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玉梅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往复隔流原理的茶油多重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67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油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往复隔流原理的茶油多重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侧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出料口,所述箱体左侧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左端活动连接有归位弹簧,所述滤网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板,该基于往复隔流原理的茶油多重过滤装置,通过滤网、归位弹簧、拉杆、挡板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过滤层可移动的效果,通过横杆、支撑块、转轴、过滤槽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过滤充分的效果,通过定位块、齿条、齿轮、连接杆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进料速度可控制的效果。

A multiple filter device of tea oil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ating flow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往复隔流原理的茶油多重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油生产
,具体为一种基于往复隔流原理的茶油多重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茶油是由油茶茶科种子压榨提炼而成可用于食用的食用油,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于一倍,并还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因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所以茶油在内服或外用下都有着非常良好的效用,现今茶油不仅稀少,而且量化生产极其复杂,因此当前茶油的生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茶油多是由榨油机压榨所得,而现有榨油机技术所榨得的食用油一般含有较多杂质,远远达不到直接食用的效果,并且这时茶油的品相和色泽都比较差,若想直接供应至市场销售,这时就需要进行对其进行过滤后得到精品的油质,在目前家用榨油机产品中,将原料压榨之后经过一层钢网过滤后一般需要放置沉淀数天后才能得到品质较好的油,这种方法一般耗时较长,生产效率比较低下,而且沉淀后难以将沉淀物与上层精油分离,甚至导致二次混合,在使用时过滤精度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往复隔流原理的茶油多重过滤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侧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出料口(2),所述箱体(1)左侧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槽(3),所述限位槽(3)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滤网(4),所述滤网(4)的左端活动连接有归位弹簧(5),所述滤网(4)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拉杆(6),所述拉杆(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板(7),所述箱体(1)左侧板的外壁靠近拉杆(6)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转轮(9),所述箱体(1)的内壁靠近限位槽(3)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上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往复隔流原理的茶油多重过滤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侧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出料口(2),所述箱体(1)左侧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槽(3),所述限位槽(3)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滤网(4),所述滤网(4)的左端活动连接有归位弹簧(5),所述滤网(4)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拉杆(6),所述拉杆(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板(7),所述箱体(1)左侧板的外壁靠近拉杆(6)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转轮(9),所述箱体(1)的内壁靠近限位槽(3)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上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过滤槽(13),所述箱体(1)右侧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入料口(14),所述箱体(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左端活动连接有定位块(16),所述定位块(16)的左端活动连接有齿条(17),所述齿条(17)的左端活动连接有齿轮(18),所述齿条(17)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下端活动连接有伸缩弹簧(20),所述连接杆(19)远离齿条(1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隔流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往复隔流原理的茶油多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斜形板,斜形板右端比左端高,其左端直接导入出料口(2)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往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刘玉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