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灌溉车,包括有手推车,所述手推车的平板顶部从前到后依次固定有导向装置、挤水装置、卷管装置以及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有水泵以及与水泵出水口连接的滴水机构,所述滴水机构包括有中部导水筒以及滴灌筒,所述滴灌筒设置有两个,分别插装在所述中部导水筒的两侧,所述滴灌筒的下端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滴灌孔,所述卷管装置上卷有输水软管,所述输水软管的头端穿过挤水装置与导向装置并且设置有配重吸水头,所述输水软管的尾端设置有与所述水泵进水口匹配的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不同间隔种植的农作物可以根据实际的距离进行调整,方便对间隔种植的农作物进行灌溉,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
A kind of farm irrigation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灌溉车
本技术涉及农田灌溉
,尤其涉及一种农田灌溉车。
技术介绍
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水分,现有农田中,一般还是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采用上述灌溉方式势必会导致较多的水浪费,尤其是对于间隔种植的农作物,大水漫灌导致的水浪费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农田灌溉车,从而方便对间隔种植的农作物进行灌溉,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农田灌溉车,包括有手推车,所述手推车的平板顶部从前到后依次固定有导向装置、挤水装置、卷管装置以及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有水泵以及与水泵出水口连接的滴水机构,所述滴水机构包括有中部导水筒以及滴灌筒,所述滴灌筒设置有两个,分别插装在所述中部导水筒的两侧,所述滴灌筒的下端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滴灌孔,所述卷管装置上卷有输水软管,所述输水软管的头端穿过挤水装置与导向装置并且设置有配重吸水头,所述输水软管的尾端设置有与所述水泵进水口匹配的连接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部导水筒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燕尾槽滑轨,所述滴灌筒的外壁对应所述燕尾槽滑轨设置有滑块。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中部转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设置有与所述输水软管相匹配的环形凹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水装置包括有支撑柱与伸缩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杆铰接有下滚轮,所述伸缩柱的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杆铰接有与所述下滚轮对应的上滚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柱包括有外筒体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内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通过弹簧与所述外筒体底部连接,所述外筒体与活塞杆的侧壁均设置有用以插装卡位销的卡位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管装置包括有放卷架,所述放卷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固定有卷管盘,所述中心轴伸出放卷架的一端固定有手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轴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有防倒转机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有同轴设置在中心轴一侧的棘轮以及与所述棘轮配合使用的止逆棘爪,所述止逆棘爪的中部铰接在放卷架远离手柄的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农田灌溉车,在水泵出水口连接的滴水机构,滴水机构包括有中部导水筒以及滴灌筒,滴灌筒设置有两个,分别插装在中部导水筒的两侧,滴灌筒的下端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滴灌孔,通过调整滴灌筒插装在中部导水筒内部的深度,可以调整滴灌的农作物的距离,对于不同间隔种植的农作物可以根据实际的距离进行调整,方便对间隔种植的农作物进行灌溉,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滴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放卷时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工作时候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卷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农田灌溉车,包括有手推车1,手推车1的平板顶部从前到后依次固定有导向装置、挤水装置、卷管装置以及灌溉装置,导向装置包括有导向架9,导向架9中部转动连接有定滑轮10,定滑轮10上设置有与输水软管6相匹配的环形凹槽。灌溉装置包括有水泵2以及与水泵2出水口连接的滴水机构11,滴水机构11包括有中部导水筒3以及滴灌筒4,滴灌筒4设置有两个,分别插装在中部导水筒3的两侧,滴灌筒4的下端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滴灌孔5,卷管装置上卷有输水软管6,输水软管6的头端穿过挤水装置与导向装置并且设置有配重吸水头7,输水软管6的尾端设置有与水泵2进水口匹配的连接头8,通过调整滴灌筒4插装在中部导水筒3内部的深度,可以调整滴灌的农作物的距离,对于不同间隔种植的农作物可以根据实际的距离进行调整。进一步改进,中部导水筒3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燕尾槽滑轨,滴灌筒4的外壁对应燕尾槽滑轨设置有滑块,使得滴灌筒4运行更加稳定、顺畅。进一步改进,挤水装置包括有支撑柱12与伸缩柱,支撑柱12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杆14铰接有下滚轮15,伸缩柱的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杆16铰接有与下滚轮15对应的上滚轮17,其中,伸缩柱包括有外筒体100以及活动设置在外筒体100内部的活塞杆101,活塞杆101的底部通过弹簧102与外筒体100底部连接,外筒体100与活塞杆101的侧壁均设置有用以插装卡位销的卡位孔,当输水软管6放卷时,向上拉动活塞杆101,使得下滚轮15与上滚轮17脱离,插入卡位销,将活塞杆101的位置相对外筒体100固定,方便输水软管6放卷;当输水软管6收卷的时候,取出卡位销,活塞杆101收到弹簧102作用下落,使得下滚轮15与上滚轮17抵接,在下滚轮15与上滚轮17的作用下,输水软管6内的水被成功挤下,并且输水软管6被压成片状,便于卷管盘106收卷。进一步改进,卷管装置包括有放卷架104,放卷架10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中心轴105,中心轴105上固定有卷管盘106,中心轴105伸出放卷架104的一端固定有手柄107,通过转动手柄107实现卷管盘106的收、放输水软管6。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将本技术推到机井处,调节伸缩柱,使得上滚轮17脱离下滚轮15,然后通过旋转手柄107,使得卷管盘106放出部分输水软管6,并将配重吸水头7放进机井内的水位以下,调整手推车1,使得滴灌筒4对应在农作物的上方,然后继续放输水软管6,直至输水软管6完全放出,然后将连接头8连接在水泵2出水口,启动水泵2,即可对农田进行灌溉作业。进一步改进,中心轴105远离手柄107的一端设置有防倒转机构,防倒转机构包括有同轴设置在中心轴105一侧的棘轮110以及与棘轮110配合使用的止逆棘爪111,止逆棘爪111的中部铰接在放卷架104远离手柄107的一侧。当卷管盘106收卷输水软管6的时候,向上扳动止逆棘爪111,使得止逆棘爪111与棘轮110不接触,棘轮110与止逆棘爪111不产生阻碍作用,可以顺利收卷;当卷管盘106放卷输水软管6的时候,棘轮110与止逆棘爪111产生阻碍作用,可以防止输水软管6在手推车1行走过程中,从卷管盘106上脱落。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灌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手推车,所述手推车的平板顶部从前到后依次固定有导向装置、挤水装置、卷管装置以及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有水泵以及与水泵出水口连接的滴水机构,所述滴水机构包括有中部导水筒以及滴灌筒,所述滴灌筒设置有两个,分别插装在所述中部导水筒的两侧,所述滴灌筒的下端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滴灌孔,所述卷管装置上卷有输水软管,所述输水软管的头端穿过挤水装置与导向装置并且设置有配重吸水头,所述输水软管的尾端设置有与所述水泵进水口匹配的连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灌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手推车,所述手推车的平板顶部从前到后依次固定有导向装置、挤水装置、卷管装置以及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有水泵以及与水泵出水口连接的滴水机构,所述滴水机构包括有中部导水筒以及滴灌筒,所述滴灌筒设置有两个,分别插装在所述中部导水筒的两侧,所述滴灌筒的下端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滴灌孔,所述卷管装置上卷有输水软管,所述输水软管的头端穿过挤水装置与导向装置并且设置有配重吸水头,所述输水软管的尾端设置有与所述水泵进水口匹配的连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灌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导水筒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燕尾槽滑轨,所述滴灌筒的外壁对应所述燕尾槽滑轨设置有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灌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中部转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设置有与所述输水软管相匹配的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灌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凯,马茹茹,李磊,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