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门、特别是机动车滑动门,其包括:马达驱动的驱动装置(3,4);布置在下游的、用于加载门扇(1)的联接装置(5);用于驱动装置(3,4)和联接装置(5)的控制单元(6),其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联接装置(5)被持续地脱开并且仅为了以马达驱动的方式驱动门扇(1)时才被接合。
Motor vehicle doors, especially sliding do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门、特别是机动车滑动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门、特别是机动车滑动门,其包括:马达驱动的驱动装置;布置在下游的、用于加载门扇的联接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装置和联接装置的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机动车门和特别是机动车滑动门原则上可以被手动地移动,但是在实践中经常具有驱动装置以及布置在下游的联接装置。借助于控制单元,联接装置可以转移到其位置“接合”和“脱开”中。如果联接装置被“接合”并且驱动装置借助于控制单元被加载,则连接在联接装置上的门扇可以来回运动。这原则上可以遥控地或也可以借助于位于机动车内部的开关来进行并且原则上已经得到验证。由于驱动装置的自锁力,在联接装置接合时,至少在斜坡倾斜度不超过预定值时,防止门扇由于存在的斜坡倾斜度而自己运动。由于自锁力,在联接装置接合时,机械的门操纵变得困难,其中,这种机械的门操纵在联接装置接合时可以设置为紧急打开。如果联接装置位于其位置“脱开”中,则门扇就像纯机械门扇那样动作,从而可以轻易地进行手动打开。实际上,在根据文献DE19813513A1的此类现有技术中还这样规定,控制单元使联接装置接合或脱开以使门扇停下来。由此,门扇可以机械式地运动。此外,以这种方式可以借助于用于检测运动的输出信号检测由门扇重量引起的门扇运动。由此可以推断出机动车的倾斜度。这就是说,最终通过门扇的运动来确定车辆倾斜度。在根据文献DE19813513A1的已知教导中,整体上涉及在门扇运动期间在没有传感器或其它合适的装置的情况下确定车辆车身相对于其纵向方向的倾斜度。联接装置在此情况下电磁地工作并且持续地位于其位置“接合”中。仅仅为了前面已经描述的车身倾斜度检测,联接装置才被“脱开”。在根据文献DE102008008178A1的另外的现有技术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辅助对车辆的可手动运动的车身构件的操作的方法和设备。车身构件特别是可以根据所检测到的力和/或所检测到的对操作元件的接触而借助于可控制的电驱动装置自动关闭。以这种方式,整体上应降低用于打开或关闭车身构件的力消耗。现有技术原则上已经得到验证,这涉及使用控制单元以及由此加载的驱动装置和连接在下游的、用于对连接在其上的门扇进行加载的联接装置。然而,在实践中完全会出现迄今未令人满意地被控制的问题和由此产生的操作情况。因此,迄今的、持续地使联接装置接合的这种做法对应于,在驱动装置或在此典型地使用的电机可能失效时,门扇仅能以提高的手动施加的力被机械式地移动。这导致舒适性较低。在此,虽然存在以下方案,即通过紧急操纵使联接装置转移到其功能位置“脱开”中,然而,为此需要用于紧急操纵的附加元件,这些元件一方面增加了配备有该元件的门扇的重量,另一方面也整体上导致了驱动装置成本的不可忽视的提高。此外,对于门扇例如位于其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并且同时机动车处于斜坡姿态的情况,可能产生问题。一旦联接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被“脱开”,这就会导致门扇自动地进行运动,如在根据文献DE19813513A1的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那样,以便推断出机动车车身的倾斜度。然而,因为例如用于机动车滑动门的门扇的引导件可能会部分地难以活动,并且特别是几乎不能描摹引导件的老化效应,这种做法已经是相对较不可靠的。此外,由此会引起不受控制的门运动。在此本专利技术整体上作出补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进一步改进这种机动车门和特别是机动车滑动门,使得简单地并且以小的力实现手动的紧急运行并且不困难地考虑机动车车身的可能存在的斜坡姿态。此外,这整体上应在降低结构和价格方面的花费的情况下进行。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这种类型的机动车门和特别是机动车滑动门的突出之处在于,联接装置被持续地脱开并且仅为了以马达驱动的方式驱动门扇时才被接合。“联接装置被持续地脱开并且仅为了以马达驱动的方式驱动门扇时才被接合”在此情况下特别是应当理解为,联接装置在门关闭的情况下始终是脱开的,在马达驱动的驱动运动开始时被接合并且在马达驱动的驱动运动期间保持接合。在马达驱动的驱动运动结束之后,当门扇位于与关闭位置不同的位置中时,联接装置可以保持接合或被脱开。如果门扇借助于马达驱动的驱动装置移动到关闭位置中,则联接装置再次被脱开。这意味着,由于持续地占据联接装置的位置“脱开”,门扇可以机械式地和手动地以好像根本不存在附加驱动装置那样的方式往复运动。只要不进行或操作者不期望以马达驱动的方式操纵门扇,那么这无论如何都适用。所有这些原则上都在不需要昂贵的用于紧急操纵的装置的情况下成功实现。只有当希望以马达驱动的方式移位或加载门扇时,控制单元才一方面确保使联接装置占据其位置“接合”,另一方面加载驱动装置。因此,驱动装置作用于被接合的联接装置,然后该联接装置自身又以马达驱动的方式使连接着的门扇运动。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有利地这样进行设计,即,如果门扇在被马达驱动地操纵时占据位于其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静态的中间位置,则联接装置在大多情况下也保持其接合的位置。“如果门扇在被马达驱动地操纵时占据位于其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静态的中间位置,则联接装置在大多情况下也保持其接合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应当理解为,在静态的中间位置时,联接装置沿门扇的移动路段的总长度在预先规定的区域中保持接合的位置,其中,该预先规定的区域至少大于移动路段总长度的一半,有利地至少大于移动路段总长度的三分之二。这由控制单元来确保。门扇在此情况下静止。基于驱动装置的自锁,在该中间位置时在联接装置被接合的情况下确保,机动车门不会从中间位置中突然滚出。如果机动车静止在水平表面上并且门扇在马达驱动的运动之后重新静止,使得门扇不再被以马达驱动的方式驱动,则联接装置重新被转移到其功能位置“脱开”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与此相对应的是门扇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如果车辆停放在斜坡上,则联接装置通常保持其功能位置“接合”,而与门扇恰好占据哪个位置无关。在此,本专利技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即,通过控制单元可以由操作者这样加载驱动装置和连接在下游的联接装置,使得门扇可以停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中。由此,在现有技术中为终点位置设置的、单独的车门限位器是不必要的,这降低了结构上的耗费。与此相对应的是之前已经提到的、在门扇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静态的中间位置。这样的静态的中间位置可以不困难地且有利地通过传感器方式确定。因为门扇通常配备有连接到控制单元上的位置传感器。借助于该位置传感器可以确定门扇相对于车身的位置并且可以无缺陷地检测并且彼此区分至少三个基本位置“打开位置”、“关闭位置”和“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任意中间位置”。控制单元现在根据位置传感器的相应信号相应地加载联接装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门的一个设计方案中,控制单元被设置用于,当静态的中间位置位于预先规定的宽度之内时,使联接装置脱开。“设置”在此情况下应当理解为,控制单元被相应地编程。预先规定的宽度可以被任意地预先给定并且例如可以选择为,使得人员可以随时下车。例如,预先规定的宽度可以被确定为50cm。通过这种设计方案可以确保,在对于下车足够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门、特别是机动车滑动门,其包括:马达驱动的驱动装置(3,4);布置在下游的、用于加载门扇(1)的联接装置(5);用于驱动装置(3,4)和联接装置(5)的控制单元(6),/n其特征在于,/n联接装置(5)被持续地脱开并且仅为了以马达驱动的方式驱动门扇(1)时才被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13 DE 102017121150.01.一种机动车门、特别是机动车滑动门,其包括:马达驱动的驱动装置(3,4);布置在下游的、用于加载门扇(1)的联接装置(5);用于驱动装置(3,4)和联接装置(5)的控制单元(6),
其特征在于,
联接装置(5)被持续地脱开并且仅为了以马达驱动的方式驱动门扇(1)时才被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其特征在于,如果门扇(1)在被马达驱动地操纵时占据位于其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静态的中间位置,则联接装置(5)在大多情况下也保持其接合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6)被设置用于,当静态的中间位置位于预先规定的宽度之内时,使联接装置(5)脱开。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6)附加地根据倾斜度传感器(9)的信号而加载联接装置(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6)被设置用于,在水平停放的情况下使联接装置(5)在所有中间位置中保持脱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其特征在于,仅当门扇(1)在中间位置中静止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海因今,
申请(专利权)人:开开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