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15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包括BIM+VR拍照和BIM+VR测量,通过BIM+VR技术将建筑制图的Revit软件导出BIM模型,并结合数据处理和建模优化,在Unity引擎中呈现,并通过VR头盔查看BIM图纸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中通过对BIM与VR相结合,体现出更强的可视性和具象性,通过构建虚拟展示,为使用者提供交互性设计和可视化印象,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VR,在虚拟的环境中,建立周围场景、结构构件及机械设备等的三维模型,形成基于计算机的具有一定功能的仿真系统,节省了时间和建设投资。同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不同方案,在短时间内做大量的分析,从而保证施工方案最优化。

A method of detecting VR based on BIM softw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建筑行业中,依靠的是图纸和经验。但是对现在的建筑设计师来说,建筑效果未知,对施工员来说,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复杂结构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结构设计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此外,工程质量中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具象化联系和平台构建,也很难表达。主要缺陷在于:不能直接体现项目制图中存在的细节问题,施工中修改BIM图纸增加建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包括BIM+VR拍照和BIM+VR测量,通过BIM+VR技术将建筑制图的Revit软件导出BIM模型,并结合数据处理和建模优化,在Unity引擎中呈现,并通过VR头盔查看BIM图纸中存在的设计问题。作为优选,所述BIM+VR拍照通过Unity引擎自带属性创建一个Render图片,将VR头盔相机上的视角渲染到图片上,生成一个.png图片呈现在渲染层中,纠正BIM工程图纸中的细节错误。作为优选,所述BIM+VR拍照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自动生成Render图片,用来存储可能被拍到的影像;S12:获取拍下的影像,投影到Render图片上,在手柄上就能看到生成的影像,生成图片渲染到Render图片上自动成像,编码创建一个Render对象,图片Size值调整至相机相框大小,渲染到相框默认的图层中;S13:手持相机看到问题点,进行拍照生成影像,影像通过渲染到手持相框中,按钮保存,默认通过内部程序调用Windows命令存储到指定BIM文件夹中,即可完成拍照功能,检验BIM转换后的结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BIM+VR拍照用于将BIM软件导入VR中,生成建筑模型后,对建筑结构安全隐患位置拍照存储本地文件中并对比建筑图纸做出改良。作为优选,所述相机相框大小尺寸为543*372。作为优选,所述BIM+VR测量通过VR模式中手柄生成的一条射线,在射线射中物体后,会在射线与物体接触点生成一个胶囊体,按下扳机后自动定点在射中物体表面,射线往任意方向,在操作者预设测量的位置定点生成顶点物体,按照两点之间的距离自动计算并换算生成实际数值,纠正BIM工程图纸出现的高低距离等偏差,实际数值S的计算公式为:实际数值S=VR模式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比例尺。作为优选,所述BIM+VR测量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射线射中物体锁定起始测量位置坐标点,即进入测量模式后,射线从手柄前端发出,通过程序在射线前方生成一个用于与需要测量的物体进行碰撞检测的胶囊体Capsule,操作人员选取一个物体上定点后,默认此定点为需要测量的起点位置;S22:以手柄射线终点位置为终点,从起点位置生成一条射线实时跟随终点,即选取另外的一个测量物体,定好位置后,程序会从起始位置向终点位置发射一条射线,该射线会将起点和终点连接;S23:通过读取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在手柄上面板上会显示出该条线的实际信息数据,即可完成两个物体的测距功能,检验BIM施工图纸中实际数据是否正常。作为优选,所述BIM+VR测量采用BIM+VR画线使用模式,用于将BIM软件导入VR中,对模型之间的实际间隔或相互间隔数据对比图纸查看误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中通过对BIM与VR相结合,体现出更强的可视性和具象性,通过构建虚拟展示,为使用者提供交互性设计和可视化印象,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VR,在虚拟的环境中,建立周围场景、结构构件及机械设备等的三维模型,形成基于计算机的具有一定功能的仿真系统,把不能预演的施工过程和方法表现出来,节省了时间和建设投资。同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不同方案,在短时间内做大量的分析,从而保证施工方案最优化。2、该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中,运用BIM+VR拍照方式,即BIM软件导入VR中,生成建筑模型后,对建筑结构安全隐患位置拍照存储本地文件中,对比建筑图纸做出改良的一种方式,BIM+VR画线使用模式,即BIM软件导入VR中,对模型之间的实际间隔或相互间隔数据对比图纸查看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BIM+VR拍照的步骤;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BIM+VR测量的步骤;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BIM+VR拍照的具体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BIM+VR测量的具体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包括BIM+VR拍照和BIM+VR测量,通过BIM+VR技术将建筑制图的Revit软件导出BIM模型,并结合数据处理和建模优化,在Unity引擎中呈现,并通过VR头盔查看BIM图纸中存在的设计问题。进一步的,BIM+VR拍照通过Unity引擎自带属性创建一个Render图片,将VR头盔相机上的视角渲染到图片上,生成一个.png图片呈现在渲染层中,纠正BIM工程图纸中的细节错误,BIM+VR拍照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自动生成Render图片,用来存储可能被拍到的影像;S12:获取拍下的影像,投影到Render图片上,在手柄上就能看到生成的影像,生成图片渲染到Render图片上自动成像,编码创建一个Render对象,图片Size值调整至相机相框大小,渲染到相框默认的图层中;S13:手持相机看到问题点,进行拍照生成影像,影像通过渲染到手持相框中,按钮保存,默认通过内部程序调用Windows命令存储到指定BIM文件夹中,即可完成拍照功能,检验BIM转换后的结构问题。BIM+VR拍照用于将BIM软件导入VR中,生成建筑模型后,对建筑结构安全隐患位置拍照存储本地文件中并对比建筑图纸做出改良。值得说明的是,相机相框大小尺寸为543*372,如图3所示,进入程序后首先判断是否有图片存储,用来加载到相机预览栏中,这一步是用来给体验者查看上一次操作后拍摄的结构问题位置,此步骤不会造成主流程进度,后续步骤如图3流程正常操作。此外,BIM+VR测量通过VR模式中手柄生成的一条射线,在射线射中物体后,会在射线与物体接触点生成一个胶囊体,按下扳机后自动定点在射中物体表面,射线往任意方向,在操作者预设测量的位置定点生成顶点物体,按照两点之间的距离自动计算并换算生成实际数值,纠正BIM工程图纸出现的高低距离等偏差,实际数值S的计算公式为:实际数值S=VR模式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BIM+VR拍照和BIM+VR测量,通过BIM+VR技术将建筑制图的Revit软件导出BIM模型,并结合数据处理和建模优化,在Unity引擎中呈现,并通过VR头盔查看BIM图纸中存在的设计问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BIM+VR拍照和BIM+VR测量,通过BIM+VR技术将建筑制图的Revit软件导出BIM模型,并结合数据处理和建模优化,在Unity引擎中呈现,并通过VR头盔查看BIM图纸中存在的设计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IM+VR拍照通过Unity引擎自带属性创建一个Render图片,将VR头盔相机上的视角渲染到图片上,生成一个.png图片呈现在渲染层中,纠正BIM工程图纸中的细节错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IM+VR拍照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自动生成Render图片,用来存储可能被拍到的影像;
S12:获取拍下的影像,投影到Render图片上,在手柄上就能看到生成的影像,生成图片渲染到Render图片上自动成像,编码创建一个Render对象,图片Size值调整至相机相框大小,渲染到相框默认的图层中;
S13:手持相机看到问题点,进行拍照生成影像,影像通过渲染到手持相框中,按钮保存,默认通过内部程序调用Windows命令存储到指定BIM文件夹中,即可完成拍照功能,检验BIM转换后的结构问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IM+VR拍照用于将BIM软件导入VR中,生成建筑模型后,对建筑结构安全隐患位置拍照存储本地文件中并对比建筑图纸做出改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软件到VR中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望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