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4207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主剂100重量份,增韧剂100重量份,交联剂6‑12重量份,分散介质水2000重量份;制备方法如下:(1)将主剂、增韧剂和分散介质水按配比混合,用高压均质机,在30MPa压力和0.5MPa的乳化力作用下,均质乳化10分钟;接着在85℃下搅拌30 min,充分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2)将6‑12份的交联剂溶于10g水中并滴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超声30 min,然后在50℃下搅拌1h至均匀;(3)将超声后的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的模具中,放入45℃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即得预成品;(4)将预成品放入相对湿度为45‑50%的干燥器中进行调湿,最终获得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

A self repairing, high strength and antibacterial soybean protein membra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机械、热、化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相应损伤,在结构内部形成许多微裂纹,这些微裂纹将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缩短材料的使用期限,甚至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受生物体伤口愈合的启发,自修复材料能够对材料结构的破坏进行自我修复,显著提高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自修复材料根据修复机理的不同可分为外援型自修复和本征型自修复。外援型自修复通常是将微胶囊状或纤维状的修复剂引入材料中,通过修复剂的破裂释放以实现修复,但这种方法制备过程复杂且修复次数有限;而本征型自修复则是构建大量的可逆弱共价键或非共价键,实现材料结构本身的自我修复和多次修复,因此该修复方式将是今后自修复材料的发展趋势。然而,大部分自修复材料由于结构本身的动态可逆性和粘弹性,往往导致力学性能的下降。因此,如何实现自修复功能的同时保证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包括以主剂、增韧剂、交联剂以及分散介质水为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包括大豆分离蛋白100份, 所述增韧剂包括聚乙烯亚胺100份,所述交联剂包括无水硫酸铜6-12份,所述分散质水200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包括以主剂、增韧剂、交联剂以及分散介质水为原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包括大豆分离蛋白100份,所述增韧剂包括聚乙烯亚胺100份,所述交联剂包括无水硫酸铜6-12份,所述分散质水20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含量为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亚胺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0,固含量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还包括氯化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质水包括蒸馏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所述的可自修复、高强度、抗菌大豆蛋白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主剂、增韧剂和分散介质水按配比混合,用高压均质机,在30MPa压力和0.5MPa的乳化力作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枫李建章周文瑞张世峰高强张德荣张伟陈惠龚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