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03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属于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该开关由三个NMOS晶体管、三个片上电阻器、三个片上电感器、一个片上电容器、射频发射端口、射频接收端口、天线端口、收发选择控制端口和接地端口组成,其中,TX支路由两个NMOS晶体管和两个片上电阻组成Cascode并联结构,RX支路由一个NMOS晶体管和一个片上电阻组成单晶体管并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TX支路的损耗、提升TX支路的线性度有利于TX通道的功率传输,可用于毫米波超宽带相控阵系统前端实现高集成度、高性能的收发切换。

A CMOS millimeter wave parallel asymmetrical SPDT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
本技术属于射频集成电路
,特别是指一种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电路通常分为接收支路(即RX支路)和发射支路(即TX支路),它们通过时分方式共享同一个天线(即ANT)。当TX支路被使能时,被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高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反之,当RX支路被使能,ANT接收来的微弱信号进入到低噪声放大器被放大。通常,衡量开关的性能指标有插入损耗、隔离度、匹配和线性度等。CMOS开关的插入损耗、隔离度和匹配性能可以直接通过S参数来衡量。虽然设计开关时需要同时兼顾低插入损耗和高隔离度,但受设计工艺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低插入损耗和高隔离度是一对矛盾的指标,难以同时达到最优的极限目标,所以设计中需要进行两者性能的折中。目前,现有技术中有如下几种结构的开关电路:1)并联对称结构的CMOS开关电路,由JinHe,Yong-ZhongXiong,YuePingZhang在TMTT2012,第3113-3119页中的“AnalysisandDesignof60-GHzSPDTSwitchin130-nmCMOS”中提出。该CMOS开关收发支路都由靠近收发端口的并联NMOS晶体管和串联电感组成,由于信号通路上仅有电感和晶体管的寄生电容,因此可以获得较小的插入损耗,但并联晶体管的使用限制了开关的线性度。2)申请号为CN20151061088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CMOS开关电路”。该开关以串联-并联晶体管作为基本单元采用镜像对称的结构,实现了插入损耗和隔离度的良好折中,端口匹配通过靠近端口的串联电感实现。但该专利中没有给出指出所提出的结构具有的线性性能。3)申请号为CN20171139194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射频收发切换的单刀双掷开关”。该开关具有一定的增益,但是增益是以功耗为代价的。此外,有源结构与无源结构相比在匹配和线性度方面都有天然的劣势。4)申请号为CN20142083648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P波段单刀双掷开关”,其利用晶体管、电阻和电容实现了P波段专用设计,因此,该结构的开关不适用于高频特别是毫米波频段工作。5)申请号为CN20172085994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DC-20GHz吸收式单刀双掷开关”,其采用了多级串联-并联级联的方案,收发支路镜像对称。多级级联有利于隔离度和端口匹配设计,但是正如该专利中所提到的那样,多级级联需要在插入损耗和隔离度之间进行折中,甚至需要进一步考虑线性度。另外,当开关靠近天线端用于接收和发射通道的切换时,由于接收通道更关注噪声性能,发射通道更关心输出功率,此时,收发支路采用相同的结构往往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在CMOS工艺和毫米波超宽带的条件下,无法同时兼顾接收通道低噪声和发射通道高线性的设计要求,从而制约了整个相控阵系统的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其采用收发支路差异化的设计方案,构造了一种非对称的电路结构,能够满足收发通道对开关收发支路的不同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第一~第三NMOS晶体管M1、M2、M3,第一~第三片上电阻器R1、R2、R3,第一~第三片上电感器L1、L2、L3,片上电容器C,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天线端口ANT,第一、第二控制端口,以及接地端口GND;所述的第一片上电感器L1、片上电容器C、天线端口ANT以及接地端口GND一起组成ANT支路;其中,第一片上电感器L1的一端与片上电容器C的一端连接,第一片上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到天线端口ANT,片上电容器C的另一端连接到接地端口GND;所述的第一、第二NMOS晶体管M1、M2与第一、第二片上电阻器R1、R2,第二片上电感器L2,第一控制端口,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以及接地端口GND一起组成TX支路;其中,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与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相连,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源极与第二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相连,第二NMOS晶体管M2的源极与接地端口GND连接,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到第一片上电阻器R1的一端,第二NMOS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到第二片上电阻器R2的一端,第一、第二片上电阻器R1、R2的另一端均连接到第一控制端口,第二片上电感器L2跨接在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以及第一片上电感器L1与片上电容器C的连接点之间;所述的第三NMOS晶体管M3与第三片上电阻器R3、第三片上电感器L3、第二控制端口、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以及接地端口GND一起组成RX支路;其中,第三NMOS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到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第三NMOS晶体管M3的栅极与第三片上电阻器R3的一端相连,第三片上电阻器R3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控制端口,第三NMOS晶体管M3的源极与接地端口GND连接,第三片上电感器L3跨接在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以及第一片上电感器L1与片上电容器C的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一控制端口和第二控制端口分别为一正一负。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有益效果在于:1、相比对称开关,本技术所提出的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设计灵活性更高,能够很好地适应收发通道版图不对称的实际应用场景。2、采用本技术,可以对TX支路和RX支路进行单独优化,使TX支路同时具有低损耗和高线性度而不对RX支路的损耗产生较大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的电路图。图2是图1开关在TX支路使能、RX支路关闭情况下的S-参数仿真曲线图。图3是图1开关在TX支路使能、RX支路关闭情况下的输入1dB压缩点仿真曲线图。图4是图1开关在RX支路使能、TX支路关闭情况下的S-参数仿真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第一~第三NMOS晶体管,第一~第三片上电阻器,第一~第三片上电感器,片上电容器,射频信号接收端口,射频信号发射端口,天线端口,第一、第二控制端口,以及接地端口;所述的第一片上电感器、片上电容器、天线端口以及接地端口一起组成ANT支路;其中,第一片上电感器的一端与片上电容器的一端连接,第一片上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到天线端口,片上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到接地端口;所述的第一、第二NMOS晶体管与第一、第二片上电阻器,第二片上电感器,第一控制端口,射频信号发射端口,以及接地端口一起组成TX支路;其中,射频信号发射端口与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接地端口连接,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三NMOS晶体管(M1、M2、M3),第一~第三片上电阻器(R1、R2、R3),第一~第三片上电感器(L1、L2、L3),片上电容器(C),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天线端口(ANT),第一、第二控制端口,以及接地端口(GND);/n所述的第一片上电感器(L1)、片上电容器(C)、天线端口(ANT)以及接地端口(GND)一起组成ANT支路;其中,第一片上电感器(L1)的一端与片上电容器(C)的一端连接,第一片上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到天线端口(ANT),片上电容器(C)的另一端连接到接地端口(GND);/n所述的第一、第二NMOS晶体管(M1、M2)与第一、第二片上电阻器(R1、R2),第二片上电感器(L2),第一控制端口,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以及接地端口(GND)一起组成TX支路;其中,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与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相连,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源极与第二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相连,第二NMOS晶体管(M2)的源极与接地端口(GND)连接,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到第一片上电阻器(R1)的一端,第二NMOS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到第二片上电阻器(R2)的一端,第一、第二片上电阻器(R1、R2)的另一端均连接到第一控制端口,第二片上电感器(L2)跨接在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以及第一片上电感器(L1)与片上电容器(C)的连接点之间;/n所述的第三NMOS晶体管(M3)与第三片上电阻器(R3)、第三片上电感器(L3)、第二控制端口、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以及接地端口(GND)一起组成RX支路;其中,第三NMOS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到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第三NMOS晶体管(M3)的栅极与第三片上电阻器(R3)的一端相连,第三片上电阻器(R3)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控制端口,第三NMOS晶体管(M3)的源极与接地端口(GND)连接,第三片上电感器(L3)跨接在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以及第一片上电感器(L1)与片上电容器(C)的连接点之间;/n所述第一控制端口和第二控制端口分别为一正一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MOS毫米波超宽带并联非对称单刀双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三NMOS晶体管(M1、M2、M3),第一~第三片上电阻器(R1、R2、R3),第一~第三片上电感器(L1、L2、L3),片上电容器(C),射频信号接收端口(RX),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天线端口(ANT),第一、第二控制端口,以及接地端口(GND);
所述的第一片上电感器(L1)、片上电容器(C)、天线端口(ANT)以及接地端口(GND)一起组成ANT支路;其中,第一片上电感器(L1)的一端与片上电容器(C)的一端连接,第一片上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到天线端口(ANT),片上电容器(C)的另一端连接到接地端口(GND);
所述的第一、第二NMOS晶体管(M1、M2)与第一、第二片上电阻器(R1、R2),第二片上电感器(L2),第一控制端口,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以及接地端口(GND)一起组成TX支路;其中,射频信号发射端口(TX)与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相连,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源极与第二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格亮廖春连陈明辉王旭东魏伟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