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克华专利>正文

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386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由转化乳液和钝化液搭配组合使用;转化乳液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制成:去离子水45‑50%,明胶3‑5%,羟甲基纤维素钠0.5‑1.5%,工业磷酸20‑28%,氧化铝2‑5%,水性乳液8‑15%,氨基磺酸4‑7%,草酸1‑3%,氯化锌1‑2%,氯化锰0.5‑1.5%,六次甲基四胺2.5‑5%;钝化液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制成:去离子水45‑55%,柠檬酸2‑3%,聚乙二醇5‑10%,三乙醇胺硼酸酯5‑10%,葡萄糖12‑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15%;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除锈效果好,能增强油漆附着力,提高防锈和抗腐蚀能力。

A rust conversion coating solution for steel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表面除锈防腐剂,具体涉及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
技术介绍
每年全世界因金属(钢铁)表面生锈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是无法估算的,据统计锈蚀造成的损失占全世界钢铁总产量的10%-20%,我国每年因钢铁锈蚀造成的损失高达150亿人民币。因此,金属表面除锈防腐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金属表面除锈防腐处理方法众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金属表面除锈防腐剂。现有的金属表面除锈防腐剂尽管在除锈防腐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除锈不彻底,油漆与除锈后的表面附着力不强,容易起皱、鼓泡,容易二次生锈,导致金属(钢铁)的防锈和抗腐蚀能力不高。为了获得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涂装前必须把钢材上的铁锈清除干净,否则会由于铁锈的不断膨胀导致漆膜的防腐效果很差,因此,钢铁的除锈处理是涂装的重要工艺,对防腐涂装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铁锈纵向分3层:面层浮锈Fe2O3,中层粒锈FeOnH2O,底锈FeOnH2O[Fe(OH)2]3。面层浮锈较疏松,而底层锈蚀较紧密,是活性的正在发生锈蚀的。在疏松、惰性的浮锈上涂漆,得不到良好的附着;去除浮锈在底锈上涂漆,由于它是活性的,发生电化学腐蚀继续反应。因此,在涂覆时应首先去除上层疏松的锈蚀,然后再将其涂覆在底层的锈蚀上,这样可以使锈蚀呈稳定状态,有很好的附着,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锈除锈作用。现如今许多大型建筑、桥梁、船舶等复杂的钢结构构件在维修过程中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难以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只能采用手工或电动工具进行除锈,但是除锈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困难、费用巨大。目前,国内钢结构防腐依然沿用喷砂后进行涂装的老工艺,但工艺上存在复杂结构件死角、粉尘污染、噪声污染、成本高等缺点。为此,国内外都进行了铁锈转化底漆的广泛研究,已经形成商品化的产品也很多,但大部分效果不理想,简单配方常采用常温磷化液、硅溶胶、有机酸等单独或复配使用,这类产品对钢铁锈蚀的转化性能较差,成膜能力也较差。还有选用聚乙烯醇丁醛等水溶性树脂拼入磷酸和有机酸,该配方储存稳定性查,长期保存有白色沉淀析出,树脂的性能差,在室外防腐及抵御紫外线的能力不理想。2000年08月30日,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264754A,具体公开了一种铁锈转化剂,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该转化剂是一种以磷酸为主,以水为溶剂,并含有有机酸、催化剂、防锈剂、缓蚀剂、活性剂、渗透剂和铁合金粉所组成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具体化学成份为(重量%):磷酸(H3P04,85%)为35-50%,有机酸为8-10%,自来水为35-45%,催化剂为1.0-2.0%,防锈剂为0.2-0.8%,缓蚀剂为0.05-0.5%,活性剂为0.01-1.0%,渗透剂为0.05-2.0%,铁合金粉为4-9%。所述催化剂应该是MnC03、ZnC03、ZnO中的任意一种组份。所述缓蚀剂是苯甲酸钠、酒石酸和柠檬酸中的任意一种组份。2013年01月16日,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877075A,公开了一种钢铁表面的除油除锈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水70-100份、磷酸5-10份、草酸3-6份、柠檬酸2-4份、六次甲基四胺1-2份、盐酸2-4份、冰醋酸3-5份、聚乙烯醇3-4份、环氧乙烷2-3份、乙二醛1-2份、硬酯酸镁2-3份、甘油2-4份、硫脲2-4份、钼酸铵2-4份、聚天冬氨酸1-2份、EDTA-Na22-4份、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1-2份、聚马来酸钠1-3份、羟基乙叉二磷酸2-3份、表面活性剂2-6份。2016年06月25日,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602432A,公开了一种水性纳米阻燃聚氨酯中涂漆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水性纳米阻燃聚氨酯中涂漆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分散体、颜填料、助剂、水为水性漆料组分,脂肪烃异氰酸酯为固化剂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施工时添加适量稀释剂混合而成;它由以下原料和步骤制成:(1)水性纳米色浆的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pH稳定剂0.10-0.30份,润湿剂0.80-1.20份,增稠剂0.15-0.25份,颜填料38.0-45.0份,分散剂0.90-1.50份,消泡剂0.20-0.30份,纳米助剂2.00-4。00份,稀释剂10.0-15.0份,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40.0-48.0份;其中,pH稳定剂为二乙醇胺、AMP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分散剂为含颜料亲和基团的嵌段共聚物、结构化丙烯酸共聚物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润湿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包括破泡聚合物和聚硅氧烷;增稠剂为气相二氧化硅与聚氨酯缔合剂混合物;纳米助剂为水性纳米氧化铝或表面改性二氧化硅颗粒;颜填料为钛白粉、滑石粉、硫酸钡、聚磷酸铵、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和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为含羟基官能团聚丙烯酸水性乳液;稀释剂为自制去离子水;(2)水性漆料的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性纳米色浆90.0~96.0份,流平剂0.30~0.50份,缓蚀剂0.50~1.00份,增稠剂0.10~0.20份,稀释剂3.0~7.0份;其中,流平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增稠剂为气相二氧化硅与聚氨酯缔合剂混合物;缓蚀剂为不含亚硝酸盐类改性锌鳌和物;稀释剂为去离子水;(3)组成水性固化剂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脂肪烃异氰酸酯A35.0~40.0份,脂肪烃异氰酸酯B35.0~40.0份,助溶剂20.0~30.0份;其中,脂肪烃异氰酸酯A为亲水性六亚甲基二异异氰酸酯的脂肪族聚异氰酸酯;脂肪烃异氰酸酯B为亲油性六亚甲基二异异氰酸酯的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助溶剂为醚酯类或酮醇类溶剂。所述的各步骤为:(一)水性纳米色浆的制备:将上述水性纳米色浆中的9种原料按上述重量配比,在室温下投入移动拉缸中,进行搅拌、浸泡、预分散后制成粗色浆,再用气泵将其泵入砂磨机中研磨至细度≤20微米,即成水性纳米色浆;(二)水性漆料的制备:将步骤(一)制出的水性纳米色浆与流平剂、增稠剂、缓蚀剂和稀释剂4种原料,按上述重量配比,投入到调色缸中进行调色,充分搅拌均匀后,进行过滤,除去机械杂质,即制成水性漆料;用塑料桶包装待用;(三)水性固化剂的制备:将脂肪烃异氰酸酯、助溶剂按上述比例置于容器中进行搅拌,分散均匀后,经过滤产出固化剂,用塑料桶包装待用;(四)水性纳米阻燃聚氨酯中涂漆的制备:在使用时,将水性漆料与水性固化剂按8: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再添加去离子水调节至施工粘度,即成水性纳米阻燃聚氨酯中涂漆。上述的转化剂、除油除锈剂、锈蚀转化乳液、涂漆等,均是用磷酸或磷酸盐与钢材表面锈层发生反应,使其转化成稳定的保护膜层,但不能将有害的铁锈转化成有益钢铁表面防腐的膜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在化锈过程中所产生的防锈膜层呈微观网状结构,有利于油漆分子渗入其中牢固结合,具有使用方便,除锈效果好,能增强油漆附着力,提高防锈和抗腐蚀能力。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由转化乳液和钝化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由转化乳液和钝化液搭配组合使用;其特征在于,转化乳液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制成:/n去离子水45-50%,明胶3-5%,羟甲基纤维素钠0.5-1.5%,工业磷酸20-28%,氧化铝2-5%,水性乳液8-15%,氨基磺酸4-7%,草酸1-3%,氯化锌1-2%,氯化锰0.5-1.5%,六次甲基四胺2.5-5%;/n按上述的配比,取去离子水加入明胶、羟甲基纤维素钠浸泡溶解得A液备用;在工业磷酸中加入氧化铝溶解得B液备用,余留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水性乳液、氨基磺酸、草酸、氯化锌和氯化锰;待原料充分溶解反应后加入B液继续搅拌约30分钟,然后加入六次甲基四搅拌30分钟,最后加入A液搅拌60分钟后停机,经60目筛过滤后转化乳液;用塑料桶包装待用;/n钝化液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制成:/n去离子水45-55%,柠檬酸2-3%,聚乙二醇5-10%,三乙醇胺硼酸酯5-10%,葡萄糖12-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15%;/n取上述原料比例置于容器中,65℃恒温条件下,进行搅拌,分散均匀后,冷却至室温;经过滤产出钝化液,用塑料桶包装待用;/n使用时,先将转化乳液对钢铁表面施工,可以采用常规的刷涂、抹涂方式进行;控制涂层厚度0.2-1.5mm;2小时后,将钝化液覆盖在转化乳液涂表面,也采用常规的刷涂、抹涂、喷涂或浸涂方式进行;控制涂层厚度0.5-1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由转化乳液和钝化液搭配组合使用;其特征在于,转化乳液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制成:
去离子水45-50%,明胶3-5%,羟甲基纤维素钠0.5-1.5%,工业磷酸20-28%,氧化铝2-5%,水性乳液8-15%,氨基磺酸4-7%,草酸1-3%,氯化锌1-2%,氯化锰0.5-1.5%,六次甲基四胺2.5-5%;
按上述的配比,取去离子水加入明胶、羟甲基纤维素钠浸泡溶解得A液备用;在工业磷酸中加入氧化铝溶解得B液备用,余留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水性乳液、氨基磺酸、草酸、氯化锌和氯化锰;待原料充分溶解反应后加入B液继续搅拌约30分钟,然后加入六次甲基四搅拌30分钟,最后加入A液搅拌60分钟后停机,经60目筛过滤后转化乳液;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克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