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哲华专利>正文

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电热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79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电热水装置。包括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输水网管道和相应的控制电路,其电热水器是由小容器壳体、发热元件和电极水管组成,电热水器的供电电源是一个次极绕组是对称的两个金属管状结构的双柱式C型隔离变压器提供。且档位可调;其热水器水箱的压力能自动转换。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和电能,可实现储热、即热双重工作,冷热水不混合,热水能-次放完而水温不变。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进入水箱的冷水对水箱内温度场的分布影响,提高了热水的有效利用率。实现了安全节能、功率可调、水温稳定、无环境污染、使用方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节约能源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接风机盘管为房间供暖,是理想的家用供水供暖设备。(*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热水器,特别涉及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电热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热水装置有四种,包括煤炉火灶直热水、燃气热水、电加热热水和太阳能热水装置,它们各有优缺点。煤炉火灶直热水成本低,但使用煤球麻烦不卫生;燃气热水快捷,可又存在耗氧量大不安全的问题;电加热热水及太阳能热水装置虽然克服了前述不足,但是功率要求大;受目前电网限制而不能普及;中国专利公告号2400749公开了一种“双水箱三用太阳能热水器”。由热水器水箱上、下壳体,中空玻璃管,超导传热管,电热器,余热导热管,保温层及支架等组成。其特点是利用了热管技术,调节控制冷水容量,提高了热水器吸热效率,并能利用电能和其它发热体的余热进行加热,但该热水器采用双管混补水结构,管道多,水温不稳定,不能连接供暖设备。由于进入水箱的冷水对水箱内温度场的分布影响,降低了热水的有效利用率。而且该热水器没有储热、即热双重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节能、功率可调、水温稳定、无环境污染、使用方便的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电热水装置,并可以接风机盘管为房间供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电热水装置,包括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输水网管道和相应的控制电路,其电热水器是由小容器壳体、发热元件和电极水管组成,小容器壳体上开有四个孔,其中一个接上水管,另一个接下水管,还有两个孔接兼作电极的水管,发热元件位于小容器壳体内与电极水管串联,电热水器的供电电源是一个双柱式C型隔离变压器,该变压器的次极绕组是对称的两个金属管状结构,在两绕组的连接处有进水口接口,两绕组的电输出端接电极水管,该变压器的初极绕组也对称地分成两个,并设分挡电压调整共计四个输入端,初极绕组和C型铁心之间有加强绝缘层,连接该电热水器的输水网管道有进水管、进出水管、主水管、上水管,下水管及热水管,其中进水管前端接有止回阀,进水管的后端接进水常闭式电磁阀,经后分两条水管路,一条通过进出水管通太阳能集热器水箱,另一条经控制阀接主水管,该主水管又分两条水管路,一条接双柱式C型隔离变压器的两绕组的连接处的进水口接口,另一条直通储水箱的底部,该储水箱的底部接上水管及热水管,在热水管的出口处也有一个控制阀,在热水管和小容器壳体的下水管之间接有转换阀。太阳能集热器水箱为一个几何状容器,下端有进出水口和太阳能集热器,容器内部有一个浮球杠杆机构,容器的顶部设开关盒,上面有内外气孔眼,内气孔眼中有一顶杆,该顶杆上方装一永久磁铁块,下端连一胶块堵头,胶块堵头下方接浮球杠杆机构,所述的开关盒外侧面的上下部位均装有干簧管组。所述的储水箱容器为一个几何状容器,下端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循环水口,容器内部也有一个浮球杠杆机构,容器的顶部设开关盒,上面有内外气孔眼,外气孔眼连接一个空气电磁阀,内气孔眼中有一顶杆,该顶杆上方装一永久磁铁块,下端连一胶块堵头,胶块堵头下方接浮球杠杆机构,所述的开关盒外侧面的上下部位均装有干簧管组,在容器的顶部还装有一个安全阀。所述的控制电路是由干簧管、控制按钮、继电器和接触器组合而成,其中干簧管和继电器串联,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接空气电磁阀,干簧管和继电器串联,干簧管和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头及启动控制按钮并联后再和继电器串联,继电器的另一对常开触头接进水常闭式电磁阀,该部分的电源回路上串联有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干簧管和继电器串联,继电器的两对常闭触头和分别位于储水箱及小容器壳体上的热继电器、控制按钮串联接加热回路,所述的加热回路由三个接触器和控制按钮接成自保持互锁电路,它们的常开触头和双柱式C型隔离变压器的两绕组接成三档功率调整电路。由于本技术设计带有太阳能集热器水箱辅助加热,能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和电能,提高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率。电加热部分采用分档位可调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提供36V以下的电压,并附设温控器、安全阀,电加热元件置小容器内,能完成储热、即热双重工作,冷热水不混合,热水能一次放完而水温不变,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进入水箱的冷水对水箱内温度场的分布影响,提高了热水的有效利用率。实现了安全节能、功率可调、水温稳定、无环境污染、使用方便的目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节约能源20%。本技术停止进水还可独立使用箱内储水,可接风机盘管为房间供暖,是理想的家用供水供暖设备。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在上述图中1水箱;1-1进出水口;1-2太阳能集热器;1-3浮球杠杆机构;1-4开关盒;1-5外气孔眼;1-6内气孔眼;1-7干簧管组;1-8干簧管组1-9永久磁铁块;1-10顶杆;1-11胶块堵头;2储水箱2-1出水口;2-2空气电磁阀;2-3浮球杠杆机构;2-4开关盒;2-5外气孔眼;2-6内气孔眼;2-7干簧管组;2-8干簧管组;2-9永久磁铁块;2-10顶杆;2-11胶块堵头;2-12安全阀;2-13循环水口;2-14进水口;2-15热继电器;3常闭式电磁阀;4止回阀;5双柱式C型隔离变压器;5-1次极绕组;5-2进水口接口;5-3加强绝缘层;5-4初极绕组;6电极水管;7电热水器;7-1小容器壳体;7-2发热元件;7-3、7-4、7-5、7-6孔;7-7热继电器;8-1进水管;8-2进出水管;8-3主水管;8-4热水管;8-5上水管;8-6下水管;9转换阀;10控制阀;11控制阀;D1、D2、D3、D4电压调整抽头;KP1、KP2、KP3、KP4继电器;KM1、KM2、KM3接触器;SB1、SB2、SB3、SB4、SB5控制按钮。具体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用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更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为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电热水装置,包括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输水网管道和相应的控制电路,其电热水器7是由小容器壳体7-1、发热元件7-2和电极水管6组成,小容器壳体7-1上开有四个孔7-3、7-4、7-5、7-6,其中7-3接上水管8-5,7-4接下水管8-6,7-5、7-6接兼作电极水管6,发热元件7-2位于小容器壳体7-1内与电极水管6串联,电热水器的供电电源是一个双柱式C型隔离变压器5,该变压器的次极绕组是对称的两个金属管状结构5-1,在两绕组的连接处有进水口接口5-2,两绕组的电输出端接电极水管6,该变压器的初极绕组也对称地分成两个5-4,绕组有分挡电压调整共计四个D1、D2、D3、D4输入端,初极绕组和C型铁心之间有加强绝缘层5-3,连接该电热水器的输水网管道有进水管8-1、进出水管8-2、主水管8-3、上水管8-5,下水管8-6及热水管8-4,其中进水管8-1前端接有止回阀4,进水管8-1的后端接进水常闭式电磁阀3,经3后分两条水管路,一条通过进出水管8-2通太阳能集热器水箱1,另一条经控制阀10接主水管8-3,该主水管8-3又分两条水管路,一条接双柱式C型隔离变压器的两次级绕组的连接处的进水口接口5-2,另一条直通储水箱2的底部,该储水箱2的底部接上水管8-5及热水管8-4,在热水管的出口处也有一个控制阀11,在热水管和小容器壳体的下水管8-6之间接有转换阀9。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水箱1为一个几何状容器,下端有进出水口1-1和太阳能集热器1-2,容器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电热水装置,包括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输水网管道和相应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电热水器(7)是由小容器壳体(7-1)、发热元件(7-2)和电极水管(6)组成,小容器壳体(7-1)上开有四个孔(7-3)、(7-4)、(7-5)、(7-6),其中(7-3)接上水管(8-5),(7-4)接下水管(8-6),(7-5)、(7-6)接兼作电极水管(6),发热元件(7-2)位于小容器壳体(7-1)内与电极水管(6)串联,电热水器的供电电源是一个双柱式C型隔离变压器(5),该变压器的次极绕组是对称的两个金属管状结构(5-1),在两绕组的连接处有进水口接口(5-2),两绕组的电输出端接电极水管(6),该变压器的初极绕组也对称地分成两个(5-4),每个绕组均有分挡电压调整输入端(D1)、(D2)、(D3)、(D4)共计四个,初极绕组和C型铁心之间有加强绝缘层(5-3),连接该电热水器的输水网管道有进水管(8-1)、进出水管(8-2)、主水管(8-3)、上水管(8-5),下水管(8-6)及热水管(8-4),其中进水管(8-1)前端接有止回阀(4),进水管(8-1)的后端接进水常闭式电磁阀(3),经(3)后分两条水管路,一条通过进出水管(8-2)通太阳能集热器水箱(1),另一条经控制阀(10)接主水管(8-3),该主水管(8-3)又分两条水管路,一条接双柱式C型隔离变压器的两绕组的连接处的进水口接口(5-2),另一条直通储水箱(2)的底部,该储水箱(2)的底部接上水管(8-5)及热水管(8-4),在热水管的出口处也有一个控制阀(11),在热水管和小容器壳体的下水管(8-6)之间接有转换阀(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哲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