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85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包括:框架结构(100);及悬挂机构(200),该悬挂机构(200)对称的设置于框架机构(100)两端;及面膜本体(300),该面膜本体(300)可拆卸的连接于框架结构(100)内。所述的框架结构(100)包括:圆环件(101);及固定件(102),该固定件(102)固定于圆环件(101)上。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可以方便的敷用,在敷用完一面后,可以翻转框架结构进而敷用面膜另一面,大幅度增加了面膜载体的使用效率。同时的,其可以增加单位面膜的使用时间,增加药物功效。

A live freckle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酵祛斑面膜
本技术涉及面膜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活酵祛斑面膜。
技术介绍
面膜是美容保养品的一种载体,其是护肤品中的一个类别。面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弥补卸妆与洗脸仍然不足的清洁工作,在此基础上配合其它精华成分实现其它的保养功能,例如补水保湿、美白、抗衰老、平衡油脂等等。虽则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面膜的需求也逐渐提高,面膜由之前的功能单一,逐渐演变成具备多种功能的面膜,如祛斑面膜、祛痘面膜等。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面膜在使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至少发现了以下技术问题:1)现有技术中的面膜大多只使用一面,如此以来面膜载体使用效率低,面膜成本较高;2)现有的面膜贴在面部操作比较麻烦,需要时间较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活酵祛斑面膜,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其在面膜载体两侧皆设有药效成分,同时贴在面部方便。本技术提供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包括:框架结构100,所述的框架结构100用于将面膜悬挂于其上并撑开,从而方便使用者贴上面膜,同时的,框架结构100上设置有供人面部穿过的通口,其口径大于人面部,从而使得其在使用时,人面部可以穿过,头部卡于框架结构100上,使得使用者可以正常敷用面膜;及悬挂机构200,该悬挂机构200对称的设置于框架机构100两端,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悬挂机构200为环状结构,其由弹性材料(如弹性橡胶)制成,其可以固定设置于框架结构100的两侧端,也可以设置于框架结构100的顶端、底端;当设置于两侧端时,悬挂机构200用于悬挂在使用者耳部,从而固定框架结构100于人头部,当设置于顶端、底端时,悬挂机构200一个套于使用者颈部,一个悬挂于使用者头部,从而固定框架结构100于人头部;及面膜本体300,该面膜本体300可拆卸的连接于框架结构100内。可选的,所述的框架结构100包括:圆环件101;及固定件102,该固定件102固定于圆环件101上。该固定件102用于固定悬挂面膜本体300,从而使其可拆卸固定于圆环件101内。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102为L型钩1021;该L型钩102一端与圆环件10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圆环件101内壁方向设置。在使用时,面膜本体300外周被若干的L型钩1021穿过,从而固定。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102包括:第一固定片1022,该第一固定片1022固定于圆环件101侧壁;及第二固定片1023,该第二固定片1023垂直于第一固定片1022设置,且第二固定片1023一端与第一固定片1022远离圆环件101一端固定连接;及第三固定片1024,该第三固定片1024与第二固定片1023所呈角度为锐角,所述第三固定片1024一端与第二固定片1023远离第一固定片1022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圆环件101侧壁设置。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第三固定片1024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片1022,在使用时面膜本体300被若干的第三固定片1024穿过,从而固定。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的面膜本体300包括:面部面膜301,该面部面膜301包括:眼部开口3011,该眼部开口3011设置于使用时使用者眼部处,和鼻部开口3012,该鼻部开口3012设置于使用时使用者鼻部处,和口部开口3013,该口部开口3013设置于使用时使用者口部处。优选的,所述的面膜本体300包括:面膜载体311,所述的面膜载体311为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其用于承载面膜上的功效成分;及祛斑药物层312,所述的祛斑药物层312设置于面膜载体311两面上,所述的祛斑药物层312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祛斑药物;及保湿贴313,在祛斑药物层312外还设置有保湿贴313,所述的保湿贴313为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其成分结构不赘述。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可以方便的敷用,在敷用完一面后,可以翻转框架结构进而敷用面膜另一面,大幅度增加了面膜载体的使用效率。同时的,其可以增加单位面膜的使用时间,增加药物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框架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框架结构100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面膜本体30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面膜本体300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并且,在本申请中,所述的“设置”、“设于”、“设有”可以为固定连接设置,也可以为一体设置,也可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状况选择合适的设置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包括:框架结构100,所述的框架结构100用于将面膜悬挂于其上并撑开,从而方便使用者贴上面膜,同时的,框架结构100上设置有供人面部穿过的通口,其口径大于人面部,从而使得其在使用时,人面部可以穿过,头部卡于框架结构100上,使得使用者可以正常敷用面膜;及悬挂机构200,该悬挂机构200对称的设置于框架机构100两端,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悬挂机构200为环状结构,其由弹性材料(如弹性橡胶)制成,其可以固定设置于框架结构100的两侧端,也可以设置于框架结构100的顶端、底端;当设置于两侧端时,悬挂机构200用于悬挂在使用者耳部,从而固定框架结构100于人头部,当设置于顶端、底端时,悬挂机构200一个套于使用者颈部,一个悬挂于使用者头部,从而固定框架结构100于人头部;及面膜本体300,该面膜本体300可拆卸的连接于框架结构100内。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框架结构100包括:圆环件101;及固定件102,该固定件102固定于圆环件101上。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结构(100);及/n悬挂机构(200),该悬挂机构(200)对称的设置于框架机构(100)两端;及/n面膜本体(300),该面膜本体(300)可拆卸的连接于框架结构(10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结构(100);及
悬挂机构(200),该悬挂机构(200)对称的设置于框架机构(100)两端;及
面膜本体(300),该面膜本体(300)可拆卸的连接于框架结构(10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结构(100)包括:
圆环件(101);及
固定件(102),该固定件(102)固定于圆环件(10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102)为L型钩(1021);该L型钩(1021)一端与圆环件(10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圆环件(101)内壁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酵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102)包括:
第一固定片(1022),该第一固定片(1022)固定于圆环件(101)侧壁;及
第二固定片(1023),该第二固定片(1023)垂直于第一固定片(1022)设置,且第二固定片(1023)一端与第一固定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巨匠美容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