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所述充电方法包括:在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蓝牙耳机的电池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若所述蓝牙耳机为非充电状态,则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检测通用串行总线USB充电接口是否被插入充电设备;若检测到USB充电接口被插入充电设备,则重启所述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控制所述蓝牙耳机进入充电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蓝牙耳机的安全充电,避免安全隐患。
Charging method, Bluetooth headset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方法、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收听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伴随着移动终端技术、芯片技术的飞速发展,耳机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蓝牙耳机市场。蓝牙耳机包括颈线式、头戴式和骨传导蓝牙耳机和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等多种类型。其中,颈线式、头戴式和骨传导蓝牙耳机一般是通过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连接适配器进行充电。在充电时,如果用户佩戴使用的话,存在安全隐患,例如电池漏电、爆炸等。因此,如何实现蓝牙耳机的安全充电,避免安全隐患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实现蓝牙耳机的安全充电,避免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方法,所述充电方法包括:在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蓝牙耳机的电池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若所述蓝牙耳机为非充电状态,则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检测通用串行总线USB充电接口是否被插入充电设备;若检测到USB充电接口被插入充电设备,则重启所述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控制所述蓝牙耳机进入充电模式。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蓝牙耳机为充电状态,则每隔第三预设时间检测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是否被拔出;若检测到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被拔出,则控制所述蓝牙耳机关机。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是否被拔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检测到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未被拔出,则维持充电状态。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的步骤包括:检测所述状态信息为第一预设字符串还是为第二预设字符串,得到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可选地,所述若检测到USB充电接口被插入充电设备,则重启所述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控制所述蓝牙耳机进入充电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电池的状态信息更新为充电状态所对应的状态信息。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充电程序,所述充电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在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蓝牙耳机的电池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若所述蓝牙耳机为非充电状态,则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检测通用串行总线USB充电接口是否被插入充电设备;若检测到USB充电接口被插入充电设备,则重启所述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控制所述蓝牙耳机进入充电模式。可选地,所述充电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所述蓝牙耳机为充电状态,则每隔第三预设时间检测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是否被拔出;若检测到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被拔出,则控制所述蓝牙耳机关机。可选地,所述充电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检测到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未被拔出,则维持充电状态。可选地,所述充电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状态信息为第一预设字符串还是为第二预设字符串,得到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充电程序,所述充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充电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方法、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蓝牙耳机的电池的状态信息,并根据状态信息判断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若蓝牙耳机为非充电状态,则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检测USB充电接口是否被插入充电设备;若检测到USB充电接口被插入充电设备,则重启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控制蓝牙耳机进入充电模式。通过上述方式,在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在检测到蓝牙耳机的USB充电接口插入充电设备时,即进行充电时,重启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以断开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用户连接不上蓝牙耳机则不会继续使用,从而可实现蓝牙耳机的安全充电,避免因蓝牙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同时充电导致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中,伴随着移动终端技术、芯片技术的飞速发展,耳机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蓝牙耳机市场。蓝牙耳机包括颈线式、头戴式和骨传导蓝牙耳机和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等多种类型。其中,颈线式、头戴式和骨传导蓝牙耳机一般是通过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连接适配器进行充电。在充电时,如果用户佩戴使用的话,存在安全隐患,例如电池漏电、爆炸等。因此,如何实现蓝牙耳机的安全充电,避免安全隐患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在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蓝牙耳机的电池的状态信息,并根据状态信息判断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若蓝牙耳机为非充电状态,则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检测USB充电接口是否被插入充电设备;若检测到USB充电接口被插入充电设备,则重启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控制蓝牙耳机进入充电模式。通过上述方式,在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在检测到蓝牙耳机的USB充电接口插入充电设备时,即进行充电时,重启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以断开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用户连接不上蓝牙耳机则不会继续使用,从而可实现蓝牙耳机的安全充电,避免因蓝牙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同时充电导致的安全隐患。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终端可以是通过USB充电接口进行充电的蓝牙耳机,如颈线式蓝牙耳机、头戴式蓝牙耳机和骨传导蓝牙耳机等。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通信总线1002,存储器1003。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100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3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在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蓝牙耳机的电池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n若所述蓝牙耳机为非充电状态,则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检测通用串行总线USB充电接口是否被插入充电设备;/n若检测到USB充电接口被插入充电设备,则重启所述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控制所述蓝牙耳机进入充电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蓝牙耳机的电池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
若所述蓝牙耳机为非充电状态,则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检测通用串行总线USB充电接口是否被插入充电设备;
若检测到USB充电接口被插入充电设备,则重启所述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控制所述蓝牙耳机进入充电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蓝牙耳机为充电状态,则每隔第三预设时间检测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是否被拔出;
若检测到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被拔出,则控制所述蓝牙耳机关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是否被拔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USB充电接口的充电设备未被拔出,则维持充电状态。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状态信息为第一预设字符串还是为第二预设字符串,得到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为非充电状态。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USB充电接口被插入充电设备,则重启所述蓝牙耳机并关闭蓝牙功能,控制所述蓝牙耳机进入充电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电池的状态信息更新为充电状态所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