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申安专利>正文

一种脱粒用农业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539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粒用农业机械,属于农业脱粒装置领域,包括外箱体、弧形传送带和中心转柱,中心转柱与弧形传送带之间设有环形齿条,中心转柱周侧等间距安装有压力辊和翻松组件,压力辊朝向中心转柱的一侧连接与环形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翻松组件包括呈三角形的翻动传送带及三根转动轴,其中一根转动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底部啮合有与环形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弧形传送带上遍布有供豆粒穿过的网孔,弧形传送带和中心转柱之间设有固定在外箱体底面上的隔离圆筒,弧形传送带的两端处均固定有与隔离圆筒和外箱体底部固定连接的隔离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脱粒强度可调,能对豆杆进行翻动,确保脱粒充分,脱粒后的豆杆能完全自动排出。

Agricultural machinery for thre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粒用农业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脱粒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脱粒用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大豆收割后,传统的脱粒方式是晒场碾扎或手工捶打剥粒,然后再扬场或用风车风选,现有的大豆机械脱粒多用水稻脱粒机进行脱粒的,但效果很差,不能有效的将大豆直接从豆杆上脱粒完,残留豆粒多,单独的大豆脱粒机多采用压辊碾压的方式或者搅拌切碎再进行筛选,容易造成大豆粒破碎,脱粒时间较长,脱粒效果较差。在申请公布号为CN110024570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农业机械大豆脱粒机,其包括机壳和进料板,所述进料板固定贯穿机壳的侧壁,所述机壳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进料板的上方,所述机壳的内腔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通过拍打条、第一压辊和筛网的组合,实现了高效分离大豆粒,同时对大豆粒进行筛选。拍打条往复转动,对传送带上的大豆杆进行拍打,使豆粒初步脱离,再通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对大豆杆进行进一步碾压破碎,实现将大豆粒多次脱离,提高了脱离效率,实现高效快速的分离豆粒,整个装置体积较小,适应多种地形,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但其存在如下缺点:一、装置安装完毕后,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粒用农业机械,包括外箱体(1)、传送带载料模块和辊压脱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载料模块包括弧形传送带(2)及驱动弧形传送带(2)运行的第一电机(3),所述弧形传送带(2)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180°,所述弧形传送带(2)上均匀遍布有供豆粒穿过的网孔;/n所述辊压脱粒模块包括竖直设于弧形传送带(2)圆心处的中心转柱(4)、沿中心转柱(4)周圈等间距分布且位于中心转柱(4)径向方向上的至少三根压力辊(5)、沿中心转柱(4)周圈等间距分布且位于中心转柱(1)径向方向上的至少三组翻松组件(6)、设于中心转柱(4)和弧形传送带(2)之间的隔离圆筒(7)以及固定在隔离圆筒(7)顶面上的环形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粒用农业机械,包括外箱体(1)、传送带载料模块和辊压脱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载料模块包括弧形传送带(2)及驱动弧形传送带(2)运行的第一电机(3),所述弧形传送带(2)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180°,所述弧形传送带(2)上均匀遍布有供豆粒穿过的网孔;
所述辊压脱粒模块包括竖直设于弧形传送带(2)圆心处的中心转柱(4)、沿中心转柱(4)周圈等间距分布且位于中心转柱(4)径向方向上的至少三根压力辊(5)、沿中心转柱(4)周圈等间距分布且位于中心转柱(1)径向方向上的至少三组翻松组件(6)、设于中心转柱(4)和弧形传送带(2)之间的隔离圆筒(7)以及固定在隔离圆筒(7)顶面上的环形齿条(8),所述隔离圆筒(7)的顶面与弧形传送带(2)的上表面平齐,且隔离圆筒(7)的底部固定在外箱体(1)内底部,所述中心转柱(4)顶部中心处连接有竖直向上贯穿外箱体(1)顶部并连接有第二电机(9)的驱动轴(10),且外箱体(1)顶部供驱动轴(10)穿过的位置固定有套装在驱动轴(10)上的轴承(11),所述中心转柱(4)的底端中心处固定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延长轴(12),所述延长轴(12)的下端连接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外周侧等间距连接有至少三根连接到隔离圆筒(7)内壁上的连杆(13);
所述压力辊(5)和翻松组件(6)均位于弧形传送带(2)的正上方,且压力辊(5)和翻松组件(6)的长度不小于弧形传送带(2)的宽度,所述压力辊(5)朝向中心转柱(4)的一端同轴式连接有位于环形齿条(8)上方的第一驱动杆(4),且第一驱动杆(1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1)连接在中心转柱(4)表面上,所述第一驱动杆(14)上固定套装有与环形齿条(8)啮合的第一齿轮(15);每相邻两根压力辊(5)之间均设有一组翻松组件(6),所述翻松组件(6)包括围成三角形形状且底边贴附在弧形传送带(2)上的翻动传送带(61)、对应位于翻动传送带(61)三个拐角处的三根转动轴(62)及夹持于翻动传送带(61)两侧并呈三角形的限位板(63),所述转动轴(6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1)与相应侧的限位板(63)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转动轴(62)朝向中心转柱(4)的一端通过轴承(11)连接到中心转柱(4)表面上,且该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义孙申安吴兆国马明霞温玉清王宾王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孙申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