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子菡专利>正文

一种冬季用发热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47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冬季用发热座椅,包括支腿、座板、靠背和扶手,所述座板的下方设置第一发热机构,所述靠背内部设置第二发热机构,所述第一发热机构包括座板下方设置的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置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顶部与座板接触,所述蓄水箱的侧面设置伸出保温箱的第一进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置伸出保温箱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上设置第一孔塞或加水时的防洒落机构,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座椅上的发热机构添加热水,从而让座椅发热,从而对使用者的背部和腚部加热,在冬季使用时具有取暖加热的作用,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热疗效果。

A heating seat for w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季用发热座椅
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冬季用发热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的椅子一般是采用塑料或木质质材料制成,在寒冷的冬天使用时,人们通常会感觉冰冷,为此人们在坐板上通常会放置布垫等类似的东西来使用,甚至会在座板上放置加热垫,但是这种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因此坐垫或加热垫容易偏移,在坐的时候必须很小心才行。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加热型的座椅,可以插电后自发热。如公开号为106859119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式椅子,包括椅背、椅座和四方柱,所述椅座底部安装于旋转式椅脚,所述椅座左端的前侧和后侧对称地设置有凸耳;所述椅背的底端置于两所述凸耳之间;所述凸耳上设置有四方孔,对应所述椅背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四方孔,所述四方柱同时穿入所述凸耳的四方孔和椅背底端的四方孔;所述四方柱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小型办公椅子还包括加热片、处理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面板。但是这种座椅使用受限,必须在周边设有插座,或使用时延长插座。且直接电加热也会使得座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目前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不受限制且安全可靠的发热型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冬季用发热座椅,可以对座椅上的发热机构添加热水,从而让座椅发热,从而对使用者的背部和腚部加热,在冬季使用时具有取暖加热的作用,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热疗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冬季用发热座椅,包括支腿、座板、靠背和扶手,所述座板的下方设置第一发热机构,所述靠背内部设置第二发热机构,所述第一发热机构包括座板下方设置的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置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顶部与座板接触,所述蓄水箱的侧面设置伸出保温箱的第一进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置伸出保温箱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上设置第一孔塞或加水时的防洒落机构,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发热机构包括靠背内设置的发热腔,所述发热腔的腔壁为304不锈钢板,所述发热腔上端设置第二进水管,所述发热腔下端设置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置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第二孔塞或加水时的防洒落机构,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第二阀门。进一步的,所述靠背的后侧设置与靠背贴合的保温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口径相同且设置内螺纹,所述防洒落机构包括漏斗,所述漏斗的下端外侧设置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漏斗的上端设置一圈挡水板。本技术提供的冬季用发热座椅,第一发热机构对座板进行加热,第二发热机构对靠背进行发热,从而对座椅上的使用者加热。保温箱的顶板不存在,其设置在座板下方后,内部的蓄水箱直接与座板接触,蓄水箱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在加入热水后热量会向上传递给座板,从而对座板进行加热,同时保温箱可以减少热量的流失,使得热水的作用时间更长。第一进水管负责对蓄水箱内添加热水,因此第一进水管要设置成L型,且添加热水后通过第一孔塞封堵。在添加热水时可以使用防洒落机构避免热水洒落到地面,或烫伤使用者。第一出水管设置在蓄水箱底部,在内部的热水温度降低之后,可以进行更换,倒出重新加热再添加或直接烧水添加,第一阀门对第一出水管是否出水进行控制。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外表面可以设置保温层,对于热量的保持更加有利。第二发热机构包括靠背内设置的发热腔,发热腔的腔壁为304不锈钢板,发热腔上端设置第二进水管,发热腔下端设置第二出水管,第二进水管上设置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设置第二孔塞或加水时的防洒落机构,第二出水管上设置第二阀门。发热腔直接设置在靠背内部,第二进水管可以从靠背的后侧伸出,同样设置成L型,第二进水口用于添加热水,第二孔塞用于封堵,防洒落机构对于第一发热机构的防洒落机构结构相同,可以采用一个替换使用。同时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也设置保温层。靠背的后侧设置与靠背贴合的保温板,保温板的材质可以选择泡沫板,需要注意的是针对第二进水管在保温板上药预留开口槽。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口径相同且设置内螺纹,防洒落机构包括漏斗,漏斗的下端外侧设置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配合的外螺纹,漏斗的上端设置一圈挡水板。防洒落机构是便于添加热水,进水口设置有内螺纹,同样的第一孔塞和第二孔塞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并设置外螺纹。防洒落机构采用漏斗,漏斗的下端设置外螺纹,方便将漏斗固定在进水口上,避免添加热水时出现意外,在使用之后取下拧入孔塞即可。挡水板加高漏斗的边沿,避免热水添加是飞溅出来。本技术可以对座椅上的发热机构添加热水,从而让座椅发热,从而对使用者的背部和腚部加热,在冬季使用时具有取暖加热的作用,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热疗效果。该座椅不受电力供应的限制,也不会发生电力事故,使用安全性很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冬季用发热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洒落机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2,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冬季用发热座椅,包括支腿6、座板7、靠背1和扶手2,所述座板7的下方设置第一发热机构,所述靠背1内部设置第二发热机构,所述第一发热机构包括座板7下方设置的保温箱13,所述保温箱13内设置蓄水箱12,所述蓄水箱12顶部与座板7接触,所述蓄水箱12的侧面设置伸出保温箱13的第一进水管11,所述蓄水箱12的底部设置伸出保温箱13的第一出水管14,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上设置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上设置第一孔塞10或加水时的防洒落机构,所述第一出水管14上设置第一阀门15。所述第二发热机构包括靠背内设置的发热腔5,所述发热腔5的腔壁为304不锈钢板,所述发热腔5上端设置第二进水管4,所述发热腔5下端设置第二出水管8,所述第二进水管4上设置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第二孔塞3或加水时的防洒落机构,所述第二出水管4上设置第二阀门9。所述靠背1的后侧设置与靠背1贴合的保温板。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口径相同且设置内螺纹,所述防洒落机构包括漏斗17,所述漏斗17的下端外侧设置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漏斗17的上端设置一圈挡水板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水烧开,取下第一孔塞和第二孔塞,先将防洒落机构放在第一进水口上,将热水倒入漏斗内,使得热水进入到蓄水箱内,对座板进行加热。然后取下防洒落机构放在第二进水口,进行同样的操作,最后将孔塞塞入进水口。待使用一段时间后,温度不是很高后,通过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将凉水排出,如果还要使用继续添加热水。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保温板固定在靠背后侧进行保暖,固定方式可以通过钩环挂接。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冬季用发热座椅,包括支腿、座板、靠背和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的下方设置第一发热机构,所述靠背内部设置第二发热机构,所述第一发热机构包括座板下方设置的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置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顶部与座板接触,所述蓄水箱的侧面设置伸出保温箱的第一进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置伸出保温箱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上设置第一孔塞或加水时的防洒落机构,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靠背的后侧设置与靠背贴合的保温板;/n所述第二发热机构包括靠背内设置的发热腔,所述发热腔的腔壁为304不锈钢板,所述发热腔上端设置第二进水管,所述发热腔下端设置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置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第二孔塞或加水时的防洒落机构,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第二阀门;/n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口径相同且设置内螺纹,所述防洒落机构包括漏斗,所述漏斗的下端外侧设置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漏斗的上端设置一圈挡水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季用发热座椅,包括支腿、座板、靠背和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的下方设置第一发热机构,所述靠背内部设置第二发热机构,所述第一发热机构包括座板下方设置的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置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顶部与座板接触,所述蓄水箱的侧面设置伸出保温箱的第一进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置伸出保温箱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上设置第一孔塞或加水时的防洒落机构,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靠背的后侧设置与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菡
申请(专利权)人:周子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