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胸腔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68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胸腔穿刺针,包括第一针筒、第二针筒和保护外壳,所述第一针筒前端固定连接第二针筒,第二针筒上设有第二刻度,第二针筒前端插装有针尖,所述第一针筒外侧套装有保护外壳,保护外壳两侧固定连接把手,所述保护外壳上设有第一刻度,所述第一针筒后端插装有活塞轴,活塞轴后端固定连接活塞柄,活塞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针筒前端设有第二针筒,能精准的控制利多卡因的用量,对于量少或有分隔包裹的胸腔积液,可一次进针操作即可,麻醉后回抽中获得足够标本量,减少出血、气胸、感染风险,减少患者痛苦。

Disposable thoracic punctur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胸腔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次性胸腔穿刺针。
技术介绍
胸腔积液患者通常积液量为3cm以上时,胸腔穿刺较为安全,目前一般采用5ml针筒抽取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后深静脉置管包里的穿刺针行穿刺后置管或胸穿包里的胸穿针。但临床中常遇到以下问题:1.两次进针,且胸穿针及深静脉置管针管径粗,均会增加出血、气胸、感染风险及失败率;2.积液量少时,但患者无其他诊疗手段明确,只能胸腔穿刺时,穿刺风险大,5ml针筒抽取的标本量太少,对诊断意义不大;3.胸穿包的穿刺针带乳胶管,过程中需用血管钳夹闭防止外界气体进入胸腔导致气胸,乳胶管较软,基本无法单人操作,需助手协助;4.深静脉置管包通常适用于液体量多,且无分隔的患者,否认增加医患双方医疗成本;且因少量渗液、汗液分泌等原因导致胶带、敷贴松动,置管状态有脱管风险,尤其有拔管风险的患者。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次性胸腔穿刺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胸腔穿刺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胸腔穿刺针,包括第一针筒(1)、第二针筒(2)和保护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筒(1)前端固定连接第二针筒(2),第二针筒(2)上设有第二刻度(11),第二针筒(2)前端插装有针尖(4),所述第一针筒(1)外侧套装有保护外壳(3),保护外壳(3)两侧固定连接把手(5),所述保护外壳(3)上设有第一刻度(10),所述第一针筒(1)后端插装有活塞轴(7),活塞轴(7)后端固定连接活塞柄(8),活塞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活塞(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胸腔穿刺针,包括第一针筒(1)、第二针筒(2)和保护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筒(1)前端固定连接第二针筒(2),第二针筒(2)上设有第二刻度(11),第二针筒(2)前端插装有针尖(4),所述第一针筒(1)外侧套装有保护外壳(3),保护外壳(3)两侧固定连接把手(5),所述保护外壳(3)上设有第一刻度(10),所述第一针筒(1)后端插装有活塞轴(7),活塞轴(7)后端固定连接活塞柄(8),活塞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活塞(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筒(1)容量为50ml,且第一针筒(1)设置成圆柱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阮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