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桡动脉穿刺技术作为一项常规医疗技术及护理操作,广泛应用于目前的医疗活动中。尽管该技术具备诸多优点,但穿刺后止血一直是困扰广大医护人员的一大难题。理想的术后止血处理应长时、持续、压力递减式压迫止血,处理不当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止血不足会导致局部大量动脉性出血或皮下血肿,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和生理痛苦,止血过度则可能导致手部血液循环障碍,桡动脉闭塞,甚至手部缺血性坏死。传统的桡动脉穿刺术后止血处理常由医护人员对穿刺点行手工压迫,继之以敷料和绷带进行局部加压包扎以维持对穿刺点的压力达止血目的。该方法须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局部情况,对行医经验依赖程度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医疗成本,而加压包扎的方式难以实现灵活的减压处理,增加了并发症风险。近年来,伴随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桡动脉穿刺技术的应用愈加频繁,其并发症风险也愈加凸显。新近出现的大批新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极大的改善了这一状况,但是长时间的使用,会压迫病人的血液循环,引起肢体麻木,并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包括腕带(1)、气囊(2)、弹力带(3)、海绵(4)、卡扣机构(5)、螺旋调节杆(6)、隔板(7)、调节气囊(8)和气囊充气球(9),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1)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扣机构(5),所述气囊(2)固定连接在所述腕带(1)中部的下表面,并可拆卸连接有气囊充气球(9);/n所述隔板(7)固定连接在所述气囊(2)上表面,且与所述腕带(1)下表面接触,所述螺旋调节杆(6)穿插设置在所述腕带(1)中部位置,一端抵接在所述隔板(7)上,另一端为自由端;/n所述调节气囊(8)分别设置在所述腕带(1)下表面,且分别位于所述气囊(2)和所述卡扣机构(5)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包括腕带(1)、气囊(2)、弹力带(3)、海绵(4)、卡扣机构(5)、螺旋调节杆(6)、隔板(7)、调节气囊(8)和气囊充气球(9),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1)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扣机构(5),所述气囊(2)固定连接在所述腕带(1)中部的下表面,并可拆卸连接有气囊充气球(9);
所述隔板(7)固定连接在所述气囊(2)上表面,且与所述腕带(1)下表面接触,所述螺旋调节杆(6)穿插设置在所述腕带(1)中部位置,一端抵接在所述隔板(7)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调节气囊(8)分别设置在所述腕带(1)下表面,且分别位于所述气囊(2)和所述卡扣机构(5)之间;
所述弹力带(3)粘连在所述气囊(2)下表面,且两端可拆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霞,罗凤,张进泓,熊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霞,罗凤,张进泓,熊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