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板材磷化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
,具体地说是一种铝合金板材磷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换膜处理,主要应用于钢铁表面磷化,有色金属件也可应用磷化,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作用。在多数小型工厂内,磷化处理通常是由工人用粘有稀释磷化液的刷子对板材进行磷化处理,由于稀释液中含有大量水分,所以磷化操作后还需对板材进行长时间的风干处理,才能够进行后续的喷漆操作,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进行磷化处理时,磷化液中含有的有害气体还会对工人身体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铝合金板材磷化处理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铝合金板材磷化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开口朝前且左右均与外界相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后端壁内设置有开口朝前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工作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板材磷化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开口朝前且左右均与外界相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后端壁内设置有开口朝前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工作腔的上端壁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上毛刷腔,所述上毛刷腔的后侧设置有输出腔,所述输出腔内设置有磷化装置,所述输出腔的上方设置有中间腔,所述中间腔的左侧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的下端壁右侧安装有水泵,所述中间腔的右侧设置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风干装置,所述活塞腔的下端壁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压缩腔,所述输出腔的后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移动腔后侧的带轮腔,所述工作腔的下端壁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下毛刷腔,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板材磷化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开口朝前且左右均与外界相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后端壁内设置有开口朝前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工作腔的上端壁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上毛刷腔,所述上毛刷腔的后侧设置有输出腔,所述输出腔内设置有磷化装置,所述输出腔的上方设置有中间腔,所述中间腔的左侧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的下端壁右侧安装有水泵,所述中间腔的右侧设置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风干装置,所述活塞腔的下端壁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压缩腔,所述输出腔的后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移动腔后侧的带轮腔,所述工作腔的下端壁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下毛刷腔,所述下毛刷腔的前侧设置有齿轮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铝合金板材磷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磷化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输出腔前端壁内的上转轴,所述上转轴的前端延伸至所述上毛刷腔内且转动设置于所述上毛刷腔前端壁内,所述上毛刷腔内转动设置有固定在所述上转轴上的上毛刷轮,所述上转轴的右端与固定在所述上毛刷腔前端壁内的主电机左端动力连接,所述上转轴的后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后端固定有转动设置于所述输出腔后端壁内的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带轮腔内且固定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上安装有皮带,所述主动带轮的下方设置有通过所述皮带连接的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的前端固定有转动设置于所述带轮腔前端壁内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齿轮腔内且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上端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后端固定有转动设置于所述齿轮腔后端壁内的下转轴,所述下转轴的后端延伸至所述下毛刷腔内且转动设置于所述下毛刷腔后端壁内,所述下毛刷腔内转动设置有固定在所述下转轴上的下毛刷轮,所述水泵的下端安装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分别与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上端壁内且位于所述上毛刷轮左侧的上喷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下端壁内且位于所述下毛刷轮左侧的下喷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铝合金板材磷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风干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上端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端固定有转动设置于所述输出腔上端壁内的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中间腔内且固定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根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