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电机组电蓄热供应工业蒸汽系统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热电机组电蓄热供应工业蒸汽系统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社会生产的持续发展,能源消耗也在持续增长,传统的化石能源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现在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成为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风电、光伏出力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反调峰等特点,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加大了系统的负荷峰谷差。近些年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发展遇到消纳问题,尤其是在风资源富裕的东北、华北、西北(简称三北)地区,本身电力系统就存在电源装机规模较大、电源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缺乏等导致的快速高效调峰电源规模不足的问题。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调峰任务主要由火电机组承担。而热电联产机组由于先天存在热电耦合问题,产生了大量冬季供热季或工业蒸汽热电联产的机组调峰困难的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热用户选择建设在热电企业周边,以取得热电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带来的更加可靠稳定的热源。因此,随着现代工业园区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对工业蒸汽供应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最近几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电机组电蓄热供应工业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装置(1)和工业蒸汽换热发生器(2);/n所述蓄热装置(1)包括外壳(11)、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的电加热器(12),所述电加热器(12)利用热电机组的低价厂用电或调峰调频富余电力进行供电,以加热所述蓄热装置(1)内的蓄热介质或换热介质;/n所述工业蒸汽换热发生器(2)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水进口管路(21)、间隔式换热面(22)以及蒸汽出口管路(23);/n所述间隔式换热面(22)布置在所述蓄热装置(1)内部或布置在所述蓄热装置(2)外部的间隔式换热器内,所述供水进口管路(21)与热电机组的除氧器或凝汽器连通,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机组电蓄热供应工业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装置(1)和工业蒸汽换热发生器(2);
所述蓄热装置(1)包括外壳(11)、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的电加热器(12),所述电加热器(12)利用热电机组的低价厂用电或调峰调频富余电力进行供电,以加热所述蓄热装置(1)内的蓄热介质或换热介质;
所述工业蒸汽换热发生器(2)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水进口管路(21)、间隔式换热面(22)以及蒸汽出口管路(23);
所述间隔式换热面(22)布置在所述蓄热装置(1)内部或布置在所述蓄热装置(2)外部的间隔式换热器内,所述供水进口管路(21)与热电机组的除氧器或凝汽器连通,以将给水或凝结水送入所述间隔式换热面(22),与所述蓄热介质或换热介质进行换热;
给水或凝结水换热生成工业蒸汽,所述工业蒸汽通过所述蒸汽出口管路(23)供应给工业蒸汽用户(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介质或换热介质为显热蓄热材料、潜热蓄热材料、热化学蓄热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介质为气体或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温烟气换热器(4);
所述高温烟气换热器(4)布置在所述蓄热装置(1)内部,且与电站锅炉的烟气管路循环连通,以抽取所述电站锅炉的高温烟气进入所述高温烟气换热器(4)内与所述蓄热介质或换热介质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温蒸汽换热器(5);
所述高温蒸汽换热器(5)布置在所述蓄热装置(1)内部,且与电站锅炉的高温蒸汽管路循环连通,以抽取所述电站锅炉的高温蒸汽进入所述高温蒸汽换热器(5)内与所述蓄热介质或换热介质换热;
所述高温蒸汽为来自所述电站锅炉的主蒸汽、再热蒸汽或汽轮机抽汽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峰调频控制单元;
所述调峰调频控制单元控制热电机组将调峰调频富余电力供给所述电加热器(12);
所述调峰调频富余电力来自发电机出口母线、厂用电母线或升压站后出厂母线的富余电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业蒸汽用户(3)为工业园区、化工厂、食品厂、炼钢厂、炼油厂、制药厂、酒店、洗浴中心、建筑空调吸收式制冷用户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豫森,崔华,
申请(专利权)人: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