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20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在每次电动车进行充电时,读取并记录每次充电卡的ID,电动车充电完成后,获取并记录每次所述ID进入充电到离开充电桩的时间,计算每个ID对应的平均逗留时长Ta;获取充电站最大充电负荷P1、充电站当前负荷P2、当前充电电动车的充电卡的ID1、ID2...IDn,以及计算当前充电电动车的ID对应的所需充电时长T1、T2...Tn;根据ID1、ID2...IDn获取对应的平均逗留时长Ta1、Ta2...Tan;当有新的电动车接入充电时,读取充电所需功率P3,若P3+P2>P1,则对Ta>T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降低充电功率。

An intelligent loa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站电力分配领域,具体指有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充电桩是电动车充电的装置。充电站建设有多个充电桩,可为开车在外的电动车进行集中充电、管理。充电站通过集中管理、分配电力到各个充电桩,并检测每个充电桩的工作状态,对其进行计费等操作。充电站的设计过程中,每个充电桩的功率之和大于充电站的最大充电负荷,是因为,1、充电站的每个充电桩不一定有电动车正在充电;2、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在电池容量的0-80%,其充电方式一般为恒流充电,充电功率需求较大,在电池容量的80-100%,其充电方式为恒压充电,电流逐渐减小,恒压充电的功率相比恒流充电的功率小的多,即使每个充电桩均有车在充电,一般不会出现每个电动车均在恒流充电的充电状态。然而,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地方,人们习惯在吃饭、休息等时间集中进行充电,因此充电站在这些时间段开始出现集中充电,且电动车的电量一般都偏低,每个充电桩的功率之和开始出现大于充电站最大充电负荷的情况,新加入的电动车无法进行充电。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是本专利技术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在每次电动车进行充电时,读取并记录每次充电卡的ID,电动车充电完成后,获取并记录每次所述ID进入充电到离开充电桩的时间,计算每个ID对应的平均逗留时长Ta;获取充电站最大充电负荷P1、充电站当前负荷P2、当前充电电动车的充电卡的ID1、ID2...IDn,以及计算当前充电电动车的ID对应的所需充电时长T1、T2...Tn;根据ID1、ID2...IDn获取对应的平均逗留时长Ta1、Ta2...Tan;当有新的电动车接入充电时,读取充电所需功率P3,若P3+P2>P1,则对Ta>T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降低充电功率;将降低的充电功率分配给新加入充电的电动车。进一步地,当前充电电动车的ID对应的所需充电时长包含:当前电动车充电至电量80%所需的时间Tb、当前电动车充电从电量80%到电量100%所需的时间Tc,其中T1=(Tb1+Tc1)、T2=(Tb2+Tc2)...Tn=(Tbn+Tcn)。进一步地,对Ta>T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降低充电功率具体为:获取当前充电电动车的电池剩余容量,若当前充电电动车的电池剩余容量大于当前充电电动车的电池额定容量的80%,对Ta-Tb>Tc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优先降低充电功率,对应的充电桩降低为原充电功率的70%-90%。若当前充电电动车的电池剩余容量小于当前充电电动车的电池额定容量的80%,对Ta>Tb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降低充电功率,对应的充电桩降低为原充电功率的50%-8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方法可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智能电力负荷分配管理,通过统计并计算每辆车的平均充电时长,对于某些停放较长时间车辆,因为其具有足够的充电时间,因此通过本方法可以将其充电功率降低,将这部分充电功率分配给新加入的充电车辆,达到一个充电站的最大充电符合合理分配给多个充电桩。本方法通过电池充电的规律,对充电时间充裕的车辆,若该车辆的电量小于80%和大于80%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电力分配操作,对于小于80%电量的车辆的充电功率大幅度降低,对于大于80%电量的车辆的小幅度降低充电功率。由于小于80%电量的车辆的充电功率较大,小于80%电量的车辆的充电功率较小,通过该操作,可以将更多的电力符合合理分配给新加入的车辆。本方法对大于80%电量的车辆的优先降低充电功率,由于电池电量大于80%时,充电过程为恒压充电,其充电效率相比恒流充电已经大大降低,并且不断地持续降低,优先降低这部分充电,可以将更多的充电时间留给其他车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S1,在每次电动车进行充电时,读取并记录每次充电卡的ID,电动车充电完成后,获取并记录每次所述ID进入充电到离开充电桩的时间,计算每个ID对应的平均逗留时长Ta;S2,获取充电站最大充电负荷P1、充电站当前负荷P2、当前充电电动车的充电卡的ID1、ID2...IDn,以及计算当前充电电动车的ID对应的所需充电时长T1、T2...Tn;S3,根据ID1、ID2...IDn获取对应的平均逗留时长Ta1、Ta2...Tan;S4,当有新的电动车接入充电时,读取充电所需功率P3,若P3+P2>P1,则对Ta>T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降低充电功率;S5,将降低的充电功率分配给新加入充电的电动车。进一步地,当前充电电动车的ID对应的所需充电时长包含:当前电动车充电至电量80%所需的时间Tb、当前电动车充电从电量80%到电量100%所需的时间Tc,其中T1=(Tb1+Tc1)、T2=(Tb2+Tc2)...Tn=(Tbn+Tcn)。进一步地,对Ta>T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降低充电功率具体为:获取当前充电电动车的电池剩余容量,若当前充电电动车的电池剩余容量大于当前充电电动车的电池额定容量的80%,对Ta-Tb>Tc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优先降低充电功率,对应的充电桩降低为原充电功率的70%-90%。若当前充电电动车的电池剩余容量小于当前充电电动车的电池额定容量的80%,对Ta>Tb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降低充电功率,对应的充电桩降低为原充电功率的50%-80%。例如,充电站有6个充电桩,其中5个充电桩已经有车辆正在充电:ID1=001,进入充电到充满电量预计的所需充电时长T1=Tb1+Tc1=100min+120min=220min,平均逗留时长Ta1=300min,当前电量20%;ID2=003,进入充电到充满电量预计的所需充电时长T2=Tb2+Tc2=80min+120min=200min,平均逗留时长Ta2=120min,当前电量50%;ID3=005,进入充电到充满电量预计的所需充电时长T3=Tb3+Tc3=50min+120min=170min,平均逗留时长Ta3=200min,当前电量60%;ID4=008,进入充电到充满电量预计的所需充电时长T4=Tb4+Tc4=0+60min=60min,平均逗留时长Ta4=200min,当前电量85%;ID5=009,进入充电到充满电量预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n在每次电动车进行充电时,读取并记录每次充电卡的ID,电动车充电完成后,获取并记录每次所述ID进入充电到离开充电桩的时间,计算每个ID对应的平均逗留时长Ta;/n获取充电站最大充电负荷P1、充电站当前负荷P2、当前充电电动车的充电卡的ID1、ID2...IDn,以及计算当前充电电动车的ID对应的所需充电时长T1、T2...Tn;/n根据ID1、ID2...IDn获取对应的平均逗留时长Ta1、Ta2...Tan;/n当有新的电动车接入充电时,读取充电所需功率P3,/n若P3+P2>P1,则对Ta>T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降低充电功率;/n将降低的充电功率分配给新加入充电的电动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每次电动车进行充电时,读取并记录每次充电卡的ID,电动车充电完成后,获取并记录每次所述ID进入充电到离开充电桩的时间,计算每个ID对应的平均逗留时长Ta;
获取充电站最大充电负荷P1、充电站当前负荷P2、当前充电电动车的充电卡的ID1、ID2...IDn,以及计算当前充电电动车的ID对应的所需充电时长T1、T2...Tn;
根据ID1、ID2...IDn获取对应的平均逗留时长Ta1、Ta2...Tan;
当有新的电动车接入充电时,读取充电所需功率P3,
若P3+P2>P1,则对Ta>T的电动车对应的充电桩降低充电功率;
将降低的充电功率分配给新加入充电的电动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负荷智能分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前充电电动车的ID对应的所需充电时长包含:当前电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旻澍黄宇杨榕盛邱梅陈言杰林文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兆泰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