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禽粪污
,具体是涉及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人们对于肉类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各大养殖场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畜禽粪污难以处理等问题;对于中小规模蛋鸡场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时,由于养殖场周围有不少农田,常常采用种养结合模式,采用干清粪,固液分相处理利用模式,粪便通过收集、清扫,运至储粪棚堆肥发酵,尿液或冲洗污水收集后在储存池暂存,粪便和尿液直接农田利用。但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周围自然环境无法消纳大量畜禽粪污,致使大型养殖场周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畜牧业所产的畜禽粪污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且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下方,对于畜牧业的生产环境也逐渐提上日程,畜禽粪污的处理利用显得更为紧要;因此,现需要一种新型的沼液沼渣资源利用方法来优化现有技术下对沼液沼渣处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沼气制备:通过破碎装置对畜禽粪污进行破碎后得到粪污液;将粪污液与生物质颗粒以(3~7):1质量比混合后置于资源化利用装置的发酵装置中,发酵处理后收集发酵产物沼气,再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对粪污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沼液、沼渣,再通过资源化利用装置的沼液利用单元、沼渣利用单元对沼渣、沼液分别进行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nS1:沼气制备:通过破碎装置(1)对畜禽粪污进行破碎后得到粪污液;将粪污液与生物质颗粒以(3~7):1质量比混合后置于资源化利用装置的发酵装置(2)中,发酵处理后收集发酵产物沼气,再通过固液分离装置(3)对粪污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沼液、沼渣,再通过资源化利用装置的沼液利用单元(4)、沼渣利用单元(5)对沼渣、沼液分别进行资源化利用;/nS2:沼液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液放入沼液利用单元(4),通过复合菌剂以及植物种植进行生态沼液的利用,并对利用后沼液进行存储以定期排放为农田浇灌;/nS3:沼渣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渣放入沼渣利用单元(5),进行蚯蚓的养殖,蚯蚓养殖温度24℃,养殖在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养殖8~12天后捕捉养殖好的蚯蚓,并将养殖后沼渣与辅配料按照(2~3):(5~8)混合,制备优质生物有机营养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沼气制备:通过破碎装置(1)对畜禽粪污进行破碎后得到粪污液;将粪污液与生物质颗粒以(3~7):1质量比混合后置于资源化利用装置的发酵装置(2)中,发酵处理后收集发酵产物沼气,再通过固液分离装置(3)对粪污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沼液、沼渣,再通过资源化利用装置的沼液利用单元(4)、沼渣利用单元(5)对沼渣、沼液分别进行资源化利用;
S2:沼液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液放入沼液利用单元(4),通过复合菌剂以及植物种植进行生态沼液的利用,并对利用后沼液进行存储以定期排放为农田浇灌;
S3:沼渣资源化利用:将固液分离后沼渣放入沼渣利用单元(5),进行蚯蚓的养殖,蚯蚓养殖温度24℃,养殖在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养殖8~12天后捕捉养殖好的蚯蚓,并将养殖后沼渣与辅配料按照(2~3):(5~8)混合,制备优质生物有机营养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方法具体为:对发酵混合物添加占其总质量0.2~0.4%的磁珠,所述磁珠粒径为1~2mm,且磁场强度为40~55mT时投入使用,进行高温厌氧发酵,发酵温度保持在42℃~46℃,发酵时间6~9天,制得沼气,随后除杂收集利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蚯蚓的养殖温度控制在24℃,湿度控制在75±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配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12份草炭、6~9份食用菌渣、4~6份草木灰、1~2份珍珠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为光合细菌、粪肠球菌、贝氏硫细菌按照5:3:1的比例混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化利用装置主要包括破碎装置(1)、发酵装置(2)、固液分离装置(3)、沼液利用单元(4)、沼渣利用单元(5),所述破碎装置(1)、发酵装置(2)、固液分离装置(3)顺次连接,所述沼液利用单元(4)、沼渣利用单元(5)分别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液口、出渣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利用单元(4)包括沼液铺流池(41)、菌剂滤坝(42)、种植组件(43)、回用罐(44);所述沼液铺流池(41)分为斜坡部分、平面部分;所述菌剂滤坝(42)设有多个,且分布于沼液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晓君,张冬青,卢露,林璋,郭华芳,彭绍洪,刘洋,涂宁宇,余成华,王雅婷,钟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