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触电型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78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触电型电热水器,包括电加热器、加热内胆、进水管、出水管、外壳1及防漏电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漏电隔离装置为分别接在进水管(2)、出水管(3)上的两根绝缘管(4、5)组成。(*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热水器,具体说是一种防触电型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热水器最常用的防漏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漏电开关,当漏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即可自动切断电源,确保电加热器使用安全可靠。另外一种是在电热水器上安装漏电自动检测装置,当漏电流超过规定的指标时,即自动报警,提醒使用者关掉电源,以保证使用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以上这两种护方式均使用户对漏电保护装置依赖性较强,万一漏电开关或自动检测报警器损坏或失灵时发生漏电,就会发生,甚至威胁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用户对电热水器最为关心的就是安全问题,这也是生产厂家最为重视的问题。为了保证电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性,生产厂家在电与水的绝缘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做了许多改进,大大增加了电热水器的成本,而绝缘物一旦损坏,仍会漏电,发生触电事故。因此,电热水器的漏电问题始终未能找到一种既简单可靠而又成本低的漏电保护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触电型电热水器,免去了漏电保护开关式及漏电报警器,而采用一种既简单可靠而又成本低的防漏电隔离装置,彻底避免触电事故发生,给用户提供安全保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触电型电热水器,包括电加热器、加热内胆、进水管、出水管、外壳及防漏电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漏电隔离装置为分别接在进水管、出水管上的两根绝缘管组成。所述的绝缘管的长度为大于内孔半径平方的53倍。所述的两根绝缘管分别接在露出外壳的进水管、出水管上。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分析叙述如下根据具体试验及参考GB13955-9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规定,将电热水器泄漏电流定为10mA,可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当加热内胆发生漏电或使用的220V电源直接短接于被加热的水,自来水的介质电阻R=220V/10mA=22×103Ω。因自来水的电阻率ρ等于1300Ω·cm,若取绝缘管的长度为L,绝缘管内孔半径为r,水的介质电阻为R,水的电阻率为ρ,则L=R·πr2/ρ=22×103×3.14÷1300≈53r2所以,当绝缘管的长度L大于53倍内孔半径r的平方,即L>53r2,就可以保证用自来水的水电阻作防漏电隔离。1、本技术选择分别接在进水管、出水管上的两根绝缘管作为的防漏电隔离装置,并采用使用中自来水的水电阻作漏电隔离装置的隔离体,无论电加热器部分发生什么样的漏电情况,或者,电热水器线路或壳体发生的各种漏电现象,该防漏电隔离装置都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即使加热器的220V电源直接短接于被加热的水,从绝缘管流出水的一头对地的电流也小于10mA,不会发生任何危险。2、由于采用了该隔离措施后,电热水器省去了漏电保护开关或报警器等附加装置,提高了安全可靠性,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3、因绝缘管长度L>53r2,一般r在5mm左右,L仅需数厘米或十几厘米即可,且二根绝缘管可分别接在露出外壳的进水管、出水管上。安装简单,检修更换方便,成本低,使用可靠,特别适用于现有电热水器的改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热水器绝缘管安装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从电热水器加热内胆进水口接出的进水管3伸出外壳1端接绝缘管5,从电热水器加热内胆出水口接出的进水管2伸出外壳1端接绝缘管4,绝缘管4及5采用耐高温高压的塑料(如聚四氟乙烯塑料)管制成,其管的内径取0.5厘米,根据管长与管内径的比例关系计算出绝缘管4或5的长度应大于1.32厘米,将绝缘管4及5的长度取3-5厘米,即可构成热水器可靠的防漏电隔离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防触电型电热水器,包括电加热器、加热内胆、进水管、出水管、外壳1及防漏电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漏电隔离装置为分别接在进水管(2)、出水管(3)上的两根绝缘管(4、5)组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型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管(4、5)的长度大于内孔半径平方的53倍。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触电型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绝缘管(4、5)分别接在露出外壳(1)的进水管(2)、出水管(3)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触电型电热水器,包括电加热器、加热内胆、进水管、出水管、外壳及防漏电隔离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防漏电隔离装置为分别接在进水管、出水管上的两根绝缘管组成。所述的绝缘管的长度为大于内孔半径平方的53倍。所述的两根绝缘管分别接在露出外壳的水管、出水管上。免去了漏电保护开关式及漏电报警器,而采用一种既简单可靠而又成本低的防漏电隔离装置,彻底避免触电事故发生,给用户提供安全保障。文档编号F24H1/20GK2499750SQ0126206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凯峰, 肖相鹏, 侯全舵, 徐升平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微波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峰肖相鹏侯全舵徐升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微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