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吸收装置、液体容纳体、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喷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83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吸收装置,其配置于液体容纳体的内部,且在根据使用环境条件的变更而对气体吸收装置进行设计变更的情况下,降低了液体容纳体的设计变更的必要性。气体吸收装置配置在液体容纳体的内部,所述液体容纳体在内部容纳液体,并且具有用于向外部供给液体的供给口部,气体吸收装置具备:空间保持部件,其形成气体吸收装置的内部空间;以及气体透过膜,其在内部空间被减压到比大气压低的压力的状态下,划分内部空间的内侧和外侧,气体吸收装置与供给口部是分体的。

Gas absorbing device, liquid containing body, liquid containing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吸收装置、液体容纳体、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吸收液体中的气体的技术。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在内部具有气体吸收装置的液体容器(例如专利文献1)。该气体吸收装置与液体容器的供给口部一体地形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37675号公报在变更贮存在液体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量或种类、液体容器的种类等各种使用环境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变更的情况,需要变更气体吸收装置的形状等。在现有技术中,在变更气体吸收装置的形状等的情况下,可能也需要变更与气体吸收装置一体地设置的供给口部的设计。因此,液体容器的制造所需要的成本有可能会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气体吸收装置,其配置在液体容纳体的内部,所述液体容纳体在所述内部容纳液体,并且具有用于向外部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口部。该气体吸收装置具备:空间保持部件,其形成所述气体吸收装置的内部空间;以及气体透过膜,其在所述内部空间被减压到比大气压低的压力的状态下,划分所述内部空间的内侧和外侧,所述气体吸收装置与所述供给口部是分体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液体容纳容器的立体图。图3是液体容纳体的立体图。图4是气体吸收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空间保持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空间保持部件的主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7-7截面上的空间保持部件的截面图。r>图8是液体容纳体的示意截面图。图9A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液体消耗完的情况下的液体容纳体的状态的示意图。图9B是表示在比较例中液体消耗完的情况下的液体容纳体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吸收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吸收装置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0:液体喷出装置;12:外壳;14:托架;16:控制部;17:排出口;18:副配置架;18a:副罐;19:主配置架;30:液体容纳容器;31:外装体;32:容纳部;35:液体容纳体;40:供给口部;98:第一管;99:第二管;142:液体喷出头;200:气体吸收装置;210:空间保持部件;220:主体部;222:内壁面;222A:一端;222B:另一端;224:肋;230:开口部;240:气体透过膜;500:气体吸收装置;512:密封膜。具体实施方式A.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的示意图。液体喷出装置10具备外壳12、托架14、控制部16、主配置架19、副配置架18以及液体容纳容器30。液体喷出装置10是对介质喷出液体,并使液体保持在介质上的装置。液体喷出装置10是所谓的喷墨打印机,作为液体喷出墨水,从而对介质进行印刷。介质是纸张、板材、布等印刷介质。在本实施方式中,介质是布。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是含有具有偶氮基的染料的墨水。在图1中,绘制有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即X轴、Y轴以及Z轴。将沿着X轴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沿着Y轴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沿着Z轴的方向设为Z方向。液体喷出装置10设置在与X方向和Y方向平行的面即XY平面上。-Z方向为铅垂向下方向,+Z方向为铅垂向上方向。在以下说明的其他图中,也根据需要标注有X轴、Y轴以及Z轴。液体容纳容器30设置有八个。八个液体容纳容器30分别容纳不同颜色的液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在八个液体容纳容器30中的液体的颜色为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红色、蓝色、橙色以及灰色这八色。另外,液体容纳容器30并不限定于八个。例如,液体容纳容器30可以是七个以下,也可以是九个以上。主配置架19设置在液体喷出装置10的外侧。在主配置架19上,配置有八个液体容纳容器30。在副配置架18上,配置有八个副罐18a。八个副罐18a与八个液体容纳容器30对应地设置。相互对应的液体容纳容器30和副罐18a通过具有挠性的第一管98连通。托架14具有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142。托架14配置在外壳12的内侧,经由设置在各副罐18a上的具有挠性的第二管99与副罐18a连通。副罐18a内的液体供给到托架14。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副罐18a向液体喷出头142的液体的供给,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加压机构进行。通过设置在液体喷出装置10上的图中未示出的输送机构,托架14在外壳12的内侧沿着X轴方向移动。由此,向介质喷出液体。被喷出了液体的介质从设置在外壳12的侧面的排出口17向外壳12的外侧排出。控制部16配置在外壳12的内侧。控制部16控制液体喷出装置10的各种动作,例如印刷动作。图2是液体容纳容器30的立体图。液体容纳容器30具备液体容纳体35和外装体31。液体容纳体35是能够在内部容纳液体的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具有挠性的袋形状的墨袋。液体容纳体35具有袋体的容纳部32和供给口部40。供给口部40由合成树脂形成,形成连接容纳部32的内部和外部的流路。容纳在容纳部32的内部的液体经由供给口部40向外部供给。在供给口部40上,连接图1所示的第一管98。外装体31将液体容纳体35的容纳部32容纳在内部,保护容纳部32免受从外部施加的冲击等。外装体3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形。外装体31可以使用纸、树脂等各种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装体31使用纸形成。更具体而言,外装体31使用瓦楞纸形成。图3是液体容纳体35的立体图。容纳部32在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空间。容纳部32随着液体的消耗而容积减少。容纳部32由具有挠性,且能够抑制气体和液体的透过的膜部件形成。具体而言,用于形成容纳部32的膜部件例如是铝层压膜、二氧化硅蒸镀膜、氧化铝蒸镀膜。用于形成容纳部32的膜部件可以是单层膜,也可以是层叠膜。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部32使用两层的氧化铝蒸镀膜。容纳部32的容量为10L。在液体容纳体35的内部,配置有两个气体吸收装置200。气体吸收装置200吸收液体中的气体。由于容纳部32内的气体被气体吸收装置200吸收,因此抑制了液体容纳体35的内部的气泡的产生。能够通过气体吸收装置200吸收的气体的量由配置的气体吸收装置200的容量决定。图4是气体吸收装置200的立体图。气体吸收装置200具有圆筒形状的空间保持部件210、以及覆盖空间保持部件210的气体透过膜240。在气体吸收装置200的内部,形成有具有比大气压低的压力的减压空间。图5是空间保持部件210的立体图。空间保持部件210具有刚性,并保持气体吸收装置200的减压空间。如图5所示,空间保持部件210为圆筒形状。如图4所示,在气体透过膜240内,容纳有两个空间保持部件210。两个空间保持部件210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在气体透过膜240内,两个空间保持部件210以形成一个圆筒形状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排列成一列。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减小空间保持部件210的长度方向上的大小,因此空间保持部件210的成型容易。如图5所示,空间保持部件210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吸收装置,其配置在液体容纳体的内部,所述液体容纳体在所述内部容纳液体,并且具有用于向外部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口部,所述气体吸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n空间保持部件,其形成所述气体吸收装置的内部空间;以及/n气体透过膜,其在所述内部空间被减压到比大气压低的压力的状态下,划分所述内部空间的内侧和外侧,/n所述气体吸收装置与所述供给口部是分体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7 JP 2018-2208501.一种气体吸收装置,其配置在液体容纳体的内部,所述液体容纳体在所述内部容纳液体,并且具有用于向外部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口部,所述气体吸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空间保持部件,其形成所述气体吸收装置的内部空间;以及
气体透过膜,其在所述内部空间被减压到比大气压低的压力的状态下,划分所述内部空间的内侧和外侧,
所述气体吸收装置与所述供给口部是分体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保持部件具有:主体部,其形成所述内部空间;以及开口部,其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和外侧,
所述气体透过膜通过容纳所述空间保持部件而划分所述内部空间的内侧和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密封膜,其具有气体透过性且密封所述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保持部件具有:主体部,其形成所述内部空间;以及开口部,其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和外侧,
所述气体透过膜通过在所述内部空间被减压的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泽政弘平田和之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