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09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具体涉及水产捕捞装置领域。包括支撑圈、渔网和小钢圈;所述支撑圈为材质相同的圆环:上支撑圈、下支撑圈,所述渔网分为第一渔网和第二渔网,所述上、下支撑圈与侧渔网嵌套相连,下支撑圈与底渔网嵌套相连,提网捕捞时第一渔网与第二渔网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小钢圈安装于上支撑圈,便于捕捞时迅速提起上支撑圈带动侧渔网以阻止虾蟹逃逸,也可作为改装位点增设细绳和钓竿用于垂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捕捞虾蟹效率高,完全具有传统漏网补虾蟹的优点,且更加省工、省时、便携。

An environment-friendly fishing gear for shrimps and cra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
本技术涉及捕捞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
技术介绍
小龙虾、螃蟹、泥鳅等水产品都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因其肉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对虾蟹进行大量捕捞时通常采用补虾笼或捕虾网,但对虾蟹的捕捞量不是很大时,或是在虾蟹种群密度不高的水域,对虾蟹捕捞时利用捕虾笼或捕虾网捕捉虾蟹就很不方便,对于大众捕捞者缺乏一种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休闲娱乐型捕捞渔具。目前已有地笼和钓具两类小型虾蟹捕捞渔具,地笼吸引虾蟹进入后可有效阻止虾蟹逃出,但捕捞时间过长甚至过夜捕捞,缺乏捕钓虾蟹的休闲娱乐性。也有钓具如专利技术专利CN107148952介绍了“一种小龙虾钓具”,然而不仅对蟹类捕捉成功率低,而且设备复杂、寿命短,且单次小龙虾捕捞量很低,费工费时。因此人们希望能够有一种定位介于地笼(专业型、大捕捞量)和钓具(体验型、单只捕捞),操作简单,方便携带且捕虾蟹成功率高,兼顾收益与休闲的捕捞、垂钓两用渔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使捕捞虾蟹时更加方便、省工、省时,较好解决传统漏网捕虾效率低的问题,同时该捕捞渔具便于设备的运输和储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包括支撑圈、渔网和小钢圈;其中:所述支撑圈由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组成,所述渔网包括第一渔网和第二渔网,上支撑圈位于下支撑圈的上方,上支撑圈内无渔网,下支撑圈内设有第二渔网,第二渔网以嵌套方式与下支撑圈相连;第一渔网的一端连接上支撑圈,第一渔网的另一端连接下支撑圈,第一渔网以嵌套方式分别与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相连,若干个小钢圈均匀分布于上支撑圈上;所述第二渔网上设有铒料网袋,所述饮料网袋内放置饵料。本技术中,所述上支撑圈、下支撑圈的材质均为铁、钢或碳钢中任一种,这类材料的质量比较大,能够拉伸底渔网使其下垂,避免底渔网卷曲或折叠而不能完全展开,影响对虾蟹的拦截效果。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均为圆环结构,且下支撑圈直径大于或等于上支撑圈。本技术中,下支撑圈直径为20-60cm。本技术中,所述饵料网袋位于第二渔网上表面中心位置,避免饵料过于靠近底渔网的边缘,缩短虾蟹的逃脱距离,使其容易逃脱。所述饵料网袋为长方体结构,短边侧面开口,开口尺寸为2.0cm-4.0cm。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渔网和第二渔网的颜色均为白色,有利于降低虾蟹对所述渔网的警惕性;第一渔网和第二渔网的网孔直径均为0.4cm-2.0cm,第二渔网高度为15cm-30cm,尺寸过大不能拦截虾蟹,尺寸过小会增大渔网在水中移动所受到的阻力;第二渔网高度为15cm-30cm。本技术中,饵料网袋的网孔直径为0.1cm-1.0cm。本技术中,所述小钢圈设置3个,套在上支撑圈上,且相邻小钢圈之间距离均等,小钢圈直径为0.2cm-1.0cm。本技术中,所述小钢圈分别通过钓绳连接八字环,八字环连接钓竿,使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实现垂钓。本技术中,所述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专用于浅水域(水深0.5-5m)捕捞虾蟹等水产(小龙虾、大闸蟹等),可下水徒手操作。本技术中,第一渔网和第二渔网可以有效拦截虾蟹向下方以及四周逃跑的方向。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方便快捷,饵料直接放置于第二渔网中心饵料袋中,再将捕捞渔具放于浅水中。虾蟹受饵料吸引而分布在第二渔网上。经过一定时间,捕捞者可借助上支撑圈上小钢圈将捕捞渔具快速提起,嵌套在上支撑圈上的第一渔网随之被提起阻挡虾蟹逃脱,捕到虾蟹的成功率很高;也可以通过外加钓绳和钓竿使捕捞渔具变为垂钓用具,满足了多场景使用。同时捕捞设备可压平,减少了空间占用,易于运输储存。通过使用此方法,捕捞虾蟹更加方便、省工、省时、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改装实施例示意图;图中标号:1-上支撑圈、2-下支撑圈、3-小钢圈、4-第一渔网、5-第二渔网、6-饵料网袋、7-饵料、8-钓绳、9-八字环、10-钓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提出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圈、渔网和小钢圈三部分。所述支撑圈包括上支撑圈1和下支撑圈2,上支撑圈1、下支撑圈2的制作材料为铁,坚固轻便,利用材料较高的质量拉伸渔网平整;下支撑圈2的直径为60cm,上支撑圈1的直径为50cm,闲置与运输时将支撑圈压紧可减小体积,且方便运输。所述渔网包括第一渔网4和第二渔网5,第一渔网4、第二渔网5边缘均加工成网套,嵌套在支撑圈上,其中第一渔网4通过网套嵌套在上支撑圈1和下支撑圈2上,第一渔网4完全伸展时高度选择为25cm;第二渔网5只嵌套在下支撑圈2上。第二渔网5上表面中心设置长方体的饵料网袋6,短边侧面开口,开口尺寸为3.0cm。为降低小龙虾对第一渔网4和第二渔网5的警惕性,渔网颜色可以选为白色,第二渔网5和第一渔网4网孔尺寸考虑虾蟹体积和渔网在水中所受阻力,选择1.5cm;饵料网袋6网孔尺寸选择1.0cm。所述小钢圈3设置3个,相互之间距离均等套在上支撑圈1上,小钢圈3直径选择1cm,当需收网时捕捞者通过小钢圈3快速提起捕捞渔具,同时带起第一渔网4封堵了虾蟹向周围逃脱的路径。所述饵料7使用生五花肉块,将其置于第二渔网5中心区域的饵料网袋6中,虾蟹受饵料7吸引而聚集,第二渔网5受饵料7重力作用少许下沉,形成的倒锥形区域也有利于捕捞虾蟹,减小虾蟹逃脱的概率。通过小钢圈3可以对本虾蟹捕捞渔具进行改装,设置3根钓绳8一端连接小钢圈3,另一端连接八字环9,通过八字环9的收束作用后连接钓竿10,此时本捕捞渔具变为垂钓渔具,更方便省力,也满足了多场景、多需求使用。所述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简单方便,将饵料7直接放入饵料网袋6中心后,两手握住小钢圈3将捕捞渔具放入浅水中,捕捞渔具受重力作用沉在浅水底,上支撑圈1沉在下支撑圈2上。此时第一渔网4被压缩到很小的高度,不会影响虾蟹水平游动到饵料7处。浅水中虾蟹在饵料7吸引下越来越多,捕捞者待时机成熟时,握紧小钢圈3迅速提起上支撑圈1,在上支撑圈1带动下,第一渔网4迅速伸展,从而阻断虾蟹逃脱。在第一渔网4展平、第二渔网5存在、捕捞渔具迅速向上提升的情况下,虾蟹基本没有逃脱的机会。同样的,捕捞者通过小钢圈3外加钓绳8、八字环9和钓竿10后可以无需下水,将捕捞渔具变为垂钓渔具使用,同样可以达到上述很好的虾蟹捕捞效果。上述说明是针对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技术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技术所涵盖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圈、渔网和小钢圈;其中:/n所述支撑圈由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组成,所述渔网包括第一渔网和第二渔网,上支撑圈位于下支撑圈的上方,上支撑圈内无渔网,下支撑圈内设有第二渔网,第二渔网以嵌套方式与下支撑圈相连;第一渔网的一端连接上支撑圈,第一渔网的另一端连接下支撑圈,第一渔网以嵌套方式分别与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相连,若干个小钢圈均匀分布于上支撑圈上;所述第二渔网上设有饵料网袋,所述饵料网袋内放置饵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圈、渔网和小钢圈;其中:
所述支撑圈由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组成,所述渔网包括第一渔网和第二渔网,上支撑圈位于下支撑圈的上方,上支撑圈内无渔网,下支撑圈内设有第二渔网,第二渔网以嵌套方式与下支撑圈相连;第一渔网的一端连接上支撑圈,第一渔网的另一端连接下支撑圈,第一渔网以嵌套方式分别与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相连,若干个小钢圈均匀分布于上支撑圈上;所述第二渔网上设有饵料网袋,所述饵料网袋内放置饵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圈、下支撑圈的材质均为铁、钢或碳钢中任一种,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均为圆环结构,且下支撑圈直径大于或等于上支撑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其特征在于:下支撑圈直径为20-6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虾蟹类捕捞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网袋位于第二渔网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饵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成铭陆心欢付靓玫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夏氏春秋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