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垃圾清理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7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包括船体和用于驱动船体的动力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动力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船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接有导流结构及收集件,收集件接于导流结构的后侧,借由船体行进过程中形成的吸引流场将垃圾吸引至船体的前侧,船体的迎面作用力将垃圾分向两侧后借由导流结构将垃圾导入至收集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通过打捞设备将垃圾打捞至船体,而是充分利用了吸引流场和垃圾的浮力,船体无需负载垃圾,提高了船体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收集件与船体独立开,可以简化船体的结构,使得船体更加小巧灵活,既可以适用于大型区域的水面垃圾清理,也可以应用在小型连续水面的垃圾清理,通用性更好。

Surface garbage disposal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面垃圾清理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面垃圾清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
技术介绍
河流、湖泊、港口等水域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漂浮垃圾,包括塑料袋、油污、泡沫、水藻、树叶等,造成了水域环境的严重破坏。为解决水面垃圾污染问题,以往主要通过人工利用网兜、长竹竿等打捞工具打捞垃圾,劳动强度较大、作业环境恶劣、受环境气候等的影响较严重且效率也十分低下。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垃圾打捞船,其主要用于大范围的水面垃圾收集,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且需要专业人士多人进行协调操作,无法进入小型区域实施打捞作业,不能适用于城市河道和风景区水域的垃圾收集作业。此外,大型的垃圾打捞船主要采用液压机械手进行垃圾收集,收集系统需要有液压装置、输送带装置和收集舱等,系统复杂造价高,对船体空间占用较高;且采用打捞方式将垃圾打捞到船舱垃圾收集舱存储内,受船体结构所限制,当船上装满垃圾时,船头容易翘起,进而导致船的重心不稳,特别是有大风时,有可能发生翻船事故,安全性较低,无法适用于大江大河及近海区域使用,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包括船体和用于驱动所述船体的动力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接有导流结构及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件,所述收集件接于所述导流结构的后侧,借由所述船体行进过程中形成的吸引流场将垃圾吸引至所述船体的前侧,所述船体的迎面作用力将所述垃圾分向两侧后借由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垃圾导入至所述收集件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包括船体和用于驱动所述船体的动力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接有导流结构及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件,所述收集件接于所述导流结构的后侧,借由所述船体行进过程中形成的吸引流场将垃圾吸引至所述船体的前侧,所述船体的迎面作用力将所述垃圾分向两侧后借由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垃圾导入至所述收集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喷水推进泵,借由所述喷水推进泵给所述船体提供行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推进泵设置在所述船体后下方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两所述喷水推进泵,两所述喷水推进泵分别设置在所述导流结构的下方,两所述喷水推进泵协同给所述船体提供行进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两螺旋桨,两所述螺旋桨相对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后部,用以调整所述船体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板和设于所述导流板的后侧的硬质导流箱,两所述导流板形成向前敞开的喇叭状,所述收集件连接在所述导流箱的后端,所述导流箱的通流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收集件的通流截面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面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波刘洪庄兆恒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