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系统、报警系统和报警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249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手表终端和IOT应用终端,所述手表终端被配置为检测佩戴者的生物特征、位置信息,并根据佩戴者的位置信息触发报警模式;所述IOT应用终端,用于设定安全范围、报警电话,以及存储定位信息,并将安全范围和报警电话回传至手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系统、报警系统和报警方法,基于NB‑IOT通信与GSM通信切换,设置报警唤醒机制,以NB‑IOT传输网络触发式控制GSM网络,从而降低GSM网络的功耗,实现便携式手表能有效降低能耗,达到增强手表续航能力的特点。

Smart watch system, alarm system and alarm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手表系统、报警系统和报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系统、报警系统和报警方法。
技术介绍
到2020年全球接入互联网设备将达到270亿,未来低功耗广域网(LPWA)将出现爆炸式增长。因此,便携式穿戴设备便捷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然而,市场上的穿戴设备通信方式采用GSM实时监听网络的模式,导致手表能耗高,手机电池过大影响美观及便利。目前,智能手表存在智能化、功耗、体积重量、人机交互等很难。2016年3GPP完成了标准核心协议和相关标准的部署,由于NB-IOT(窄带物联网)核心网具有无线覆盖、设备功耗低、支持低延迟灵敏度、终端复杂度低以及用户连接数多等特点,在物联网行业深受业界人士喜爱。NB-IOT借助PSM和eDRX模式下实现更长待机,前者终端仍注册在网但信令不可达,使终端处于深睡眠节电模式;后者进一步延长终端睡眠周期,减少接受单元不必要的启动。基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模块报警系统已经普遍流行,自动拨号联系监护者和报警。微控制器通过AT指令来控制GSM模块实现无线通信功能(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手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手表终端和IOT应用终端,/n所述手表终端被配置为检测佩戴者的生物特征、位置信息,并根据佩戴者的位置信息触发报警模式;/n所述IOT应用终端,用于设定安全范围、报警电话,以及存储定位信息,并将安全范围和报警电话回传至手表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手表终端和IOT应用终端,
所述手表终端被配置为检测佩戴者的生物特征、位置信息,并根据佩戴者的位置信息触发报警模式;
所述IOT应用终端,用于设定安全范围、报警电话,以及存储定位信息,并将安全范围和报警电话回传至手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终端包括一功能切换模块,用于启动/关闭报警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终端包括生物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体生物特征;定位模块,用于记录并输出手表终端的位置及轨迹信息;
NB-IOT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与NB-IOT网络节点通信;GSM通信模块,用于触发自动拨号,接入GSM系统;通信切换模块,用于切换NB-IOT通信与GSM通信;
中心处理器,被配置为对比手表终端距离位信息的实时距离与设定的安全距离,根据对比结果触发报警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终端还包括时钟模块、显示屏和电源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处理器对比手表终端距离位信息的实时距离与设定的安全距离,
当所述实时距离大于所述安全距离,触发位置检测;
当所述实时距离小于所述安全距离,不触发位置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距离大于所述安全距离,触发位置检测时,
当所述实时距离达到第一阈值,则选择NB-IOT网络节点,并将所述实时距离数据发送至IOT应用终端;
当所述实时距离达到第二阈值,则切换至GSM通信,触发自动拨号与IOT应用终端建立GSM通信;
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康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高开清芯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