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取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874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取芯器,包括手摇装置、定滑轮、取芯器本体、连接绳和叶片组;手摇装置、定滑轮设于取芯器本体的第一端,叶片组设于取芯器本体的第二端,连接绳穿设于取芯器本体,连接绳的一端缠设于定滑轮,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叶片组;手摇装置用于转动定滑轮,连接绳用于控制叶片组进行收缩。该隧道取芯器目的是解决现有隧道取芯装置的功能单一、取芯速度慢、取芯效果差的问题。

Tunnel cor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取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取芯器。
技术介绍
在北方地区新建高速铁路项目隧道地质大多数上为黄土隧道,为防止后期运营过程出现的线路上拱、下沉等病害问题,对隧道仰拱施工从施工工艺、工法上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对仰拱的检测有效的办法就是钻芯取样,用来检查厚度、强度、分层位置。钻取芯样直径为10cm,长度则根据设计从填充顶面至仰拱底。芯样中因为分层浇筑两种不同标号混凝土结合部最为薄弱,在提取芯样的过程中容易断裂,不能取出完整的芯样,则需重新钻取芯样。目前现有的灌砂增大摩擦力的传统取芯方法,利用取芯筒和芯样之间的孔隙,通过灌注粗砂增大取芯筒与芯样之间的摩擦力,然后将芯样从仰拱中拿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隧道取芯装置的功能单一、取芯速度慢、取芯效果差。(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取芯器,包括手摇装置、定滑轮、取芯器本体、连接绳和叶片组;所述手摇装置、所述定滑轮设于所述取芯器本体的第一端,所述叶片组设于所述取芯器本体的第二端,所述连接绳穿设于所述取芯器本体,所述连接绳的一端缠设于所述定滑轮,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叶片组;所述手摇装置用于转动所述定滑轮,所述连接绳用于控制所述叶片组进行收缩。可选的,所述叶片组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和横向控制杆,所述第二叶片、所述第三叶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叶片的两侧;所述横向控制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叶片且可沿所述第一叶片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横向控制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叶片、所述第三叶片连接,所述连接绳与所述横向控制杆连接。可选的,所述连接绳连接于所述横向控制杆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可选的,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三叶片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多个凸点。可选的,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三叶片均为板状。可选的,所述第一叶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叶片、所述第三叶片。可选的,所述横向控制杆的最大移动距离为第一叶片长度的二分之一。可选的,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三叶片为钢叶片。可选的,所述隧道取芯器还包括定滑轮锁紧装置,所述定滑轮锁紧装置用于锁紧所述定滑轮。可选的,所述连接绳为具有设定强度的软性钢丝绳。(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隧道取芯器通过设置在取芯器本体第一端的定滑轮带动连接绳将力传递至位于取芯器本体第二端的叶片,可以保证对芯样的有效抓取,改变了结构,还改变了取芯装置上的受力方式,不损坏芯样,牢固耐用,加工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取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取芯器中的横向控制杆的截面图。图中:1、取芯器本体;2、定滑轮;3、手摇装置;4、连接绳;51、第一叶片;52、第二叶片;53、第三叶片;511、凸点;54、横向控制杆;6、定滑轮锁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取芯器,包括手摇装置3、定滑轮2、取芯器本体1、连接绳4和叶片组;手摇装置3、定滑轮2设于取芯器本体1的第一端,叶片组设于取芯器本体1的第二端,连接绳4穿设于取芯器本体1,连接绳4的一端缠设于定滑轮2,连接绳4的另一端连接叶片组;手摇装置3用于转动定滑轮2,连接绳4用于控制叶片组进行收缩。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手摇装置3可穿设于定滑轮2,用于带动定滑轮2发生转动,带动连接绳4在定滑轮2上增加或减少缠绕的圈数,控制叶片组进行收缩,从而夹住钻好的芯样,最终提取出芯样。可以保证对芯样的有效抓取,改变了结构,还改变了取芯装置上的受力方式,不损坏芯样,牢固耐用,加工方便、成本低。当然,本实施例中对于手摇装置3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手摇装置3可以是手摇杆,通过摇动实现定滑轮2的转动,进而带动连接绳4发生位移。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叶片组包括第一叶片51、第二叶片52、第三叶片53和横向控制杆54,第二叶片52、第三叶片53分别位于第一叶片51的两侧;横向控制杆54穿设于第一叶片51且可沿第一叶片51的长度方向移动,横向控制杆5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叶片52、第三叶片53连接,连接绳4与横向控制杆54连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叶片组的作用是为了夹取芯样,通过三个叶片的相互配合实现抓取,取出芯样。可选的,如图2所示,横向控制杆54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可以减轻重量,便于运输。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绳4连接于横向控制杆54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连接绳4连接于横向控制杆54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可保证连接绳4在发生位移时带动横向控制杆54移动时设于横向控制杆54的两端的第二叶片52、第三叶片53受力平衡。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叶片51、第二叶片52和第三叶片53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多个凸点5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点511的设置是为了增大第一叶片51、第二叶片52、第三叶片53与芯样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防溜的作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叶片51、第二叶片52和第三叶片53均为板状。板状的叶片设计是为了更加方便夹取芯样。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叶片51的厚度大于第二叶片52、第三叶片53。其中,第一叶片51为主叶片,用于穿设横向控制杆54,所以厚度要大一些,薄了容易折断。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横向控制杆54的最大移动距离为第一叶片51长度的二分之一。这样可以保证第一叶片51、第二叶片52、第三叶片53在收缩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夹角范围满足需求。横向控制杆54的移动距离过小,导致第二叶片52、第三叶片53与第一叶片51之间的夹角过小,夹取不到芯样;横向控制杆54的移动距离过大,在夹取效果方面并没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导致加工第一叶片51的工序变得复杂,增加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取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摇装置、定滑轮、取芯器本体、连接绳和叶片组;/n所述手摇装置、所述定滑轮设于所述取芯器本体的第一端,所述叶片组设于所述取芯器本体的第二端,所述连接绳穿设于所述取芯器本体,所述连接绳的一端缠设于所述定滑轮,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叶片组;/n所述手摇装置用于转动所述定滑轮,所述连接绳用于控制所述叶片组进行收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取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摇装置、定滑轮、取芯器本体、连接绳和叶片组;
所述手摇装置、所述定滑轮设于所述取芯器本体的第一端,所述叶片组设于所述取芯器本体的第二端,所述连接绳穿设于所述取芯器本体,所述连接绳的一端缠设于所述定滑轮,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叶片组;
所述手摇装置用于转动所述定滑轮,所述连接绳用于控制所述叶片组进行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取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和横向控制杆,所述第二叶片、所述第三叶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叶片的两侧;
所述横向控制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叶片且可沿所述第一叶片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横向控制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叶片、所述第三叶片连接,所述连接绳与所述横向控制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取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连接于所述横向控制杆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长宝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鼎盛恒信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