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侧角撑小袋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改善的小袋下落测试性能的侧角撑小袋。
技术介绍
在由单片膜或层合体(即,两片或更多片膜)制成的小袋的情况中,小袋的结构使得其在填充期间不膨胀,但是当排空或填满时具有大致类似的形状和构型。为了增加可用的填充空间,常见的是使小袋沿其两个纵向侧均具有侧角撑,从而连接小袋的前侧和后侧。在填充小袋时,角撑允许前表面和后表面远离彼此膨胀。角撑结构是有利的,因为它允许未填充的小袋在排空时是基本上平坦的,然后随着小袋填充有产品而膨胀至整个深度。(竖直的)成形-填充-密封机是制造此类角撑小袋的方法。侧角撑小袋的问题之一是,当(尤其用产品诸如相对较大重量(例如,1-4kg)的衣物洗涤剂粉末)填充此类小袋时,通常观察到小袋在“小袋下降”测试中可显示出不可接受的高失效率。在该测试中,填充的小袋从预定高度下降到地面,并检查小袋以评估小袋的任何密封件是否由于冲击而失效。所关注的区域为小袋的四个内角。在这些角中,由于角撑,膜/层合体的四个层聚集在一起进行密封。通常认为,失效的原因在于难以确保四个层之间的粘性密封。此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角撑柔性小袋(1),包括:/n相对的第一侧向侧和第二侧向侧(13,33),/n其中第一上角撑密封件(7)设置在第一侧向侧(13)上,并且第二上角撑密封件(35)设置在第二侧向侧(33)上,/n其中第一下角撑密封件(17)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向侧(13)上并与所述第一上角撑密封件(7)相对,并且第二下角撑密封件(37)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向侧(33)上并与所述第二上角撑密封件(35)相对,/n其中UV固化的涂层的至少一个离散区域(11,15,未示出)邻近所述第一侧向侧或所述第二侧向侧上的所述角撑密封件(7,17,35,37)中的至少任一个被涂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侧角撑柔性小袋(1),包括:
相对的第一侧向侧和第二侧向侧(13,33),
其中第一上角撑密封件(7)设置在第一侧向侧(13)上,并且第二上角撑密封件(35)设置在第二侧向侧(33)上,
其中第一下角撑密封件(17)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向侧(13)上并与所述第一上角撑密封件(7)相对,并且第二下角撑密封件(37)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向侧(33)上并与所述第二上角撑密封件(35)相对,
其中UV固化的涂层的至少一个离散区域(11,15,未示出)邻近所述第一侧向侧或所述第二侧向侧上的所述角撑密封件(7,17,35,37)中的至少任一个被涂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角撑柔性小袋(1),其中所述UV固化的涂层的至少一个离散区域(11,15,未示出)包括10微米至150微米,优选地20微米至130微米,更优选地25微米至110微米,甚至更优选地30微米至90微米的厚度;优选地,所述UV固化的涂层(11,15,未示出)为半透明或透明的,优选地透明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角撑柔性小袋(1),其中UV固化的涂层的所述离散区域(11,15,未示出)包括10g/m2至50g/m2,优选地15g/m2至40g/m2,更优选地18g/m2至33g/m2的实际涂层重量(优选地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UV固化的涂层(11,15,未示出)为半透明或透明的,优选地透明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角撑柔性小袋(1),其中UV固化的涂层的所述离散区域(11,15,未示出)中的至少两个,优选地至少三个,更优选地四个邻近所述第一侧向侧或第二侧向侧(13,33)上的对应角撑密封件(7,17,35,37)中的每一个被涂覆。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角撑柔性小袋(1),其中UV固化的涂层的所述离散区域(11,15,未示出)为UV固化的柔性版印刷施加的涂层。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角撑柔性小袋(1),还包括:
顶部密封件(41)和相对的底部密封件(43),
其中第一上角撑密封件(7)和所述顶部密封件(41)形成第一顶部竖直相交部(31),并且所述第一下角撑密封件(17)和所述底部密封件(43)形成第一底部竖直相交部(25);
其中沿着第一侧向纵向轴线(3)的平面与所述第一顶部竖直相交部(31)和所述第一底部竖直相交部(25)相交;
优选地,其中沿着第一侧向纵向轴线(3)的所述平面也与UV固化的涂层的所述至少一个离散区域(11或15),优选地UV固化的涂层的所述离散区域中的至少两个(11,15)相交。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角撑柔性小袋(1),其中UV固化的涂层的所述离散区域(11,15)中的至少任一个,优选地至少两个在沿着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