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良专利>正文

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2981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目前,煤矿井下槽波勘探数据采集及分析的工作模式中存在数据回收不及时和直接回收的原始数据受延时雷管、零点漂移等干扰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分布式地震仪智能化快速数据回收和自动校正的方法,其主要包括基于超宽带无线连接的灵活组网连接方式、仪器自动识别下的数据快速回收、时间延迟和零漂偏移校正等自动校正处理方法。该方法可极大的缩短槽波勘探中数据回收时间,从而使得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后可准实时的初步查看和分析数据,达到监控采集数据质量的目标,同时也提高了槽波数据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槽波地震勘探
,用于煤矿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在探测工作后的数据回收技术工作,具体涉及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槽波勘探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探测煤层中小型地质构造的物探技术手段,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煤矿井下槽波勘探数据采集及分析的工作模式中存在数据回收不及时和直接回收的原始数据受延时雷管、零点漂移等干扰的问题,从而导致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无法准实时的直观监控数据采集质量。同时,目前槽波勘探中将原始数据导出后(导出数据时间一般为半天至一天),再将数据带回办公室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数据校正处理后才能直观、准确的分析本次采集的地震数据,从而导致数据预处理时间较长,影响槽波数据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其包括基于超宽带无线网络下自由灵活连接主机、各个采集站和记录仪;智能化的记录仪记录的起爆时间检测识别和仪器顺序自动检测校正,并行快速的数据回收为标准SEGY格式的单炮数据文件;各个炮集记录数据的延迟时间自动计算及校正,地震道的零点漂移校正处理,最终可得到准确的单炮炮集数据记录。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超宽带无线网络快速连接(主机可谓计算机或手持机,支持地面和井下)。基于分布式地震仪器(采集站和记录仪)内置的超宽带无线网络模块,快速连接、灵活组网、并采用并行传输方式高效的回收数据。(2)智能化自动检测记录仪数据、识别采集站编号并检测和校正采集站顺序。①主机可自动搜索识别各个采集站和记录仪的内置编号,并按照编号顺序和型号分别显示搜索结果;②先自动将记录仪内部记录的最近一天或人工选择的时间文件中记录的起爆时间上传至主机并显示;③自动根据第1炮或某指定单炮的记录仪记录的起爆时间进行采集站中数据的检索并根据初至拾取算法拾取各个采集站的起跳时间。④通过对比排序采集站的地震波起跳时间来检测和校正采集站顺序,即可达到智能化检测识别的水平,可避免人工工作失误引起的采集站错位,同时可极大的简化煤矿井下施工管理工作。(3)采集站中的数据回收。①根据记录仪记录的起爆时间来快速的回收各个采集站中的数据,并将数据回收为各个单炮炮集记录数据文件,文件格式采用标准的SEGY或SEGD格式;②基于超宽带无线的数据回收方式采用多线程的并行方式来达到快速传输数据方式,以极大的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4)延迟时间校正和零点漂移校正处理。①在实际槽波勘探中,往往采用延时雷管(同一号段或不同号段),导致地震数据起跳时间存在延迟时间问题,需要进一步校正。那么,延迟时间校正可分为2种方式:i.如果布置有跟炮检波器记录地震波,那么根据跟炮检波器记录真实放炮产生的地震波的起跳时间来作为准确的起爆时间,然后再根据(tr为准确的起爆时间;tj为记录仪记录的起爆时间)来计算时间校正量Δt,并进行延时校正处理;ii.如果没有跟炮检波器记录的地震数据,则可根据回收后单炮记录数据来分析出较准确的直达P波速度来作为标定速度,然后依据最小偏移距和速度来计算其它各个单炮的起爆时间,即公式(t0为准确的波形起跳时间;s为最小偏移距;v为直达P波速度),进而计算单炮记录数据最小起跳时间和准确的波形起跳时间之间差值即为时间校正量,然后再进行炮集数据的延迟时间校正处理。②由于仪器本身电路原因引起的地震道的零点漂移问题,根据仪器产生的直流漂移原理设计对应统计平均算法开展零点漂移校正处理。(5)人工检查和交互式分析。经过上述预处理后,最终可得到准确的单炮炮集记录数据。技术人员可通过槽波地震数据处理软件来检查和交互式分析。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煤矿井下使用的手持机,具体可为一种基于无线的可巡查监控数据质量的本安型槽波地震仪主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若施工中采集站顺序正确或人工设定的顺序正确,则所述的自动识别和检测采集站顺序的方法可仅用于检验其正确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和(4)中所述的地震波起跳时间(初至时间)拾取的具体算法可采用空变时窗约束地震波初至的拾取方法,该方法对共炮集记录排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直流漂移为在地震采集站中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之前,信号要经过多路转换开关,瞬时浮点放大器和A/D转换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直流分量,即产生了直流漂移,且对各道而言是相互独立的。在地震道数据中表现为零点漂移现象,其处理方法可采用统计平均法或直流陷波器法。本专利技术中即加入统计平均法来进行地震道数据的零点漂移校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可极大的缩短槽波勘探中数据回收时间,从而使得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后可实现准实时的查看和分析数据质量,达到监控和控制采集数据质量的目标,同时也提高了槽波数据预处理过程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为某矿一个回采工作面的透射和反射槽波勘探项目。该工作面煤层结构复杂,煤层厚度4.30m~9.0m,平均煤厚6.8m,含1-3层夹矸,厚0.1m-2.0m,纯煤平均厚6.5m,夹矸岩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有煌斑岩,由于火成岩侵入,使一部分煤发生变质,从而形成变质煤和硅化煤。煤层倾角1°~4°/2°,属近水平煤层。工作面走向长约1800m,宽约209m。采用槽波透射和反射法开展勘探工作,以探测工作面内部煤层中隐伏的断层、岩墙等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情况。煤矿井下观测系统设计参数为:道间距10m,炮间距20m,总炮数180,总道数180,共使用30个采集站(每个采集站带6通道),1个记录仪。将该实施例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来具体实施,其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第一步:超宽带无线网络快速连接。30个采集站和1个记录仪仪器内部内置超宽带无线模块,施工完成后在地面利用已设置好的无线网络和计算机来自动识别和连接此31台仪器和计算机。计算机使用本专利技术法的软件打开查看仪器连接情况并显示已连接仪器编号等信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超宽带的无线网络的灵活组网连接方式,使得主机(地面通用的计算机或煤矿井下使用的可显示仪器装置)与采集站和记录仪之间可自动识别连接;智能化仪器顺序自动识别和正确性检测校正,即主机可自动搜索识别网络内部仪器的编号,并自动识别和上传记录仪内部最近一次记录的起爆时间,同时根据一个单炮的起爆时间来截取数据和自动检测采集编号顺序的正确性,从而可达到智能化识别检测;自动延时时间校正处理和零漂校正处理计算,即记录仪记录的各个炮的起爆时间存在不同延迟时间和采集站中各个地震道的振幅存在零点漂移问题,采用计算方法来进行自动校正处理,从而得到准确的单炮炮集记录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超宽带的无线网络的灵活组网连接方式,使得主机(地面通用的计算机或煤矿井下使用的可显示仪器装置)与采集站和记录仪之间可自动识别连接;智能化仪器顺序自动识别和正确性检测校正,即主机可自动搜索识别网络内部仪器的编号,并自动识别和上传记录仪内部最近一次记录的起爆时间,同时根据一个单炮的起爆时间来截取数据和自动检测采集编号顺序的正确性,从而可达到智能化识别检测;自动延时时间校正处理和零漂校正处理计算,即记录仪记录的各个炮的起爆时间存在不同延迟时间和采集站中各个地震道的振幅存在零点漂移问题,采用计算方法来进行自动校正处理,从而得到准确的单炮炮集记录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井下分布式槽波地震仪智能化数据回收和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在地面使用普通计算机配合软件或在煤矿井下使用专业的仪器装置作为主机,仪器皆内置超宽带无线模块,连接方式可为一对一、一对多,自由连接、无限扩展;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并行传输方式,可有效的提高数据回收的传输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良
申请(专利权)人:何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