姿矫正,因此设计一种可调整坐姿的智能感应调光台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感应调光台灯。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感应调光台灯,包括LED灯和台灯底座,还包括单片机、照明驱动电路、A/D模块、光敏传感器和热释电模块,所述LED灯、照明驱动电路及单片机依次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A/D模块及单片机依次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LED灯固定在所述台灯底座上,所述台灯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单片机、照明驱动电路和A/D模块设于台灯底座内,所述光敏传感器设于台灯底座远离光源一侧的表面,所述热释电模块设于台灯底座的上表面。本技术进一步的设计方案中,上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C89C52,所述光敏传感器选用5506型光敏电阻,A/D模块的型号为ADC0832型,热释电模块的型号HC-SR501型。本技术进一步的设计方案中,还包括光电传感器、报警驱动电路和警报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警报器、报警驱动电路和单片机依次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报警驱动电路设于所述台灯底座内。本技术进一步的设计方案中,上述光电传感器的型号为E18-D80NK型。本技术进一步的设计方案中,还包括按键和模式指示灯,所述按键和模式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设计方案中,上述台灯底座上设有USB底座,所述LED灯底端设有USB插头,所述USB底座与所述照明驱动电路连接,所述LED灯底通过插入USB底座的USB插头与照明驱动电路进行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可实现调整用户坐姿,防止近视;(2)可实现台灯自动调光,也可以手动调光;(3)通过PWM脉宽调制,设置10个台灯亮度等级,可适应不同的环境情况;(4)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自动控制,节约电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智能感应调光台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智能感应调光台灯的系统原理图;图3为实施例中智能感应调光台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台灯底座、2-LED灯、3-USB底座、4-电源接口、5-卡槽、6-A/D模块、7-光电传感器、8-按键、9-模式指示灯、10-热释电模块、11-警报器、12-光敏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中的一种智能感应调光台灯,包括LED灯2、台灯底座1、单片机模块、照明驱动电路、A/D模块6、光敏传感器12、热释电模块10、光电传感器7、报警驱动电路、警报器11、按键8和模式指示灯9,台灯底座1上设有USB底座3,USB底座3与照明驱动电路连接,照明驱动电路与单片机模块连接,LED灯2底通过插入USB底座3的USB插头与照明驱动电路进行连接。光敏传感器12、A/D模块6及单片机模块依次连接,光敏传感器12、光电传感器7、按键8和模式指示灯9分别与单片机模块连接,LED灯2固定在台灯底座1上,台灯底座1为中空结构,为空心聚氯乙烯硬塑料结构;单片机模块、照明驱动电路、A/D模块6、光电传感器7和报警驱动电路设于台灯底座1内,光敏传感器12设于台灯底座1远离光源一侧的表面,热释电模块10设于台灯底座1的上表面。其中,单片机模块的型号为STC89C52,光敏传感器12选用5506型光敏电阻,光敏传感器12用于采集环境中的光照强度,以便进行台灯亮度的计算和控制。由于光敏传感器12采集到的是光照强度的模拟量,因此使用ADC0832将光照模拟量转为数字量再传给单片机进行处理。A/D模块6的型号为ADC0832型,警报器11采用蜂鸣器。台灯底座1上还设有卡槽5,用于卡入给台灯供电移动电源。模式指示灯9亮时,则默认为自动模式,模式指示灯9灭时,默认为手动模式,模式指示灯9为发光二极管,正极经限流电阻接电源,负极接单片机。照明驱动电路采用PNP三极管的驱动,三极管型号是S8550,基极串联一个限流电阻后连到单片机的I/O口,发射极接电源,集电极串联LED灯2后连到电源地。只要单片机该I/O口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即可控制三极管导通,使点亮LED灯2。这是报警驱动电路部分:警报器11(BEEP1)选择为5V有源蜂鸣器,采用8550型三极管驱动,单片机模块输出端(P16)给一个高电平信号警报器11则持续发声。热释电模块10是人体传感器,也叫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一般人的正常体温36~37度,会发出10um左右的红外线,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故可以检测有无人员靠近。热释电模块10的型号HC-SR501型,热释电模块10只引出3个引脚,其中第1脚和第3脚分别连接VCC和GND,第2脚接单片机的I/O口,当有人出现在热释电模块10的检测范围内时,该引脚输出高电平,无人出现时输出低电平的。光电传感器7的型号为E18-D80NK型。当光电传感器7检测到人体距离红外探头距离过近时,开启蜂鸣器提醒,避免眼睛距离桌面距离过近而导致近视。光电传感器7是一种集发射与接收于一体的光电传感器7,检测距离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节。USB底座3封装在台灯底座1的上表面,LED灯2固定插接在USB底座3上,按键8封装在台灯底座1上表面,并与单片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光敏传感器12封装在台灯底座1上表面远离LED灯2的一侧,并与A/D模块6电连接,A/D模块6与单片机模块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热释电模块10封装在台灯底座1上表面,并与单片机模块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光电传感器7和警报器11封装在台灯底座1上表面靠近LED灯2的一侧,光电传感器7与单片机模块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警报器11通过驱动电路与单片机模块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参照图3,单片机模块选型为STC89C52单片机,包括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电源,时钟电路由电容(C2,C3)和晶振(X1)组成,用于给系统工作提供平稳的时钟频率,复位电路包括电解电容(C1)和电阻(R4),通过电容的充放电实现系统复位。采用DC电源接口4供电,通过USB电源线一端接在移动电源,一端接在DC电源接口4。电源接口4(power)的引脚2接地,引脚1接自锁开关(S1)的1号端口,自锁开关的2号端口接电源正极。自锁开关每一侧边的两个触点都是常闭触点,共两组,电路中随意接一组即可。按键8有三个,分别为“模式切换键”、“亮度减少键”和“亮度增加键”,按键8(K1,K2,K3)的一端分别与单片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P11,P12,P13)电连接,另一端接地,三个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感应调光台灯,包括LED灯和台灯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照明驱动电路、A/D模块、光敏传感器和热释电模块,所述LED灯、照明驱动电路及单片机依次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A/D模块及单片机依次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LED灯固定在所述台灯底座上,所述台灯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单片机、照明驱动电路和A/D模块设于台灯底座内,所述光敏传感器设于台灯底座远离光源一侧的表面,所述热释电模块设于台灯底座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感应调光台灯,包括LED灯和台灯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照明驱动电路、A/D模块、光敏传感器和热释电模块,所述LED灯、照明驱动电路及单片机依次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A/D模块及单片机依次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LED灯固定在所述台灯底座上,所述台灯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单片机、照明驱动电路和A/D模块设于台灯底座内,所述光敏传感器设于台灯底座远离光源一侧的表面,所述热释电模块设于台灯底座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应调光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C89C52,所述光敏传感器选用5506型光敏电阻,A/D模块的型号为ADC0832型,热释电模块的型号HC-SR501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栋王兆祥代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