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分簇算法的物体追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375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体追踪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分簇算法的物体追踪装置,解决了目前的追踪装置无法有效的进行携带使用,实用性能较低,同时在携带后不能有效拿出进行使用,也给使用带来了一些不便的问题,其包括放置包,所述放置包的一侧缝合有背部防护垫层,背部防护垫层两侧的底部均缝合有连接头,背部防护垫层两侧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套管和连接环,两个连接头之间缝合有背带,背带贯穿第一套管,且背带的表面设有连接扣,连接扣的一端与连接环活动相连接;本物体追踪装置能够有效的进行携带使用,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时本物体追踪装置的携带方式多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

An object tracking device based on dynamic clustering algorith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分簇算法的物体追踪装置
本技术属于物体追踪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动态分簇算法的物体追踪装置。
技术介绍
超密集组网就是通过更加密集化的无线网络部署,将站间距离缩短,使其站点密度大大增加,从而提高频谱复用率、用户体验速率和单位面积的网络容量;然而,超密集组网在会产生更多的小区边缘用户,这些小区边缘用户将因此性能严重下降;合适的协作簇可以降低小区间的干扰,不会在超密集网络中带来更多的信号处理的计算复杂度和能量消耗,但是却能避免严重的用户间干扰,达到提升系统容量的目的,因此,分簇变得十分重要。在对动态分簇算法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时,目前的追踪装置无法有效的进行携带使用,实用性能较低,同时在携带后不能有效拿出进行使用,也给使用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动态分簇算法的物体追踪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追踪装置无法有效的进行携带使用,实用性能较低,同时在携带后不能有效拿出进行使用,也给使用带来了一些不便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态分簇算法的物体追踪装置,包括放置包(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包(1)的一侧缝合有背部防护垫层(2),背部防护垫层(2)两侧的底部均缝合有连接头(3),背部防护垫层(2)两侧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套管(4)和连接环(5),两个连接头(3)之间缝合有背带(6),背带(6)贯穿第一套管(4),且背带(6)的表面设有连接扣(7),连接扣(7)的一端与连接环(5)活动相连接,放置包(1)的顶部缝合有提手带(8),放置包(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形安装槽板(9),U形安装槽板(9)的内侧安装有追踪本体(10),U形安装槽板(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魔术公贴(11),追踪本体(10)的一侧设有魔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分簇算法的物体追踪装置,包括放置包(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包(1)的一侧缝合有背部防护垫层(2),背部防护垫层(2)两侧的底部均缝合有连接头(3),背部防护垫层(2)两侧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套管(4)和连接环(5),两个连接头(3)之间缝合有背带(6),背带(6)贯穿第一套管(4),且背带(6)的表面设有连接扣(7),连接扣(7)的一端与连接环(5)活动相连接,放置包(1)的顶部缝合有提手带(8),放置包(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形安装槽板(9),U形安装槽板(9)的内侧安装有追踪本体(10),U形安装槽板(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魔术公贴(11),追踪本体(10)的一侧设有魔术母贴(12),U形安装槽板(9)和追踪本体(10)之间通过魔术公贴(11)和魔术母贴(12)活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分簇算法的物体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包(1)包括容纳包体(101)、包盖(102)和拉链(103),容纳包体(101)和包盖(102)之间通过拉链(103)相连接,且容纳包体(101)和包盖(102)的一端之间通过缝合相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彦霞刘欣何华杜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邮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