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保温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53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用的保温壶,旨在解决由于保温壶内外的气压变化,壶盖难以打开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实用的保温壶,包括壶身、内胆、底座、壶口、壶盖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包括壶盖上部和壶盖下部,所述壶盖上部与壶盖下部的内部均中空且相互导通,所述壶盖上部的内部设有竖直放置的挡板,所述壶盖上部的顶面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壶盖上部的内部导通,所述凹槽内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靠近壶盖中心的一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挤压块的一端设有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挤压块带动卡块移动以及卡块与卡槽之间相互卡接,方便了壶盖与壶口之间的安装、拆卸,提高壶盖与壶口之间的牢固性。

A practical therm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的保温壶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实用的保温壶。
技术介绍
保温壶主要针对家居、会议等场所的固有特征而专业开发的一种新的产品类别,其前身由保温瓶、保温杯演变而来,也可称为咖啡壶。市场上现有的保温壶,其壶盖与壶身基本靠螺纹连接,这就导致壶内装有热水时,由于保温壶内外的气压变化,壶盖难以打开。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保温壶,通过挤压块带动卡块移动以及卡块与卡槽的相互卡接,达到将壶盖打开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实用的保温壶,包括壶身、内胆、底座、壶口、壶盖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包括壶盖上部和壶盖下部,所述壶盖上部与壶盖下部的内部均中空且相互导通,所述壶盖上部的内部设有竖直放置的挡板,所述壶盖上部的顶面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壶盖上部的内部导通,所述凹槽内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靠近壶盖中心的一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挤压块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贯穿壶盖上部至外界,所述卡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挡板连接,所述壶口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设有与卡块相互配合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朝靠近壶盖中心的一侧按动挤压块,挤压块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接杆朝向靠近壶盖中心的一侧移动,与连接杆连接的卡块也随之朝向靠近壶盖中心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一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壶盖盖在壶身上之后,松开挤压块,第一弹簧带动卡块朝向远离壶盖中心的一侧移动,直至卡块与卡槽相互卡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盖内设有与壶盖下部内壁贴合的中空柱,所述中空柱与壶盖上部的顶部连接,所述中空柱内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通过第二弹簧与壶盖上部的顶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中部设有按压块,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设有横截面积不小于壶盖下部横截面积的限位块,所述按压块远离移动杆的一端贯穿壶盖上部至外界,所述中空柱远离按压块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中空柱上开设有供按压块移动的移动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下按压块之后,按压块带动移动杆向下移动,此时限位块与壶盖下部的底端存在空隙,水可以倒出,松手后第二弹簧带动移动杆向上移动,限位块与壶盖下部的底端贴合,不存在空隙,水不能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与壶盖下部之间设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壶盖盖在壶口上之后,密封圈可以增强壶盖与壶口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增强保温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盖上部与壶口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壶嘴上部与壶嘴下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倒水时起一个导流的作用,避免水从壶口的其他位置流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嘴上部的底面与壶嘴下部的顶面上均设有筛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倒水时水流过大冒出大量热气将人烫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的一端与壶口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另一端与壶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把手的内侧设有弧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方便了保温壶的使用,弧形槽的设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舒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与壶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壶口与壶身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并且连接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身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壶身坚固不易碎,耐用,而且美观大方,保温性能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相互卡接,提高壶盖与壶口之间的牢固性,同时挤压块的设置方便了壶盖与壶口之间的安装、拆卸;其二,通过在壶嘴上部与壶嘴下部设置筛网,避免倒水时水流过大冒出大量热气将人烫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表明保温瓶的连接关系;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显示了壶口的俯视结构;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显示了壶盖的俯视结构;图4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显示了按压块与移动杆的连接结构;图5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四,显示了挤压块与卡块之间的连接结构。图中:1、壶身;2、底座;3、壶口;4、壶盖;5、把手;6、弧形槽;7、挤压块;8、按压块;9、壶嘴上部;10、壶嘴下部;11、壶盖上部;12、壶盖下部;13、卡槽;14、卡块;15、凹槽;16、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连接杆;19、挡板;20、中空柱;21、移动杆;22、密封圈;23、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实用的保温壶,如图1-图5所示,包括壶身1、内胆、底座2、壶口3、壶盖4和把手5,壶盖4包括壶盖上部11和壶盖下部12,壶盖上部11与壶盖下部12的内部均中空且相互导通,壶盖上部11的内部设有竖直放置的挡板19,壶盖上部11的顶面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凹槽15,凹槽15与壶盖上部11的内部导通,凹槽15内设有挤压块7,挤压块7靠近壶盖4中心的一端设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远离挤压块7的一端设有卡块14,卡块14的一端贯穿壶盖上部11至外界,卡块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16与挡板19连接,壶口3的顶部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侧壁设有与卡块14相互配合的卡槽13,朝靠近壶盖4中心的一侧按动挤压块7,挤压块7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接杆18朝向靠近壶盖4中心的一侧移动,与连接杆18连接的卡块14也随之朝向靠近壶盖4中心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一弹簧16处于收缩状态,壶盖4盖在壶身1上之后,松开挤压块7,第一弹簧16带动卡块14朝向远离壶盖4中心的一侧移动,直至卡块14与卡槽13相互卡接,方便了壶盖4与壶口3之间的安装、拆卸;壶盖4内设有与壶盖下部12内壁贴合的中空柱20,中空柱20与壶盖上部11的顶部连接,中空柱20内设有移动杆21,移动杆21通过第二弹簧17与壶盖上部11的顶部连接,移动杆21的中部设有按压块8,移动杆21的底部设有横截面积不小于壶盖下部12横截面积的限位块23,按压块8远离移动杆21的一端贯穿壶盖上部11至外界,中空柱20远离按压块8的一侧设有出水口,中空柱20上开设有供按压块8移动的移动槽,按下按压块8之后,按压块8带动移动杆21向下移动,此时卡块14与壶盖下部12的底端存在空隙,水可以倒出,松手后第二弹簧17带动移动杆21向上移动,限位块23与壶盖下部12的底端贴合,不存在空隙,水不能倒出,限位块23与壶盖下部12之间设有密封圈22,将壶盖4盖在壶口3上之后,密封圈22可以增强壶盖4与壶口3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增强保温效果;壶盖上部11与壶口3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壶嘴上部9与壶嘴下部10,在倒水时可以起一个导流的作用,避免水从壶口3的其他位置流出,壶嘴上部9的底面与壶嘴下部10的顶面上均设有筛网,避免倒水时水流过大冒出大量热气将人烫伤,把手5的一端与壶口3固定连接,把手5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用的保温壶,包括壶身(1)、内胆、底座(2)、壶口(3)、壶盖(4)和把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4)包括壶盖上部(11)和壶盖下部(12),所述壶盖上部(11)与壶盖下部(12)的内部均中空且相互导通,所述壶盖上部(11)的内部设有竖直放置的挡板(19),所述壶盖上部(11)的顶面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与壶盖上部(11)的内部导通,所述凹槽(15)内设有挤压块(7),所述挤压块(7)靠近壶盖(4)中心的一端设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远离挤压块(7)的一端设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的一端贯穿壶盖上部(11)至外界,所述卡块(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16)与挡板(19)连接,所述壶口(3)的顶部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侧壁设有与卡块(14)相互配合的卡槽(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的保温壶,包括壶身(1)、内胆、底座(2)、壶口(3)、壶盖(4)和把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4)包括壶盖上部(11)和壶盖下部(12),所述壶盖上部(11)与壶盖下部(12)的内部均中空且相互导通,所述壶盖上部(11)的内部设有竖直放置的挡板(19),所述壶盖上部(11)的顶面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与壶盖上部(11)的内部导通,所述凹槽(15)内设有挤压块(7),所述挤压块(7)靠近壶盖(4)中心的一端设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远离挤压块(7)的一端设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的一端贯穿壶盖上部(11)至外界,所述卡块(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16)与挡板(19)连接,所述壶口(3)的顶部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侧壁设有与卡块(14)相互配合的卡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的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4)内设有与壶盖下部(12)内壁贴合的中空柱(20),所述中空柱(20)与壶盖上部(11)的顶部连接,所述中空柱(20)内设有移动杆(21),所述移动杆(21)通过第二弹簧(17)与壶盖上部(11)的顶部连接,所述移动杆(21)的中部设有按压块(8),所述移动杆(21)的底部设有横截面积不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莱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