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胸外按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831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胸外按压器,其包括按压器本体,所述按压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心肺复苏的按压头,所述按压器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按压头顶出或回弹的通孔,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内凹的弧形缺口,两个所述弧形缺口正对患者的胸肌或乳房内侧轮廓;所述按压器本体沿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方向通过绑带绑定到患者胸部正对心脏的位置,所述绑带与所述按压器本体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胸外按压器一方面能够增大支撑底板与胸部的接触面积,减小对胸腔的压力,使按压头与患者胸腔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则能够便于胸腔在按压后的回弹,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A new external chest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胸外按压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胸外按压器。
技术介绍
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通常采用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抢救,而通常的心肺复苏指的是人工呼吸及人工按压病患的胸腔。人工按压对于一般人而言,未经过正规训练,按压效果很难达到最优效果,从而错失抢救良机,甚至还会给病患带来二次伤害。心肺复苏装置能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置于人体胸腔上方,为了让按压头能够垂直作用在心脏的上方,装置的底板架于人体胸部上方。由于人体胸部组织结构突出,尤其女性更为明显,使按压器在安装时,便和人体空出一段距离,此段距离为按压装置的无用按压的距离。此时用设备进行心肺复苏,有效按压深度明显小于设定深度,进而影响心肺复苏质量,降低了抢救成功率。还有部分心肺复苏装置,为避开胸部突起部位,其底板面积较小,使按压头在安装时,能够紧贴病患身体,虽消除了无用按压距离,但此类设备与病患身体的接触面积过小,在进行捆绑安装时,收紧用于捆绑的布带,使得胸部下陷。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胸部不能得到充分回弹,影响心肺复苏质量,降低了抢救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心肺复苏用便携式胸外按压器存在的上述不足,进而提供一种适于患者胸部结构,能够增加与胸部的支撑面积,同时又不会妨碍胸腔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充分回弹的新型胸外按压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胸外按压器,其包括按压器本体,所述按压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心肺复苏的按压头,所述按压器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按压头顶出或回弹的通孔,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内凹的弧形缺口,两个所述弧形缺口正对患者的胸肌或乳房内侧轮廓;所述按压器本体沿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方向通过绑带绑定到患者胸部正对心脏的位置,所述绑带与所述按压器本体可拆卸式连接。优选地,所述弧形缺口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左、右两侧的第一弧形缺口和从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分别向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侧面呈斜弧面延伸的第二弧形缺口;所述第一弧形缺口的弧面与所述按压头的按压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弧形缺口的弧面基本呈半球状以适配患者的胸肌或乳房内侧轮廓。优选地,所述第二弧形缺口的上边沿与所述第一弧形缺口的下边沿的交界处呈圆弧过渡或夹角过渡。优选地,所述支撑底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按压器本体的水平投影面积,所述支撑底板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绑带连接的钩部。优选地,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弧形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钩部,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侧的四个钩部呈对称布置。优选地,所述绑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套设有一个带扣,所述带扣用于将所述带体挂扣到所述支撑底板左侧或右侧的钩部上。优选地,所述带扣上设置有用于挂扣到所述钩部上的扣孔,所述扣孔呈长条形,所述钩部为扁平钩。优选地,所述带扣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绑带穿出长度并将穿出的绑带紧固的调节孔。优选地,所述支撑底板的位于患者胸腔上下两侧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内凹的弧形面。优选地,所述支撑底板的水平投影整体上呈正方形或矩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新型胸外按压器,一方面能够扩大支撑底板与患者胸腔的接触面积,同时,根据人体工程学,在结构上避让人体胸部胸肌或乳房位置,使得心肺复苏装置适合人体组织,保证了更大的接触面积,保证了按压头与患者胸腔的充分接触,避免了安装时造成患者胸部塌陷;另一方面则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在按压过程中支撑底板发生周向转动或移位。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胸外按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按压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新型胸外按压器安装到患者胸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按压器本体;2-按压头;3-支撑底板;4-通孔;5-弧形缺口;51-第一弧形缺口;52-第二弧形缺口;6-钩部;7-弧形面;8-绑带;81-带体;82-带扣;83-箍腔;84-扣孔;85-调节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一种新型胸外按压器,其包括按压器本体1,所述按压器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心肺复苏按压动作的按压头2,所述按压器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3,所述支撑底板3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按压头2顶出或回弹的通孔4,所述支撑底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内凹的弧形缺口5,两个所述弧形缺口5正对患者的胸肌或乳房内侧轮廓,也即胸腔或乳房的靠近胸腔中线一侧的轮廓;所述按压器本体1沿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方向通过绑带8绑定到患者胸部位置,并使按压头正对心室,所述绑带8与所述按压器本体1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通过将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侧设置两个弧形缺口,并使弧形缺口的形状适配患者胸肌或乳房靠近胸腔中线一侧的形状,也即基本呈球面型或半球形的轮廓结构,安装时该左、右两个弧形缺口恰好位于胸肌或乳房之间,支撑底板的下表面与胸腔表面完全接触,避开了胸肌或乳房处的凸出部分,进而在胸腔位置增大了支撑底板与胸腔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支撑底板对胸腔处的压力,并能够便于胸腔在心肺复苏按压过程中的回弹,提高了心肺复苏质量;另外,该左右两个弧形缺口安装时恰好卡在胸肌或乳房之间的位置,通过绑带绕患者胸腔一周的紧固作用,再加上胸肌或乳房的相对内侧面对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个弧形缺口形成左右限位,进而能够有效防止支撑底板在心肺复苏按压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周向转动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按压器本体安装的稳定性,提高了心肺复苏质量。参见图2,所述弧形缺口5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3左、右两侧的第一弧形缺口51和从所述支撑底板3的底面分别向所述支撑底板3的左右两侧面呈斜弧面延伸的第二弧形缺口52;所述第一弧形缺口51的弧面与所述按压头2的按压方向一致,也即第一弧形缺口51的弧面为竖向的,所述第二弧形缺口52的弧面基本呈半球状以适配患者的胸肌或乳房内侧轮廓,也即第二弧形缺口52在按压后与胸肌或乳房靠近胸腔中线的一侧基本呈弧面贴合,而在弹起时则可以与胸肌或乳房表面具有一定间隔以适于按压行程。该种设置方式便于在按压时通过第二弧形斜面与胸肌或乳房的贴合进一步提高对支撑底板的限位作用并增大接触面积和稳定性,进而提高心肺复苏按压质量。当然,该弧形缺口5的具体形状并非与任意患者匹配,可以制作出若干个适合不同人群的弧形大小和形状,如适合于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等多种型号,也可以将弧形缺口的大小和形状设置成通用的型号,将弧形的尺寸和轮廓形状预留足够的余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弧形缺口52的上边沿与所述第一弧形缺口51的下边沿的交界处呈圆弧过渡或夹角过渡,图2所示为夹角过渡,也即两个弧形缺口相交处纵向切面为一夹角,该种形式便于加工,主要适用于男性;采用圆弧过渡结构主要适合于女性,能够减少对乳房的压迫。为了便于与绑带8配合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器本体,所述按压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心肺复苏的按压头,所述按压器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按压头顶出或回弹的通孔,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内凹的弧形缺口,两个所述弧形缺口正对患者的胸肌或乳房内侧轮廓;所述按压器本体沿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方向通过绑带绑定到患者胸部正对心脏的位置,所述绑带与所述按压器本体可拆卸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器本体,所述按压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心肺复苏的按压头,所述按压器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按压头顶出或回弹的通孔,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内凹的弧形缺口,两个所述弧形缺口正对患者的胸肌或乳房内侧轮廓;所述按压器本体沿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方向通过绑带绑定到患者胸部正对心脏的位置,所述绑带与所述按压器本体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缺口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左、右两侧的第一弧形缺口和从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分别向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侧面呈斜弧面延伸的第二弧形缺口;所述第一弧形缺口的弧面与所述按压头的按压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弧形缺口的弧面基本呈半球状以适配患者的胸肌或乳房内侧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缺口的上边沿与所述第一弧形缺口的下边沿的交界处呈圆弧过渡或夹角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按压器本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军章军辉陆鉴良俞斌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尚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