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载波消除光通信方法、可见光收发器及可见光通信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433373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对称载波消除光通信方法、可见光收发器及可见光通信终端,以降低点对点互联的对准难度。一种对称载波消除光通信方法,可见光通信终端与对端通视同一反射面;方法包括:可见光通信终端向反射面发送第一可见光信号;可见光通信终端接收可见光信号并转化为第一目标电信号;其中,第一目标电信号包括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第一接收信号为:第一可见光信号传输至反射面再被可见光通信终端接收下来的电信号;第二接收信号为:第二可见光信号传输至反射面后再被可见光通信终端接收下来的电信号;可见光通信终端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估计信号;在第一目标电信号中减去估计信号,得到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估计信号。

Symmetrical carrier cancellation optical communication method, visible light transceiver an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称载波消除光通信方法、可见光收发器及可见光通信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对称载波消除光通信方法、可见光收发器及可见光通信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见光终端之间点对点互联需求旺盛。由于可见光通信定向性的特点,最简单的实现点对点互联的方法就是两个终端之间对准传输,以获取对端发送的可见光信号,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存在对准困难,无法应对终端移动的问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对称载波消除光通信方法、可见光收发器及可见光通信终端,以降低点对点互联的对准难度,并提高可见光通信的空间复用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称载波消除光通信方法,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终端与对端之间进行全双工点对点通信;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与对端通视同一反射面;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向所述反射面发送第一可见光信号;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接收可见光信号并转化为第一目标电信号;其中,在所述对端向所述反射面发送第二可见光信号的场景下,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称载波消除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终端与对端之间进行全双工点对点通信;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与对端通视同一反射面;/n所述方法包括:/n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向所述反射面发送第一可见光信号;/n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接收可见光信号并转化为第一目标电信号;其中,在所述对端向所述反射面发送第二可见光信号的场景下,所述第一目标电信号包括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反射面、经所述反射面散射和反射后再被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所述第二可见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反射面、经所述反射面散射和反射后再被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接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载波消除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终端与对端之间进行全双工点对点通信;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与对端通视同一反射面;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向所述反射面发送第一可见光信号;
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接收可见光信号并转化为第一目标电信号;其中,在所述对端向所述反射面发送第二可见光信号的场景下,所述第一目标电信号包括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反射面、经所述反射面散射和反射后再被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所述第二可见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反射面、经所述反射面散射和反射后再被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接收下来的电信号;
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估计信号;
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在所述第一目标电信号中减去所述估计信号,得到的第二目标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电信号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估计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与所述对端的通视角在所述反射面上具有重叠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信道估计之前,还包括:
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向所述反射面发送参考信号对应的可见光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的幅度已知;
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根据返回信号和所述参考信号的幅度,计算信道响应;
其中,所述信道响应用于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返回信号为: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可见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反射面、被所述反射面散射和反射后再被所述可见光收发器接收下来的电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目标电信号中减去所述估计信号包括:
在所述第一目标电信号的幅度上减去所述估计信号的幅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可见光通信终端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可见光信号时,所述对端处于静默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嘉伟朱义君汪涛田忠骏曲晶张二峰张艳语李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