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智能化电子模块控制排种、排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91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玉米智能化电子模块控制排种、排肥系统,加装了智能化控制排种、肥系统,改传统玉米播种机链条或传动轴传动、人工控制排种、肥为智能化操作。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下部设置有至少三个肥料犁,相邻的两个肥料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75cm,相邻的两个肥料犁之间可通过高度为40‑70cm,所述肥料犁后部设置有下肥料口,所述机架中部下端设置有至少三个种子犁,所述至少三个种子犁与至少三个肥料犁相对应,所述种子犁后面设置有播种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播种机牵引设备,适用用于小麦播幅45‑50厘米、幅距20‑25厘米,形成小麦、玉米上下茬高度融合,65‑75厘米玉米、小麦一带创新高产种植模式。

Cor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module control seed and fertiliz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智能化电子模块控制排种、排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设备,尤其是一种玉米智能化电子模块控制排种、排肥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长江以北,黄、淮、海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域包括8省2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湖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南部、北京市、天津市)以上种植区域常年种植小麦、玉米4亿亩左右,常年传统上茬小麦窄行条播下茬玉米在小麦收获后带茬窄行种植的方式,十几年来小麦、玉米亩产量徘徊不前,机械化程度国家统计数据50—60%。耕、种、收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但田间管理上机械作业滞后,如:施肥、浇水、打药延续着传统人工操作,是种粮层面的一大难题,田间管理机械作业“管”还是空白。影响我国小麦、玉米产量提高和全程机械化实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中国国情农业科研体制专业化,如:科研分工专业化,研究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一个专业体系,研究玉米育种和栽培另一个专业体系。目前没有一个真正小麦、玉米上下两茬衔接融合统一的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由于科研体制国情原因造成了小麦、玉米高产栽培上下茬技术不协调,始终延续着传统种植方式发展。目前从科研上没有大的突破。2.影响农业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第二个原因,家庭联产承包制,地块碎小化而分散,再加上传统种植方式很难实现全程机械化。3.小麦、玉米种植方式不配套,特别是下茬玉米传统种植,收获小麦带茬播种玉米生产环境差,苗期虫害容易滋生难防治。导致缺苗断垄影响玉米产量。4.小麦、玉米中后期机械化防治病虫害受到制约,现有自走式喷药机利用率不足50%,因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方式成为机械化作业中硬阻,全程机械化作业最后一公里没打通。5.小麦、玉米上下茬栽培技术不融合,施肥、农药投入大,肥料利用率低,持续污染。6.由于传统种植模式,小麦、玉米田间浇水自走式喷水机后期作业受阻,利用率不足50%,很难实现机械化浇水。仍然是人工浇地,成本高浪费水资源。7.农技,农机,农资脱节互不适应,是种粮层面田间作业人工次数多、投入大、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种粮效益低。综上所述:不改变传统种植方式、难以实现机械化、不实现机械化、难以实现规模化、不实现规模化、难以实现现代化。针对上述不足,现提出一种颠覆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方式,该种植模式对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方式进行了六大变革:①传统小麦窄行条播形式,两密一稀(4+8寸)三密一稀,15厘米等行距种植改为宽幅条播、小麦播幅45厘米、幅距20-25厘米形成小麦、玉米上下茬高度融合,70厘米玉米、小麦一带创新高产种植模式。②传统玉米种植行距40-50-60厘米种植,改为70厘米大行距,扩大行距、改善玉米生长后期田间小气候、缩株增密,提高产量。③改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方式为统筹布局,种小麦时预留玉米播种行、下茬玉米种植预留的20-25幅距空地上,形成了无茬播种,减少苗期病虫害和缺苗断垄,玉米生长环境友好。④改小麦、玉米人工除治病虫草害、为机械统防统治,小麦宽幅匀播预留20-25厘米幅距为自走式喷药机铺垫行走路线,解决田间统防统治机械治虫作业中硬阻。打通了全程机械化除治病虫草害最后一公里。⑤改小麦、玉米传统人工浇水为小麦宽幅匀播,种麦时预留20-25厘米幅距,为自走式喷水机铺垫行走路线,提高机械浇水、机械利用率50%以上,实现了田间浇水机械化。⑥解决了玉米早熟高产及玉米联合收割机不能脱粒的难题。目前我国夏玉米品种早熟高产脱水快产量高的品种基因育种方便没有大的突破一般夏玉米品种生育期100天以上,收货时脱水慢,玉米联合收割机只能收穗不能脱粒。改变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方式:小麦宽幅45厘米匀播幅距20-25厘米夏玉米种植利用麦垄套播高架机麦收前10天左右,提前机械套播玉米使夏茬玉米增加积温和光照指数,使玉米早熟及高产一般比传统收获后播种种植方式亩增产13%以上,而且玉米成熟度高、品质好,收获时水分降低到25%以下,解决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脱粒一次完成的难题,增加了产量降低了劳动强度,省工省钱、增效。创新点:①改小麦、玉米传统种植方式,实现全程机械化填补了我国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耕、种、管、收的“管”字空白。使农机作业达100%。②改小麦、玉米传统种植方式同时解决我国没有高产早熟玉米品种及玉米联合收因玉米品种晚熟水分大不能脱粒的空白。只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充分挖掘现有土地和自然光、气、温条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生产持续增长,小麦、玉米70厘米一代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比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方式亩增产小麦14.4%,玉米亩增产13.1%,改传统浇水为机械自动化浇水,去掉大小垄口、畦梗及附属用地节省土地10%-13%,亩增产粮食200斤以上,该技术模式是以高产生理学、高产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学、农业机械学统筹研究,实现了节种、节水、节工、节肥、节药,节本增效明显。种植方式创新,挖掘光能潜力,实现良田、良机、良种、良资、良防、良法、良制集成,做到高产增效。统筹组合优质农资,产生互补,耦合作用,叠加效应明显。只改变传统小麦、玉米传统种植方式,不增加任何投入,使我国小麦玉米持续增长。传统小麦窄行条播形式为两密一稀(4+8寸)三密一稀,15厘米等行距种植,而传统玉米种植行距40-50-60厘米种植。现提出一种宽幅条播、小麦播幅45厘米、幅距20-25厘米形成小麦、玉米上下茬高度融合,70厘米玉米、小麦一带创新高产种植模式。改为70厘米大行距,扩大行距、改善玉米生长后期田间小气候、缩株增密,提高产量。改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方式为统筹布局,种小麦时预留玉米播种行、下茬玉米种植预留的20-25幅距空地上,形成了无茬播种,减少苗期病虫害和缺苗断垄,玉米生长环境友好。改小麦、玉米人工除治病虫草害、为机械统防统治,小麦宽幅匀播预留20-25厘米幅距为自走式喷药机铺垫行走路线,解决田间统防统治机械治虫作业中硬阻。打通了全程机械化除治病虫草害最后一公里。针对上述种植方式,现有玉米种植设备方式不配套,严重影响播种的种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且适用于该播种技术的玉米智能化电子模块控制排种、排肥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出一种玉米智能化电子模块控制排种、排肥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设置有上支架与下支架用于与牵引设备连接,所述机架前端下部设置有至少三个肥料犁,相邻的两个肥料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75cm,相邻的两个肥料犁之间可通过高度为40-70cm,所述肥料犁后部设置有下肥料口,所述下肥料口连接下肥料管,所述下肥料管上端连接肥料拨料器的出料口,所述肥料拨料器连接拨料电机,所述肥料拨料器的进料口连接肥料斗,所述肥料斗下部设置有下肥料口,所述下肥料口连接肥料拨料器的进料口;所述机架中部下端设置有至少三个种子犁,所述至少三个种子犁与至少三个肥料犁相对应,相邻的两个种子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75cm,相邻的两个种子犁之间可通过高度为40-70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智能化电子模块控制排种、排肥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端设置有上支架与下支架用于与牵引设备连接,所述机架前端下部设置有至少三个肥料犁,相邻的两个肥料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75cm,相邻的两个肥料犁之间可通过高度为40-70cm,所述肥料犁后部设置有下肥料口,所述下肥料口连接下肥料管,所述下肥料管上端连接肥料拨料器的出料口,所述肥料拨料器连接拨料电机,所述肥料拨料器的进料口连接肥料斗,所述肥料斗下部设置有下肥料口,所述下肥料口连接肥料拨料器的进料口;/n所述机架中部下端设置有至少三个种子犁,所述至少三个种子犁与至少三个肥料犁相对应,相邻的两个种子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75cm,相邻的两个种子犁之间可通过高度为40-70cm,所述种子犁后面设置有播种器,所述播种器的出料口位于种子犁后面,所述播种器连接播种器电机,所述播种器的进料口通过下料管连接料斗;/n所述机架后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连接减震机构,所述滚轮至少设置有三个以与前部的种子犁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智能化电子模块控制排种、排肥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端设置有上支架与下支架用于与牵引设备连接,所述机架前端下部设置有至少三个肥料犁,相邻的两个肥料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75cm,相邻的两个肥料犁之间可通过高度为40-70cm,所述肥料犁后部设置有下肥料口,所述下肥料口连接下肥料管,所述下肥料管上端连接肥料拨料器的出料口,所述肥料拨料器连接拨料电机,所述肥料拨料器的进料口连接肥料斗,所述肥料斗下部设置有下肥料口,所述下肥料口连接肥料拨料器的进料口;
所述机架中部下端设置有至少三个种子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雪李骥吕钢李林樊子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耕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