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388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制备器械:准备无隔膜电解装置,由过滤器、空气包、原液泵、气体分离器和电解槽组成,电解槽中产生的氢气由气体分离器排出室外,电解槽按分离板、填料、阴极板、垫片、阳极板的顺序组成;S2,S2,电解条件:电解槽三个单元槽中采用被覆了PdO系列的钛板作为阳极,用316不锈钢板作为阴极,室温20‑25℃,循环电解水量0.05‑1m

A preparation process of hypochlorite disinfection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水
,尤其涉及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微酸性次氯酸水是pH值在5.0-6.5,杀菌作用高,无色无臭的电解水,又称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acidicelectrolyzedwater,简称SAEW)、微酸性氧化电位水。在食品领域中,与现行被普遍使用的次氯酸钠或酒精的杀菌剂相较,更能确保安全性,具有降低成本及减轻环境负荷的特征。目前的次氯酸消毒水的制作成本较高,操作较为繁琐,并且杀菌效率在60-70%,所以需要一种高效、稳定、杀菌效果好的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制备器械:准备无隔膜电解装置,由过滤器、空气包、原液泵、气体分离器和电解槽组成,电解槽中产生的氢气由气体分离器排出室外,电解槽按分离板、填料、阴极板、垫片、阳极板的顺序组成;S2,电解条件:电解槽三个单元槽中采用被覆了PdO系列的钛板作为阳极,用316不锈钢板作为阴极,室温20-25℃,循环电解水量0.05-1m3,极间流速为80-100cm/s,极间距为0.5-0.9mm;S3,制备电解水:采用无隔膜电解装置电解浓度为1-3g/L的氯化钠溶液2-4分钟,得到ACC为25-30mg/L,PH值为7.6-8.8的电解水。S4,调节PH值:往S3中制备的电解水中添加1-5%的稀盐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时刻检测溶液的PH值,当PH值达到5.5-6.3时停止添加,制得微酸性电解水;S5,中和剂配制:将无水磷酸氢二钠2.83g、磷酸二氢钾1.36g加入到800-1000mL的蒸馏水中,待完全溶液后,调节PH值至7.2,于120-130℃压力蒸汽灭菌15-20min备用;S6,混合:将中和剂与微酸性电解水按1:5的比例混合搅拌,搅拌温度控制在40-60℃,搅拌过程中在滴定氯化钠溶液,检测PH值为6-6.5,最终制备成次氯酸消毒水。优选地,所述电极板的有效通电面积为0.91dm2/片。优选地,所述过滤器为超滤膜组过滤器,电解水与次氯酸消毒水制备结束后均需经过超滤膜组过滤器进行过滤。优选地,所述滴定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为1%,滴定速度按每分钟一百滴的速度。优选地,在调节PH过程中,稀盐酸的加入量与电解水的比例为1:3。本专利技术的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水为主要杀菌成分的酸性水溶液,该微酸性次氯酸水溶液呈现出稳定的微酸性,对细菌和病毒等有机物具有强抑制作用,其抗抑菌效果与人体白血球产生的次氯酸一样,对人体无害,可用于外用除菌,该微酸性次氯酸水还可用于去除烟味、霉味、汗味等空气异味;通过添加中和剂使得杀菌效果更佳,杀菌物质更加稳定,并且整个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制备器械:准备无隔膜电解装置,由过滤器、空气包、原液泵、气体分离器和电解槽组成,电解槽中产生的氢气由气体分离器排出室外,电解槽按分离板、填料、阴极板、垫片、阳极板的顺序组成;S2,电解条件:电解槽三个单元槽中采用被覆了PdO系列的钛板作为阳极,用316不锈钢板作为阴极,室温20℃,循环电解水量0.05m3,极间流速为80cm/s,极间距为0.5mm;S3,制备电解水:采用无隔膜电解装置电解浓度为1g/L的氯化钠溶液2分钟,得到ACC为25mg/L,PH值为7.6的电解水。S4,调节PH值:往S3中制备的电解水中添加1-5%的稀盐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时刻检测溶液的PH值,当PH值达到5.5时停止添加,制得微酸性电解水;S5,中和剂配制:将无水磷酸氢二钠2.83g、磷酸二氢钾1.36g加入到800-1000mL的蒸馏水中,待完全溶液后,调节PH值至7.2,于120℃压力蒸汽灭菌15min备用;S6,混合:将中和剂与微酸性电解水按1:5的比例混合搅拌,搅拌温度控制在40℃,搅拌过程中在滴定氯化钠溶液,检测PH值为6,最终制备成次氯酸消毒水。实施例2: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制备器械:准备无隔膜电解装置,由过滤器、空气包、原液泵、气体分离器和电解槽组成,电解槽中产生的氢气由气体分离器排出室外,电解槽按分离板、填料、阴极板、垫片、阳极板的顺序组成;S2,电解条件:电解槽三个单元槽中采用被覆了PdO系列的钛板作为阳极,用316不锈钢板作为阴极,室温23℃,循环电解水量0.5m3,极间流速为90cm/s,极间距为0.6mm;S3,制备电解水:采用无隔膜电解装置电解浓度为2g/L的氯化钠溶液3分钟,得到ACC为27mg/L,PH值为8.0的电解水。S4,调节PH值:往S3中制备的电解水中添加1-5%的稀盐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时刻检测溶液的PH值,当PH值达到6时停止添加,制得微酸性电解水;S5,中和剂配制:将无水磷酸氢二钠2.83g、磷酸二氢钾1.36g加入到800-1000mL的蒸馏水中,待完全溶液后,调节PH值至7.2,于125℃压力蒸汽灭菌18min备用;S6,混合:将中和剂与微酸性电解水按1:5的比例混合搅拌,搅拌温度控制在50℃,搅拌过程中在滴定氯化钠溶液,检测PH值为6,最终制备成次氯酸消毒水。实施例3: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制备器械:准备无隔膜电解装置,由过滤器、空气包、原液泵、气体分离器和电解槽组成,电解槽中产生的氢气由气体分离器排出室外,电解槽按分离板、填料、阴极板、垫片、阳极板的顺序组成;S2,电解条件:电解槽三个单元槽中采用被覆了PdO系列的钛板作为阳极,用316不锈钢板作为阴极,室温25℃,循环电解水量1m3,极间流速为100cm/s,极间距为0.9mm;S3,制备电解水:采用无隔膜电解装置电解浓度为3g/L的氯化钠溶液4分钟,得到ACC为30mg/L,PH值为8.8的电解水。S4,调节PH值:往S3中制备的电解水中添加1-5%的稀盐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时刻检测溶液的PH值,当PH值达到6.3时停止添加,制得微酸性电解水;S5,中和剂配制:将无水磷酸氢二钠2.83g、磷酸二氢钾1.36g加入到1000mL的蒸馏水中,待完全溶液后,调节PH值至7.2,于130℃压力蒸汽灭菌20min备用;S6,混合:将中和剂与微酸性电解水按1:5的比例混合搅拌,搅拌温度控制在60℃,搅拌过程中在滴定氯化钠溶液,检测PH值为6.5,最终制备成次氯酸消毒水。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极板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准备制备器械:准备无隔膜电解装置,由过滤器、空气包、原液泵、气体分离器和电解槽组成,电解槽中产生的氢气由气体分离器排出室外,电解槽按分离板、填料、阴极板、垫片、阳极板的顺序组成;/nS2,电解条件:电解槽三个单元槽中采用被覆了PdO系列的钛板作为阳极,用316不锈钢板作为阴极,室温20-25℃,循环电解水量0.05-1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氯酸消毒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制备器械:准备无隔膜电解装置,由过滤器、空气包、原液泵、气体分离器和电解槽组成,电解槽中产生的氢气由气体分离器排出室外,电解槽按分离板、填料、阴极板、垫片、阳极板的顺序组成;
S2,电解条件:电解槽三个单元槽中采用被覆了PdO系列的钛板作为阳极,用316不锈钢板作为阴极,室温20-25℃,循环电解水量0.05-1m3,极间流速为80-100cm/s,极间距为0.5-0.9mm;
S3,制备电解水:采用无隔膜电解装置电解浓度为1-3g/L的氯化钠溶液2-4分钟,得到ACC为25-30mg/L,PH值为7.6-8.8的电解水。
S4,调节PH值:往S3中制备的电解水中添加1-5%的稀盐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时刻检测溶液的PH值,当PH值达到5.5-6.3时停止添加,制得微酸性电解水;
S5,中和剂配制:将无水磷酸氢二钠2.83g、磷酸二氢钾1.36g加入到800-1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龙徐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沃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