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菌株、构建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34300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所述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是敲除了柠檬酸转运蛋白基因cexA,并过表达了黑曲霉来源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mstC、己糖激酶基因hxkA、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和丙酮酸激酶基因pkiA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本发明专利技术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生产苹果酸的效率显著提高,经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第八天的产量达到195.72~210g/L,苹果酸对葡萄糖的转化率达到1.59~1.64mol/mol,发酵周期较出发菌株缩短一天,由原来的9天缩短至8天。为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苹果酸提供了优良菌种。

A high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malic acid by Aspergillus niger strain,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菌株、构建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尤其是一株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菌株、构建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黑曲霉作为重要的细胞工厂用于有机酸的发酵生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不仅是GRAS(generallyregardedsafe)菌株,而且能够利用廉价的碳源。L-苹果酸,又名2-羟基丁二酸,主要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在食品行业,L-苹果酸主要用作食品酸味剂,与柠檬酸相比,具有味道柔和、酸度大,滞留时间长等特点,且不损害口腔牙齿、不积累脂肪,成为一种低热量的国际食品界公认的安全性食品酸味剂,是目前世界食品行业中用量最大和发展前景较好的有机酸之一。在医药行业,L-苹果酸被用于治疗肝病、贫血、尿毒症等多种疾病。而且由于L-苹果酸在代谢上利于氨基酸的吸收,常被配入复合氨基酸注射液中。由于L-苹果酸酸味刺激效果优于柠檬酸,而且因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者对化学合成产品持谨慎和怀疑态度,因此发酵生产的天然产品L-苹果酸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应用范围在扩大,并且美国FDA禁止在食品中使用DL-苹果酸,又限制了柠檬酸在儿童、老年食品中的应用,所以近几年来L-苹果酸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已逐渐取代柠檬酸,因此,国际市场上对L-苹果酸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当前,应用黑曲霉发酵生产苹果酸存在生产效率低,发酵生产周期长且副产物柠檬酸积累较高等问题,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且后续复杂的苹果酸分离纯化工艺,因此,构建一种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菌株,以提高苹果酸的生产效率、缩短发酵周期并消除副产物十分必要。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相关的公开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株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菌株、构建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株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基因工程菌株,所述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是敲除了柠檬酸转运蛋白基因cexA,并过表达了黑曲霉来源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mstC、己糖激酶基因hxkA、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和丙酮酸激酶基因pkiA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而且,所述基因cexA序列在NCBI-GeneID是4989494,所述基因mstC序列在NCBI-GeneID是4978840,所述hxkA基因在NCBI-GeneID是4979978,所述基因pfkA序列在NCBI-GeneID是4989727,所述基因pkiA序列在NCBI-GeneID是4982167。如上所述的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步骤如下:⑴消除副产物柠檬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步骤1,构建基因cexA敲除质粒:以野生型黑曲霉ATCC1015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反应分别扩增获得基因cexA的上游和下游同源重组序列片段;将所述基因cexA的上下游同源重组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594,构建基因cexA敲除质粒pLH623;步骤2,cexA基因敲除菌株的获得:将所述质粒pLH623转化至宿主菌株S575,经转化子筛选和潮霉素抗性基因重组获得cexA基因敲除菌株S895;⑵高效生产L-苹果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步骤1,构建mstC基因过表达质粒:以野生型黑曲霉ATCC1015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基因mstC序列片段;将所述基因mstC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509,构建基因mstC过表达质粒pLH684;所述基因mstC由黑曲霉丙酮酸激酶基因启动子PpkiA控制,所述启动子PpkiA序列为SEQNO.4,长度为1035bp;步骤2,mstC基因过表达菌株的获得:将所述质粒pLH684转化至cexA基因敲除菌株S895,经转化子筛选和潮霉素抗性基因重组获得mstC基因过表达菌株S1006;步骤3,构建pfkA基因过表达质粒:以野生型黑曲霉ATCC1015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基因pfkA序列片段;将所述基因pfkA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454,构建基因pfkA过表达质粒pLH473;所述基因pfkA由黑曲霉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启动子PgpdA控制;步骤4,构建hxkA基因过表达质粒:以野生型黑曲霉ATCC1015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基因hxkA序列片段;将所述基因hxkA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509,构建基因hxkA过表达质粒pLH667;所述基因hxkA由黑曲霉丙酮酸激酶基因启动子PpkiA控制;步骤5,构建pfkA基因及hxkA基因组合过表达质粒:分别以pfkA基因过表达质粒pLH473及hxkA基因过表达质粒pLH667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PgpdA-pfkA-Ttrpc序列片段和PpkiA-hxkA-Ttrpc序列片段;将所述PgpdA-pfkA-Ttrpc序列片段和PpkiA-hxkA-Ttrpc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331,构建pfkA基因及hxkA基因组合过表达质粒pLH727;步骤6,cexA基因敲除且mstC、hxkA和pfkA基因过表达菌株的获得:将所述质粒pLH727转化至cexA基因敲除且mstC基因过表达菌株S1006,经转化子筛选和潮霉素抗性基因重组获得cexA基因敲除且mstC、hxkA和pfkA基因过表达菌株S1078;步骤7,构建pkiA基因过表达质粒:以野生型黑曲霉ATCC1015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基因pkiA序列片段;将所述基因pkiA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509,构建基因hxkA过表达质粒pLH683;所述基因pkiA由黑曲霉丙酮酸激酶基因启动子PpkiA控制;步骤8,cexA基因敲除且mstC、hxkA、pfkA和pkiA基因过表达菌株的获得:将所述质粒pLH683转化至cexA基因敲除且mstC、hxkA和pfkA基因过表达菌株S1078,经转化子筛选和潮霉素抗性基因重组获得cexA基因敲除且mstC、hxkA、pfkA和pkiA基因过表达菌株S1149,即得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而且,所述载体pLH594的构建方法如下:合成双丙氨膦抗性基因Bar基因,然后将bar基因序列同时与经EcoRⅠ/BamHⅠ双酶切线性化后的出发载体pLH577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获得质粒pLH593;以质粒pLH593为模板,经PCR扩增黑曲霉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启动子PgpdA、双丙氨膦抗性基因Bar和构巢曲霉色氨酸合成基因C终止子Ttrpc序列;然后将PgpdA启动子、bar基因和Ttrpc终止子序列同时与经KpnI/EcoRI双酶切线性化后的出发载体pLH334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获得质粒pLH594。而且,所述载体pLH509的构建方法如下:分别以黑曲霉和构巢曲霉基因组为模板,经PCR扩增黑曲霉丙酮酸激酶基因启动子PpkiA和构巢曲霉色氨酸合成基因C终止子Ttr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是敲除了柠檬酸转运蛋白基因cexA,并过表达了黑曲霉来源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mstC、己糖激酶基因hxkA、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和丙酮酸激酶基因pkiA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是敲除了柠檬酸转运蛋白基因cexA,并过表达了黑曲霉来源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mstC、己糖激酶基因hxkA、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和丙酮酸激酶基因pkiA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cexA序列在NCBI-GeneID是4989494,所述基因mstC序列在NCBI-GeneID是4978840,所述hxkA基因在NCBI-GeneID是4979978,所述基因pfkA序列在NCBI-GeneID是4989727,所述基因pkiA序列在NCBI-GeneID是498216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⑴消除副产物柠檬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步骤1,构建基因cexA敲除质粒:以野生型黑曲霉ATCC1015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反应分别扩增获得基因cexA的上游和下游同源重组序列片段;将所述基因cexA的上下游同源重组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594,构建基因cexA敲除质粒pLH623;
步骤2,cexA基因敲除菌株的获得:将所述质粒pLH623转化至宿主菌株S575,经转化子筛选和潮霉素抗性基因重组获得cexA基因敲除菌株S895;
⑵高效生产L-苹果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步骤1,构建mstC基因过表达质粒:以野生型黑曲霉ATCC1015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基因mstC序列片段;将所述基因mstC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509,构建基因mstC过表达质粒pLH684;所述基因mstC由黑曲霉丙酮酸激酶基因启动子PpkiA控制,所述启动子PpkiA序列为SEQNO.4,长度为1035bp;
步骤2,mstC基因过表达菌株的获得:将所述质粒pLH684转化至cexA基因敲除菌株S895,经转化子筛选和潮霉素抗性基因重组获得mstC基因过表达菌株S1006;
步骤3,构建pfkA基因过表达质粒:以野生型黑曲霉ATCC1015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基因pfkA序列片段;将所述基因pfkA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454,构建基因pfkA过表达质粒pLH473;所述基因pfkA由黑曲霉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启动子PgpdA控制;
步骤4,构建hxkA基因过表达质粒:以野生型黑曲霉ATCC1015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基因hxkA序列片段;将所述基因hxkA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509,构建基因hxkA过表达质粒pLH667;所述基因hxkA由黑曲霉丙酮酸激酶基因启动子PpkiA控制;
步骤5,构建pfkA基因及hxkA基因组合过表达质粒:分别以pfkA基因过表达质粒pLH473及hxkA基因过表达质粒pLH667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PgpdA-pfkA-Ttrpc序列片段和PpkiA-hxkA-Ttrpc序列片段;将所述PgpdA-pfkA-Ttrpc序列片段和PpkiA-hxkA-Ttrpc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331,构建pfkA基因及hxkA基因组合过表达质粒pLH727;
步骤6,cexA基因敲除且mstC、hxkA和pfkA基因过表达菌株的获得:将所述质粒pLH727转化至cexA基因敲除且mstC基因过表达菌株S1006,经转化子筛选和潮霉素抗性基因重组获得cexA基因敲除且mstC、hxkA和pfkA基因过表达菌株S1078;
步骤7,构建pkiA基因过表达质粒:以野生型黑曲霉ATCC1015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基因pkiA序列片段;将所述基因pkiA序列片段克隆到载体pLH509,构建基因hxkA过表达质粒pLH683;所述基因pkiA由黑曲霉丙酮酸激酶基因启动子PpkiA控制;
步骤8,cexA基因敲除且mstC、hxkA、pfkA和pkiA基因过表达菌株的获得:
将所述质粒pLH683转化至cexA基因敲除且mstC、hxkA和pfkA基因过表达菌株S1078,经转化子筛选和潮霉素抗性基因重组获得cexA基因敲除且mstC、hxkA、pfkA和pkiA基因过表达菌株S1149,即得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pLH594的构建方法如下:
合成双丙氨膦抗性基因Bar基因,然后将bar基因序列同时与经EcoRⅠ/BamHⅠ双酶切线性化后的出发载体pLH577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获得质粒pLH593;
以质粒pLH593为模板,经PCR扩增黑曲霉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启动子PgpdA、双丙氨膦抗性基因Bar和构巢曲霉色氨酸合成基因C终止子Ttrpc序列;然后将PgpdA启动子、bar基因和Ttrpc终止子序列同时与经KpnI/EcoRI双酶切线性化后的出发载体pLH334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获得质粒pLH59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生产苹果酸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徐永学徐晴黄和曹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