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变量自动交叉流过滤器控制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进的交叉流过滤(CFF)控制。更具体地,提供了一种用于交叉流过滤的多变量、多模式控制的系统和方法,其允许改进对压力和流量的自动控制的改进的灵活性。特别可改善防过压。
技术介绍
交叉流过滤是常用的过滤过程,其中供给基本上平行于膜表面流动,从而防止在膜上积聚。在交叉流过滤过程中不会发生形成通常用于终端过滤的滤饼。供给的部分通过膜,称为渗透物。不通过膜的部分称为渗余物。在交叉流过滤过程中,渗余物进行再循环,即再次被引导通过膜表面。期望的最终产物可包含在渗透物和/或渗余物中。交叉流过滤技术可非常广泛地应用到过程中,例如,流体、乳液、悬浮液、饮料,诸如水、果汁、啤酒、葡萄酒、乳清、牛奶、污水和溶液,例如用于生物技术、药物、生物药物、生物成因、医学、化学、化妆品和实验室应用。交叉流过滤器内部的流速和压力的手动控制缺乏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某些可能有益的控制模式是不可能的,或需要人工控制的不合理的人员参与。现有的诸如安全阀的防过压解决方案会导致材料的损失,并可能对系统部件和操作者造成损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变量自动控制系统的交叉流过滤系统。上述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优选实施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控制交叉流过滤(CFF)系统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测量值处理单元,其配置为:接收来自交叉流过滤系统的多个传感器的多个传感器信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自动控制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n测量值处理单元,其配置为:/n接收来自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多个传感器的多个传感器信号;以及/n基于所述多个传感器信号确定限定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操作状态的多个过程参数;/n控制模式选择单元,其配置为:/n基于用户输入确定作为控制参数集合的过程参数的子集;以及/n为所述控制参数集合中的每个控制参数确定相应的设定值;以及/n控制单元,包括多个控制回路模块,每个控制回路模块均配置为:/n从所述控制参数集合中接收至少一个控制参数;/n确定接收到的控制参数与所述对应的设定值的控制偏差;以及/n向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专用致动器提供致动信号,所述致动信号适于改变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操作状态,以便减小所确定的控制偏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6 EP 17001648.91.用于自动控制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
测量值处理单元,其配置为:
接收来自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多个传感器的多个传感器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传感器信号确定限定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操作状态的多个过程参数;
控制模式选择单元,其配置为:
基于用户输入确定作为控制参数集合的过程参数的子集;以及
为所述控制参数集合中的每个控制参数确定相应的设定值;以及
控制单元,包括多个控制回路模块,每个控制回路模块均配置为:
从所述控制参数集合中接收至少一个控制参数;
确定接收到的控制参数与所述对应的设定值的控制偏差;以及
向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专用致动器提供致动信号,所述致动信号适于改变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操作状态,以便减小所确定的控制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测量值处理单元配置为:
接收至少一个压力信号(Pf;Pr;PP),其指示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流体流中的压力,优选地接收供给压力信号(Pf)和/或渗余物压力信号(Pr)和/或渗透物压力信号(PP);
从至少一个接收的压力信号,优选地所述供给压力信号(Pf)和/或所述渗透物压力信号与所述渗余物压力信号之间的压力差,确定至少一个防过压信号;以及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防过压信号中的局部最大值,
所述控制模式选择单元配置为:
确定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所述供给压力信号(Pf)和/或所述供给压力信号(Pf)与所述渗余物压力信号(Pr)之间的压力差(ΔP)和/或跨膜压力(TMP)作为主控制参数;
将所述至少一个防过压信号中的局部最大值确定为至少一个次级控制参数;以及
分别为所述主控制参数和所述次级控制参数确定主设定值和至少一个次级设定值,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供给泵控制回路模块,其包括:
主供给泵控制回路,其配置为:
接收所述主控制参数;
确定所述主设定值与所接收的主控制参数之间的主控制偏差;以及
提供主供给泵致动信号,所述主供给泵致动信号适于供给泵致动器改变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供给泵的操作,从而减小所确定的主控制偏差;
至少一个次级供给泵控制回路,其配置为: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次级控制参数;
确定所接收的至少一个次级控制参数与至少一个次级设定值的至少一个次级控制偏差;以及
提供至少一个次级供给泵致动信号,所述次级供给泵致动信号适于所述供给泵致动器改变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供给泵的操作,从而减小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次级控制偏差,以及
防过压单元,配置成根据与较低或最低供给流量相对应的信号,选择性地将所述主供给泵致动信号或所述至少一个次级供给泵致动信号供给至所述供给泵致动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供给泵控制回路和所述至少一个次级供给泵控制回路均包括PID控制器,所述PID控制器均具有相同的PID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适于自动控制多通道交叉流过滤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式选择单元配置成接收所述多通道交叉流过滤系统的前流道过滤通道中的过压条件,并确定所述多通道交叉流过滤系统的跟随过滤通道的所述至少一个次级设定值。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信号包括:
供给压力信号(Pf),指示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供给流中的压力;和/或
渗余物压力信号(Pr),指示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渗余物流中的压力;和/或
渗透物压力信号(PP),指示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渗透物流中的压力;和/或
重量信号(Mr),指示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渗余物容器的质量;和/或
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供给流的流量信号。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多个过程参数包括:
传感器信号;和/或
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跨膜压力(TMP);和/或
指示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供给流中的压力的供给压力(Pf)与指示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渗余物流中的压力的渗余物压力(Pr)之间的压力差(ΔP);和/或
渗透物流速(F),指示通过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过滤器膜的流速,
其中,所述渗透物流速F优选地根据以下等式来确定:
具有测量的渗余物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渗余物密度ρ、以及添加至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所述渗余物的渗滤缓冲物的流速L。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控制回路模块包括供给泵控制回路,所述供给泵控制回路配置成为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供给泵致动器提供供给泵致动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模式选择单元优选地配置为选择性地将以下所列作为控制参数提供给所述供给泵控制回路:
指示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供给流中的压力的供给压力信号(Pf);和/或
指示所述交叉流过滤系统的供给流中的压力的供给压力(Pf)与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萨拉瓦特·马加佐夫,马丁·鲁瑟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自动化合作关系剑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