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分步淋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733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分步淋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氧化阶段;S2、碱淋洗阶段:调节至pH大于10并加入用于除去铬(VI)的碱淋洗剂进行淋洗;S3、酸淋洗阶段:调节至pH小于4并加入用于除去铬(III)的酸淋洗剂进行淋洗;S4、还原和中和阶段。该方法针对铬在土壤中存在的不同形态及其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吸附特征,对土壤中的六价铬Cr(VI)与三价铬Cr(III)进行分步淋洗,以实现对土壤中总铬与六价铬Cr(VI)的高效去除;该方法具有针对性强、去除率高的特点,对土壤中的总铬去除率可达90%以上,六价铬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可为铬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提供很好的示范。

A method of step-by-step leaching for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分步淋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分步淋洗方法。
技术介绍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的质量问题涉及到社会安全。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重金属污染隐蔽性很强,很难被直接感官发现。铬及其化合物是常用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冶金、金属加工、电镀、颜料等部门,这些部门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对土壤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中,六价铬Cr(VI)是吸入性毒物,具有致癌作用,被列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8种化学物质之一。长期生活在含有Cr(VI)的环境中,可导致鼻刺激、溃疡、皮肤刺激、过敏和肝损伤等疾病,严重情况还可能导致呼吸癌。铬污染土壤常用的修复方法是化学还原,其主要原理是将土壤中易迁移的六价铬Cr(VI)还原成难溶不易迁移的三价铬Cr(III),从而实现对铬污染土壤修复。但是,经化学还原修复后的铬污染土壤,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泛黄”现象,即土壤中的六价铬出现反弹,含量上升。相关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土壤中大量存在的三价铬Cr(III)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会被氧化成六价铬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分步淋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氧化阶段:对土壤进行氧化处理;/nS2、碱淋洗阶段:将氧化处理后的土壤调节至pH大于10,同时加入用于除去铬(VI)的碱淋洗剂进行淋洗;/nS3、酸淋洗阶段:将碱淋洗后的土壤调节至pH小于4,同时加入用于除去铬(III)的酸淋洗剂进行淋洗;/nS4、还原和中和阶段:对经酸淋洗后的土壤加入还原剂和中和药剂分别进行还原和中和,调节土壤pH至6-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分步淋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氧化阶段:对土壤进行氧化处理;
S2、碱淋洗阶段:将氧化处理后的土壤调节至pH大于10,同时加入用于除去铬(VI)的碱淋洗剂进行淋洗;
S3、酸淋洗阶段:将碱淋洗后的土壤调节至pH小于4,同时加入用于除去铬(III)的酸淋洗剂进行淋洗;
S4、还原和中和阶段:对经酸淋洗后的土壤加入还原剂和中和药剂分别进行还原和中和,调节土壤pH至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分步淋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氧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和芬顿氧化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分步淋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使用碱调节pH,所述碱包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分步淋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碱淋洗剂包括螯合剂和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螯合剂包括磷酸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包括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红喻海彬罗军黄放江湛如袁本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