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将各种生物、化学或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分离、反应及检测等基本操作集成在几平方厘米到几十平方厘米的芯片之上的一种技术,由于其具有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小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化检测、核酸扩增、免疫分析、细胞分选、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专利文献1(CN103831140A)提出一种基于离心驱动的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装置,解决了液体自动精确定量分散、物理隔离问题,通过将扩增引物预埋于多个反应池,实现了多指标并行检测,但仍需前置的核酸提取,扩增反应所需试剂外置。专利文献2(CN205797240U)提出了一种设置有样品池、混合池与多个反应池的集成反应单元,整合了生物颗粒裂解、核酸提取、扩增试剂预存、液体定量分配,实现了简单样本中多指标核酸检测的全流程整合。但由于不具备核酸纯化功能,该装置不能处理复杂样本,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专利文献3(CN103403521B)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100),所述反应器(100)包括至少一个加样单元(1)、至少一个液体控释单元(2)、至少一个萃取单元(3)、至少一个液体控切单元(4)、至少一个液体收纳单元(5)、至少一个液体中转单元(6)、至少一个液体控流单元(7)、至少一个液体定量分散单元(8)和多个反应池(9);/n上述各单元通过流道按照预设顺序连通,其中,所述加样单元(1)及所述液体控释单元(2)分别连通于所述萃取单元(3)的上游,所述萃取单元(3)的下游连通所述液体控切单元(4),所述液体控切单元(4)的下游分别连接所述液体收纳单元(5)和所述液体中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100),所述反应器(100)包括至少一个加样单元(1)、至少一个液体控释单元(2)、至少一个萃取单元(3)、至少一个液体控切单元(4)、至少一个液体收纳单元(5)、至少一个液体中转单元(6)、至少一个液体控流单元(7)、至少一个液体定量分散单元(8)和多个反应池(9);
上述各单元通过流道按照预设顺序连通,其中,所述加样单元(1)及所述液体控释单元(2)分别连通于所述萃取单元(3)的上游,所述萃取单元(3)的下游连通所述液体控切单元(4),所述液体控切单元(4)的下游分别连接所述液体收纳单元(5)和所述液体中转单元(6),所述液体中转单元(6)通过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连通下游的所述液体定量分散单元(8),所述液体定量分散单元(8)与下游的多个所述反应池(9)之间通过多个梳齿分支管道(7402)一一对应连通;
当所述反应器(100)绕芯片旋转轴旋转时,所述反应器(100)内的液体能够在离心力或表面张力或离心力与表面张力共同驱使下通过各个流道由上游单元流向下游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预扩增单元,所述加样单元(1)包括加样口(11)和加样腔,所述加样腔为裂解单元(12),所述裂解单元(12)连通于所述加样口(11)的下游,所述裂解单元(12)的下游通过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连通于所述萃取单元(3),所述预扩增单元连接于所述液体控切单元(4)和所述液体中转单元(6)之间,所述预扩增单元包括预扩增池(91)以及位于所述预扩增池(91)上游的一组或多组并联的定量池(82),所述预扩增池(91)内设有干燥的预扩增试剂,所述定量池(82)的上游与所述液体控切单元(4)的一个出口相连,所述定量池(82)的下游通过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连接所述预扩增池(91);
所述液体中转单元(6)包括中空腔室(61)、产物转移定量单元、混合腔室(66),所述预扩增单元的下游通过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连通所述中空腔室(61),所述中空腔室(61)的下游连接所述产物转移定量单元,所述产物转移定量单元通过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连接所述混合腔室(66),所述混合腔室(66)的下游通过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连通下游的所述液体定量分散单元(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物转移定量单元包括中转腔室(63)和产物定量腔室(64),所述中转腔室(63)与芯片旋转中心(10)的距离小于所述中空腔室(61)与芯片旋转中心(10)的距离,所述中空腔室(61)的底端出口通过液体转移通道(62)连接于所述中转腔室(63)的顶端,所述中转腔室(63)的下游连通所述产物定量腔室(64),所述产物定量腔室(64)的下游通过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连通所述混合腔室(6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物转移定量单元包括位于所述中空腔室(61)下游的产物定量腔室(64)以及与所述产物定量腔室(64)并联的产物溢流腔室(65),所述中空腔室(61)的下游通过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连接所述产物定量腔室(64),所述产物定量腔室(64)的下游通过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连接所述混合腔室(6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物转移定量单元包括蛇形管道(67),所述蛇形管道(67)与芯片旋转中心(10)的距离小于所述中空腔室(61)与芯片旋转中心(10)的距离,所述中空腔室(61)的底端出口通过液体转移通道(62)连接于所述蛇形管道(67)的顶端,所述蛇形管道(67)的底端出口连通所述混合腔室(6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单元(12)与部分所述液体控释单元(2)在芯片径向上重叠,并且所述裂解单元(12)位于所述液体控释单元(2)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控释单元(2)包括开设于所述反应器(100)上的导流槽(2102)和密封覆盖于所述导流槽(2102)上方的用于储存液体的可压缩的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包括位于所述反应器(100)外侧的韧性上盖(2101)以及位于所述韧性上盖(2101)和所述导流槽(2102)之间的脆性底托(2103),所述脆性底托(2103)封堵于所述导流槽(2102)的上端开口并且与所述韧性上盖(2101)包围形成用于储存液体的密闭腔体,所述脆性底托(2103)的断裂强度小于所述韧性上盖(2101)的断裂强度,当所述脆性底托(2103)受到的液体压力大于等于自身的断裂强度时,所述脆性底托(2103)发生破裂并将所述储液容器和所述导流槽(210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2102)内侧还固定有承压台(2104),所述承压台(2104)的上端设有切割刃,所述切割刃抵接于所述脆性底托(2103)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控释单元(2)包括开设于所述反应器(100)上的导流通道(2205)和密封覆盖于所述导流通道(2205)上方的滑动储液单元,所述滑动储液单元包括两端开放的筒状的滑动室(2202),所述滑动室(2202)的下端开口包围所述导流通道(2205)的上端开口并且密封连接于所述反应器(100)表面,所述滑动室(2202)内设置有沿其内壁上下滑动的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筒(2201),所述储液筒(2201)的外周与所述滑动室(2202)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室(2202)的上端开口设有限制所述储液筒(2201)滑出的限位结构,所述储液筒(2201)的底部为密封膜(2203),所述导流通道(2205)的上端开口一侧固定有位于所述密封膜(2203)下方的用于刺破所述密封膜(2203)的刺锥(22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2201)与所述滑动室(2202)的配合面为圆柱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控释单元(2)包括储液腔和连接于所述储液腔下游的一个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单元(1)与所述萃取单元(3)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全流程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控流单元(7)为旋转通断组件,所述旋转通断组件包括固定壳体(7101)、底座(7102)和圆柱形的转子(7104),所述固定壳体(7101)为两端开放的筒状壳体,所述固定壳体(7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白亮,陈翔,郭腾飞,周鑫颖,程京,文飞,王亚南,郑隆堂,刘鹏,李宝连,徐友春,庄斌,邢婉丽,
申请(专利权)人: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