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73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沼气制备:通过破碎装置对畜禽粪污进行破碎;将粪污液与生物质颗粒混合发酵处理后,收集发酵产物沼气,再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对粪污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沼液、沼渣,S2:沼液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液放入沼液利用单元,通过复合菌剂以及植物种植进行生态沼液的利用,并对利用后沼液进行存储以定期排放为农田浇灌;S3:沼渣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渣放入沼渣利用单元,进行蚯蚓的养殖,再将养殖后沼渣与辅配料混合,制备优质生物有机营养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显著提高对沼液沼渣的资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提高沼液对水植物、沼渣制肥混合的效率,辅助增强利用效率。

A resource utilization method of biogas slurry and resid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禽粪污
,具体是涉及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人们对于肉类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各大养殖场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畜禽粪污难以处理等问题;对于中小规模蛋鸡场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时,由于养殖场周围有不少农田,常常采用种养结合模式,采用干清粪,固液分相处理利用模式,粪便通过收集、清扫,运至储粪棚堆肥发酵,尿液或冲洗污水收集后在储存池暂存,粪便和尿液直接农田利用。但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周围自然环境无法消纳大量畜禽粪污,致使大型养殖场周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畜牧业所产的畜禽粪污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且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下方,对于畜牧业的生产环境也逐渐提上日程,畜禽粪污的处理利用显得更为紧要;因此,现需要一种新型的沼液沼渣资源利用方法来优化现有技术下对沼液沼渣处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沼气制备:通过破碎装置对畜禽粪污进行破碎后得到粪污液;将粪污液与生物质颗粒以(3~7):1质量比混合后置于资源化利用装置的发酵装置中,发酵处理后收集发酵产物沼气,再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对粪污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沼液、沼渣,再通过资源化利用装置的沼液利用单元、沼渣利用单元对沼渣、沼液分别进行资源化利用;S2:沼液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液放入沼液利用单元,通过复合菌剂以及植物种植进行生态沼液的利用,并对利用后沼液进行存储以定期排放为农田浇灌;S3:沼渣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渣放入沼渣利用单元,进行蚯蚓的养殖,蚯蚓养殖温度24℃,养殖在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养殖8~12天后捕捉养殖好的蚯蚓,并将养殖后沼渣与辅配料按照(2~3):(5~8)混合,制备优质生物有机营养土。通过对畜禽粪污沼液沼渣进行沼气、沼液水植以及沼渣利用,可显著提高对沼液沼渣的资源利用效率,配合使用资源化利用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沼液对水植物、沼渣制肥混合的效率,辅助增强利用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发酵方法具体为:对发酵混合物添加占其总质量0.2~0.4%的磁珠,所述磁珠粒径为1~2mm,且磁场强度为40~55mT时投入使用,进行高温厌氧发酵,发酵温度保持在42℃~46℃,发酵时间6~9天,制得沼气,随后除杂收集利用。通过加入上述粒径的磁珠可以提高厌氧菌活性,有效增强发酵产气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质颗粒具体为稻草、棉籽壳、秸秆和腐叶土按照5:4:9:1的比例压制混合而成,其粒径直径为6~8mm。通过上述配比混制的生物质颗粒,可以有效提高沼液沼渣的产气效率,并且降低硫化气体的产出。进一步地,所述辅配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12份草炭、6~9份食用菌渣、4~6份草木灰、1~2份珍珠岩。通过辅加上述各物质,可以有效配合蚯蚓处理过的沼渣土中,提高营养土的肥度。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菌剂为光合细菌、粪肠球菌、贝氏硫细菌按照5:3:1的比例混合而成。通过上述配比混合的复合菌剂,可以有效的通过自流过坝的方式进行沼液中过量有害物质,提高后续植物养殖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化利用装置主要包括破碎装置、发酵装置、固液分离装置、沼液利用单元、沼渣利用单元,所述破碎装置、发酵装置、固液分离装置顺次连接,所述沼液利用单元、沼渣利用单元分别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液口、出渣口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沼液利用单元包括沼液铺流池、菌剂滤坝、种植组件、回用罐;所述沼液铺流池分为斜坡部分、平面部分;所述菌剂滤坝设有多个,且分布于沼液铺流池的斜坡部分,所述种植组件分布与沼液铺流池的平面部分,种植组件主要包括栽培浮块、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基座、转动载件、两组前后设置在转动载件的栽培动盘,所述转动载件通过伸缩杆与基座连接,转动载件与伸缩杆通过第一转动电机连接,所述栽培动盘与转动载件通过第二转动电机连接,所述栽培动盘内置有多组用于放置栽培浮块的仓坑,所述栽培浮块包括栽培仓、水轮,所述栽培仓与仓坑转动连接,所述水轮设在与仓坑位置对应处下方的栽培仓上;所述回用罐与沼液铺流池的出液口连接,用于储存沼液以定期排放为农田浇灌。通过运动组件的转动载件、栽培动盘以及第一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的共同作用,对栽培动盘各个位置的栽培浮块进行位置调换,避免长期处于后侧栽培动盘沼液内养分不足等情况而造成前后水草植物的不均衡生长,同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水流波动,利用水轮的作用使栽培浮块沿着仓坑进行转动,通过栽培浮块与栽培动盘的仓坑的转动作用,使养殖与栽培浮块内的水草等受光均匀。更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动盘由多组可拆分的栽培条盘构成,所述相邻两个栽培条盘之间通过卡扣组件连接,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L型卡扣、第二L型卡扣,所述第一L型卡扣设有控制滑动杆,所述控制滑动杆与第一L型卡扣滑动连接,所述第二L型卡扣设有多个条孔,第一L型卡扣与各个条孔位置对应处转动嵌设有一个摆动卡头,所述摆动卡头转盘外侧设有挡杆,所述挡杆与第一L型卡扣的控制滑动杆通过卡环连接,所述仓坑壁上设有用于降低栽培浮块转动摩擦的滚珠。通过可拆分式设计,可以提高栽培动盘的实际使用需求,根据需求进行不同大小组件的组装,同时通过卡扣组件的作用,利用第一L型卡扣、第二L型卡扣的作用,可对相邻两个栽培条盘进行快速装合,提高装配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沼渣利用单元包括蚯蚓养殖池、混料仓;所述混料仓与所述蚯蚓养殖池的出土口连接,所述蚯蚓养殖池内铺设有多个电极棒,所述电极棒底部通过升降电机与池底连接,所述混料仓内中部设有混料旋叶,所述混料旋叶通过驱动电机与混料仓内底面连接,混料仓圆周内壁设有多组用于放置辅配料的加料罐体,所述加料罐体下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料斜口,所述出料斜口内置有控料转动叶,出料斜口下底面与所述控料转动叶位置对应处设有锥齿轮,所述混料旋叶的杆体部分还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用于与各个锥齿轮啮合传动的触发齿环。通过电极棒以及升降电机的设置,可以在蚯蚓养殖完成后,通过释放微电流以及升降电机不断上升,使蚯蚓爬出土面,提高采集效率,同时通过各个加料罐体的设计,通过触发齿环、锥齿轮与控料转动叶的作用关系,随着搅拌的进行进行分洒各个辅配料,提高搅拌的混合效果,并且使用混合更加高效。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工作方法为:通过破碎装置破碎处理后沿着管道进入发酵装置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发酵完成后收集沼气并将剩余物沿着管道通入固液分离装置,通过固液分离处理后沼液流入沼液利用单元、沼渣落入沼渣利用单元;沼液利用单元:通过沼液铺流池的斜坡部分,利用多级菌剂滤坝进行沼液有害物质的初步过滤处理,初步处理后的沼液流入沼液铺流池的平面部分,通过种植组件进行二级处理,种植完成后,收割水草用于饲喂畜禽,所种植后的处理废水通过回用罐用于定期释放进行农田浇灌;其中,植物组件的工作方法为:将水草等种植于栽培浮块上,以15天为一个交换周期,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nS1:沼气制备:通过破碎装置(1)对畜禽粪污进行破碎后得到粪污液;将粪污液与生物质颗粒以(3~7):1质量比混合后置于资源化利用装置的发酵装置(2)中,发酵处理后收集发酵产物沼气,再通过固液分离装置(3)对粪污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沼液、沼渣,再通过资源化利用装置的沼液利用单元(4)、沼渣利用单元(5)对沼渣、沼液分别进行资源化利用;/nS2:沼液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液放入沼液利用单元(4),通过复合菌剂以及植物种植进行生态沼液的利用,并对利用后沼液进行存储以定期排放为农田浇灌;/nS3:沼渣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渣放入沼渣利用单元(5),进行蚯蚓的养殖,蚯蚓养殖温度24℃,养殖在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养殖8~12天后捕捉养殖好的蚯蚓,并将养殖后沼渣与辅配料按照(2~3):(5~8)混合,制备优质生物有机营养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沼气制备:通过破碎装置(1)对畜禽粪污进行破碎后得到粪污液;将粪污液与生物质颗粒以(3~7):1质量比混合后置于资源化利用装置的发酵装置(2)中,发酵处理后收集发酵产物沼气,再通过固液分离装置(3)对粪污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沼液、沼渣,再通过资源化利用装置的沼液利用单元(4)、沼渣利用单元(5)对沼渣、沼液分别进行资源化利用;
S2:沼液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液放入沼液利用单元(4),通过复合菌剂以及植物种植进行生态沼液的利用,并对利用后沼液进行存储以定期排放为农田浇灌;
S3:沼渣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渣放入沼渣利用单元(5),进行蚯蚓的养殖,蚯蚓养殖温度24℃,养殖在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养殖8~12天后捕捉养殖好的蚯蚓,并将养殖后沼渣与辅配料按照(2~3):(5~8)混合,制备优质生物有机营养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方法具体为:对发酵混合物添加占其总质量0.2~0.4%的磁珠,所述磁珠粒径为1~2mm,且磁场强度为40~55mT时投入使用,进行高温厌氧发酵,发酵温度保持在42℃~46℃,发酵时间6~9天,制得沼气,随后除杂收集利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蚯蚓的养殖温度控制在24℃,湿度控制在75±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配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12份草炭、6~9份食用菌渣、4~6份草木灰、1~2份珍珠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为光合细菌、粪肠球菌、贝氏硫细菌按照5:3:1的比例混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化利用装置主要包括破碎装置(1)、发酵装置(2)、固液分离装置(3)、沼液利用单元(4)、沼渣利用单元(5),所述破碎装置(1)、发酵装置(2)、固液分离装置(3)顺次连接,所述沼液利用单元(4)、沼渣利用单元(5)分别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液口、出渣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利用单元(4)包括沼液铺流池(41)、菌剂滤坝(42)、种植组件(43)、回用罐(44);所述沼液铺流池(41)分为斜坡部分、平面部分;所述菌剂滤坝(42)设有多个,且分布于沼液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晓君张冬青卢露林璋郭华芳彭绍洪刘洋涂宁宇余成华王雅婷钟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