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及输出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及输出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的系统,通常的,逆变器包括并网运行和离网运行模式。并网运行模式,即是将诸如太阳能等的光伏组件发电产生的直流电你变成交流电,在满足本地负载消耗后,将多余的电能输送至电网,也即并网模式;而离网运行模式,则是在电网异常或者停止向电网输送时,逆变器离网运行并输出固定电压,并向与逆变器离网输出端连接的负载提供电能的模式,也即离网模式。世界范围内的家用供电系统主要包括单相电网系统和分相(SplitPhase)电网系统两种。其中,家用单相电网系统是由三相电网系统中的一根火线和零线构成,在该种系统下,火线对零线电压为220V或230V,故而,适配单相电网系统区域的家用电器设备只有230V的电压等级。相应的,分相电网系统则是由三相电网系统中的两根火线和零线构成,在该种系统下,火线对零线电压是101V或者120V(后续以120V为例说明),而火线对火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包括:/n两直流母线滤波电容,定义为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n三输出功率线,三所述输出功率线的一端都连接至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之间,三输出功率线的另一端分别与分相电网的第一火线、第二火线以及零线连接,则将三输出功率线分别定义为第一火线输出功率线、第二火线输出功率线和零线输出功率线;/n由所述第一火线输出功率线和第二火线输出功率线分别与开关管、滤波电感连接构成的两桥臂形成的逆变电路;/n辅助开关件,该辅助开关件使得所述变换结构于单相电网运行模式和分相电网运行模式下切换,其中,/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包括:
两直流母线滤波电容,定义为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
三输出功率线,三所述输出功率线的一端都连接至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之间,三输出功率线的另一端分别与分相电网的第一火线、第二火线以及零线连接,则将三输出功率线分别定义为第一火线输出功率线、第二火线输出功率线和零线输出功率线;
由所述第一火线输出功率线和第二火线输出功率线分别与开关管、滤波电感连接构成的两桥臂形成的逆变电路;
辅助开关件,该辅助开关件使得所述变换结构于单相电网运行模式和分相电网运行模式下切换,其中,
当所述变换结构工作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辅助开关件的通断,使得所述变换结构处于单相电网运行模式或分相电网运行模式,当所述变换结构处于分相电网运行模式时,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使得所述变换结构于并网时控制其每一相的输出电流及相位差,以及所述变换结构于离网时控制所述输出功率线的电压及相位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由第一火线输出功率线构成的桥臂为第一桥臂,由第二火线输出功率线构成的桥臂为第二桥臂,其中,
第一桥臂上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以及第一滤波电感;
第二桥臂上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以及第二滤波电感,且,所述第四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桥臂上,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滤波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第三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二桥臂上,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其中,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都连接至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之间的中点上,且,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其源极连接至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源极至所述第二滤波电容之间,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漏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分相电网的双向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开关件包括第一开关件和第二开关件,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之间,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开关管和第七开关管之间,所述第二开关件设置于所述零线输出功率线上,则,当所述变换结构处于所述单相电网运行模式,则所述第一开关件闭合,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军,黄敏,方刚,卢进军,刘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