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及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包括:内层,所述内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而成,其内部用于铺设电缆;中间增强层,所述中间增强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缠绕多层混合而成,固定铺设复合在内层外表面,中间增强层的表面注胶并渗透至内部;塑料外层,所述塑料外层固定在中间增强层外表面。内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而成,抗摩擦,不易脱丝,易穿电缆,避免了以往内壁存在毛刺穿缆时划伤电缆;中间增强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缠绕混合而成,机械强度高,能够承受重的荷载;将干纤维丝进行编织,去掉了预浸工序,减少了工序,提高了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外层的塑料外层形成保护层,外壁不易破损,无毛刺,方便安装及搬运。
A kind of high strength plastic steel composite cable conduit and its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及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导管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及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缆铺设时通常都使用导管地埋方式,利用导管对其内部的电缆进行引导和保护。对现行使用的电力导管进行分析,以往使用的主要有镀锌钢管、聚氯乙烯(PVC)管、氯化聚氯乙烯(CPVC)管、聚乙烯(PE)管、玻璃钢夹砂电缆导管、塑钢电缆管等。以上电缆导管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由于使用的材料的局限性,这些电缆导管具有一定的弊端:①镀锌钢管,虽具有钢管较好的机械强度,但属于有缝直焊钢管,焊缝内层焊接处存在大量毛刺,容易在进行穿缆时划伤电缆;②PVC管、CPVC管、PE管,虽耐腐绝缘,内壁光滑,但机械强度差,难承受重的荷载,在地下受力易破裂,达不到电缆防护的技术要求;③玻璃钢夹砂管,虽强度达标,但由于内壁难以承受穿缆摩擦力,会造成散丝缠死电缆,导致穿缆失败;④塑钢电缆管,包括内层的PE管和外侧的玻璃钢管,虽耐腐绝缘,内壁光滑,强度达标,其综合性能均高于上述各种管材,但外层的玻璃钢管易破损并产生毛刺,安装及搬运时很容易扎伤工人手部,导致搬运及安装困难,影响塑钢电缆管的推广使用。综上,现有的电缆导管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成为行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及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解决了以往内壁存在毛刺穿缆时划伤电缆的问题,解决了以往机械强度差难承受重的荷载在地下受力易破裂的问题,解决了以往内壁存在散丝缠死电缆导致穿缆失败的问题,解决了以往外层的玻璃钢管易破损并产生毛刺容易扎伤工人手部及搬运安装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包括:内层,所述内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而成,其内部用于铺设电缆;中间增强层,所述中间增强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缠绕多层混合而成,固定铺设复合在内层外表面,中间增强层的表面注胶并渗透至内部;塑料外层,所述塑料外层固定在中间增强层外表面。所述纤维丝采用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或芳纶纤维。所述中间增强层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塑料外层的材质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ABS。所述塑料外层的厚度为0.1-5mm。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的生产设备,包括设在模芯外侧的内编织机,内编织机用于将干纤维丝编织成内层,内编织机后侧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中间缠绕机及中间编织机,中间缠绕机及中间编织机用于将干纤维丝在内层外编织、缠绕混合成中间增强层,中间缠绕机及中间编织机后侧设有设在中间增强层外侧的外模具,外模具一侧设有注胶机,注胶机的注胶管路伸至外模具内用于向中间增强层的表面注胶并渗透至内部,外模具后侧设有烘箱,烘箱后侧设有挤出机,挤出机的模头设在中间增强层外侧,用于塑料外层的挤出成型并使塑料外层直接固定复合在中间增强层外表面,挤出机后侧设有冷却装置用于管材的冷却定型,冷却装置后侧设有牵引机及切割机。所述外模具内设有若干开槽凸起,用于在中间增强层的外表面开设凹槽。所述注胶机的注胶管路设在外模具的中间位置,胶由中间向两侧渗透。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内编织机,内编织机将干纤维丝编织成管道的内层;S2:启动中间缠绕机及中间编织机,中间缠绕机及中间编织机将干纤维丝在内层外编织、缠绕混合成中间增强层;S3:中间增强层穿过外模具,通过注胶机向外模具内的中间增强层注胶,胶填充在中间增强层的表面并渗透至内部;S4:启动烘箱对注胶后的中间增强层进行烘干;S5:启动挤出机,中间增强层穿过挤出机的模头,挤出机将塑料外层挤出成型并使塑料外层直接固定复合在注胶后的中间增强层外表面;S6:启动冷却装置,经挤出机挤出后的管材穿过冷却装置,在冷却装置内冷却固化定型;S7:启动切割机,将管材切断;S8:对管材端口进行修整毛边成型。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内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而成,抗摩擦,不易脱丝,易穿电缆,避免了以往内壁存在毛刺穿缆时划伤电缆,避免了以往内壁存在散丝缠死电缆导致穿缆失败;中间增强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缠绕混合而成,机械强度高,能够承受重的荷载,不易破裂,对内部电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将干纤维丝进行编织,去掉了预浸工序,减少了工序,提高了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外层的塑料外层形成保护层,外壁不易破损,无毛刺,避免了纤维丝易破损并产生毛刺扎伤工人手部,方便安装及搬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层,2、中间增强层,3、塑料外层,4、凹槽,5、模芯,6、内编织机,7、中间缠绕机,8、中间编织机,9、外模具,10、注胶机,11、烘箱,12、挤出机,13、冷却装置,14、牵引机,15、切割机,16、开槽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包括:内层1,所述内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而成,其内部用于铺设电缆;中间增强层2,所述中间增强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缠绕多层混合而成,固定铺设复合在内层外表面,中间增强层的表面注胶并渗透至内部;塑料外层3,所述塑料外层固定在中间增强层外表面。所述纤维丝采用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或芳纶纤维。所述中间增强层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凹槽4,可使塑料外层固定的更加牢固,防止塑料外层滑脱。所述塑料外层的材质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ABS,表面光滑无毛刺,方便安装及搬运。所述塑料外层的厚度为0.1-5mm,既可达到保护强度要求,又节材降耗,且方便缠绕机进行缠绕。如图2所示,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的生产设备,包括设在模芯5外侧的内编织机6,内编织机6用于将干纤维丝编织成内层,内编织机6后侧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中间缠绕机7及中间编织机8,中间缠绕机7及中间编织机8用于将干纤维丝在内层外编织、缠绕混合成中间增强层,中间缠绕机7及中间编织机8后侧设有设在中间增强层外侧的外模具9,外模具9一侧设有注胶机10,注胶机10的注胶管路伸至外模具9内用于向中间增强层的表面注胶并渗透至内部,外模具9后侧设有烘箱11,烘箱11后侧设有挤出机12,挤出机12的模头设在中间增强层外侧,用于塑料外层的挤出成型并使塑料外层直接固定复合在中间增强层外表面,挤出机12后侧设有冷却装置13用于管材的冷却定型,冷却装置13后侧设有牵引机14及切割机15。所述外模具9内设有若干开槽凸起16,用于在中间增强层的外表面开设凹槽。所述注胶机10的注胶管路设在外模具9的中间位置,胶由中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层,所述内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而成,其内部用于铺设电缆;/n中间增强层,所述中间增强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缠绕多层混合而成,固定铺设复合在内层外表面,中间增强层的表面注胶并渗透至内部;/n塑料外层,所述塑料外层固定在中间增强层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层,所述内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而成,其内部用于铺设电缆;
中间增强层,所述中间增强层通过干纤维丝编织、缠绕多层混合而成,固定铺设复合在内层外表面,中间增强层的表面注胶并渗透至内部;
塑料外层,所述塑料外层固定在中间增强层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丝采用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或芳纶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增强层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层的材质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AB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层的厚度为0.1-5mm。
6.一种高强塑钢复合电缆管道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模芯外侧的内编织机,内编织机用于将干纤维丝编织成内层,内编织机后侧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中间缠绕机及中间编织机,中间缠绕机及中间编织机用于将干纤维丝在内层外编织、缠绕混合成中间增强层,中间缠绕机及中间编织机后侧设有设在中间增强层外侧的外模具,外模具一侧设有注胶机,注胶机的注胶管路伸至外模具内用于向中间增强层的表面注胶并渗透至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众,马旭,李成军,陈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呈祥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