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壁短节与筒体的套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772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04
一种厚壁短节与筒体的套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厚壁短节与筒体的套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套装方法会导致短节与筒体套装后间隙过大,从而影响后续焊接,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为:1.测量筒体外径,找出最大外径D1。2.车加工短节内径,控制内径尺寸为D1+4~8mm。3.在短节外圆装焊吊耳,在筒体外壁装焊限制短节最终位置的挡块。4.吊短节轻轻放入筒体;5.短节套至挡块位置后,使用大锤或千斤顶移动短节,使余量均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短节分多次加工,逐步释放零件内应力,内径圆度可控制在1mm以内,可保证短节与筒体最小套装间隙为2~4mm,从而控制最终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短节与筒体的套装领域。

A suit method of thick wall short joint and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壁短节与筒体的套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厚壁短节与筒体的套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容器制造过程中,大直径、厚壁短节与筒体的套装一直是一个难题,现一般使用的方法是将短节分成多瓣,然后一瓣一瓣装在筒体上。该方法的瓣片一般采用分瓣成型或整体成型后分瓣,分瓣成型圆度不易控制,整体成型后切割分瓣会由于应力释放产生变形,两种方式都会导致短节与筒体套装后间隙过大,从而影响后续焊接,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尤其拼缝的焊接,极易伤到母材。还有一种套装方法是热套,将短节加热膨胀,然后套入筒体,冷却后短节收缩与筒体贴紧。但是采用该方法一是短节热膨胀量不易核算;二是套装时工件高温,人员无法贴近操作;三是短节冷却较快,一旦未套到位置短节收缩与筒体贴紧,后续处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套装方法会导致短节与筒体套装后间隙过大,从而影响后续焊接,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厚壁短节与筒体的套装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厚壁短节与筒体的套装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测量筒体最大外径D1;二、车加工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厚壁短节与筒体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n一、测量筒体最大外径D1;/n二、车加工短节内径,内径尺寸为D1+(4~8)mm;其中短节内径加工方法为:将短节置于装卡平台上,然后使用压板在短节上表面压紧,再进行车加工;短节内径余量为(6-10)mm,分三次加工完成,第一次加工一半余量,第二次加工至剩余2mm余量,第三次加工至内径尺寸;/n三、在短节外环面装焊吊耳;在筒体外壁装焊挡块;/n四、吊起短节套在筒体外侧,使短节卡至挡块位置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壁短节与筒体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测量筒体最大外径D1;
二、车加工短节内径,内径尺寸为D1+(4~8)mm;其中短节内径加工方法为:将短节置于装卡平台上,然后使用压板在短节上表面压紧,再进行车加工;短节内径余量为(6-10)mm,分三次加工完成,第一次加工一半余量,第二次加工至剩余2mm余量,第三次加工至内径尺寸;
三、在短节外环面装焊吊耳;在筒体外壁装焊挡块;
四、吊起短节套在筒体外侧,使短节卡至挡块位置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壁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星刘银河王立昆杜国珠窦炳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