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清浩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01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林业灌溉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侧套设有固定环一,所述固定环一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一,所述固定架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一,所述支架一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一,所述固定环一一侧设有固定环二,所述固定环二一侧设有固定环三,所述固定环三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二,所述固定架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二;通过固定环一与固定环三将生铁一与生铁二固定在固定架上,然后通过生铁一与生铁二的设置,可以在夏季每日的清晨表面附着有水滴,进行收集储存在水袋内,可以供林业灌溉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与水源的浪费,为人类的使用提供极大的方便。

A bag drip device for sustainable irrigation of fore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林业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
技术介绍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的灌溉是林业树木成长的关键因素,对于条件局限的森林采用天然雨水灌溉,一些进行人工灌溉。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林业灌溉装置,灌溉结构单一,只能进行人为的加水,不能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的灌溉,降低了装置的利用率,不满足现在使用人员的需求;2、现有的林业灌溉装置,袋子滴水灌溉过程不能根据季节来进行水滴的速率控制,有些季节干旱有些季节湿润,过少和过多的滴水都会对树木造成一定损害,降低了装置的利用率,不满足现在使用人员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具有可持续灌溉,方便使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侧套设有固定环一,所述固定环一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一,所述固定架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一,所述支架一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一,所述固定环一一侧设有固定环二,所述固定环二一侧设有固定环三,所述固定环三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二,所述固定架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二,所述支架二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二,所述收集斗一与收集斗二通过管道连接有水袋,所述水袋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限位盒,所述限位盒内腔设有滚珠,所述限位盒底部设有出水口。优选的,所述限位盒为倾斜结构,所述滚珠与限位盒结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收集斗一位于生铁一底部,所述支架一呈生铁一两侧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收集斗二位于生铁二底部,所述支架二呈生铁二两侧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收集斗一与水袋管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收集斗二与水袋管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生铁一底部为尖刀结构,所述生铁二底部为尖刀结构。优选的,所述缓冲管的直径为管道直径的3倍,所述生铁一与生铁二呈水袋两侧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有生铁一、生铁二、固定环一、固定环三、支架一、支架二、收集斗一与收集斗二,结构配合使用,通过固定环一与固定环三将生铁一与生铁二固定在固定架上,然后通过生铁一与生铁二的设置,可以在夏季每日的清晨表面附着有水滴,进行收集储存在水袋内,可以供林业灌溉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与水源的浪费,为人类的使用提供极大的方便。2、通过设有水袋、缓冲管、限位盒与滚珠,结构配合使用,水袋内的水通过管道滴入缓冲管内,然后滑动限位盒内的滚珠,对管道进行挤压,进而能够控制出水量,可以通过缓冲管水滴的速率来进行控制,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为人类的使用提供极大的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2、固定环一;3、生铁一;4、支架一;5、收集斗一;6、固定环二;7、固定环三;8、生铁二;9、支架二;10、收集斗二;11、水袋;12、缓冲管;13、限位盒;14、滚珠;15、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外侧套设有固定环一2,固定环一2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一3,固定架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一4,支架一4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一5,固定环一2一侧设有固定环二6,固定环二6一侧设有固定环三7,固定环三7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二8,固定架1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二9,支架二9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二10,收集斗一5与收集斗二10通过管道连接有水袋11,水袋1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缓冲管12,缓冲管12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限位盒13,限位盒13内腔设有滚珠14,限位盒13底部设有出水口15。本实施方案中:固定环一2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一3,能够在夏季清晨表面生成水滴,固定架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一4,支架一4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一5,能够将收集的水滴储存在水袋11内,收集斗一5与收集斗二10通过管道连接有水袋11,水袋1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缓冲管12,缓冲管12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限位盒13,限位盒13内腔设有滚珠14,限位盒13底部设有出水口15,能够通过限位盒13内的滚珠14对管道进行挤压,进而控制水滴的速率,提高装置的利用率。具体的,限位盒13为倾斜结构,滚珠14与限位盒13结构相匹配;结构之间的紧密连接,能够提高结构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收集斗一5位于生铁一3底部,支架一4呈生铁一3两侧对称设置;方便收集水,减少水的浪费,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具体的,收集斗二10位于生铁二8底部,支架二9呈生铁二8两侧对称设置;方便收集水,减少水的浪费,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具体的,收集斗一5与水袋11管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收集斗二10与水袋11管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能够提高管道连接的气密性,减少水的外泄,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具体的,生铁一3底部为尖刀结构,生铁二8底部为尖刀结构;方便收集水,减少水的浪费。具体的,缓冲管12的直径为管道直径的3倍,生铁一3与生铁二8呈水袋11两侧对称设置;提高装置的平衡力,同时还能够方便对装置的固定,进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固定架1固定装置,然后通过固定环一2、固定环二6与固定环三7的设置,将生铁一3、生铁二8与水袋11进行固定,夏日清晨,生铁一3与生铁二8表面生成的水珠会滴入收集斗一5与收集斗二10内,然后储存在水袋11内供灌溉使用,水从水袋11底部管道流入缓冲管12内,通过滑动限位盒13的滚珠14对管道进行挤压,进而可以通过观察缓冲管12内的水滴速度来控制灌溉的速率,方便人们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外侧套设有固定环一(2),所述固定环一(2)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一(3),所述固定架(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一(4),所述支架一(4)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一(5),所述固定环一(2)一侧设有固定环二(6),所述固定环二(6)一侧设有固定环三(7),所述固定环三(7)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二(8),所述固定架(1)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二(9),所述支架二(9)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二(10),所述收集斗一(5)与收集斗二(10)通过管道连接有水袋(11),所述水袋(1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缓冲管(12),所述缓冲管(12)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限位盒(13),所述限位盒(13)内腔设有滚珠(14),所述限位盒(13)底部设有出水口(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外侧套设有固定环一(2),所述固定环一(2)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一(3),所述固定架(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一(4),所述支架一(4)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一(5),所述固定环一(2)一侧设有固定环二(6),所述固定环二(6)一侧设有固定环三(7),所述固定环三(7)底部固定连接有生铁二(8),所述固定架(1)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二(9),所述支架二(9)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二(10),所述收集斗一(5)与收集斗二(10)通过管道连接有水袋(11),所述水袋(1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缓冲管(12),所述缓冲管(12)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限位盒(13),所述限位盒(13)内腔设有滚珠(14),所述限位盒(13)底部设有出水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可持续灌溉的袋子滴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盒(13)为倾斜结构,所述滚珠(14)与限位盒(13)结构相匹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浩
申请(专利权)人:张清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